理论教育 新时期实践育人模式的五大转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

新时期实践育人模式的五大转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知识,学习经验,人际共同体,自然界和生活本身的内在联系”。实现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由此观之,新时期实践育人的科学化开展是时代之需,也是未来的趋势,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与重中之重。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活”的资源,对其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实践育人的成败。

陈斯斯[1]

一、新时期实践育人模式实现整合教育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强调:“没有什么东西是孤立存在的。”(nothing is in isolation)[2][2]学校教育也一样,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外界社会事物关联着。整合教育是有机教育或后现代生态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强调“知识,学习经验,人际共同体,自然界和生活本身的内在联系”。新时期的实践育人恰如其分地包含了整合教育的全部元素,主要包含下列四层含义:第一,视学生的身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身心愉悦对学习的重要性,以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为方向,以学生的幸福快乐为目的。第二,传授知识和开启智慧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把知识和智慧对立起来,只重视知识灌输,却忽视了智慧的开启,造成学校教育死知识的填鸭式灌输与齐一化“造物”的产出。实践教育强调的是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学生不再局限成为知识的奴役,而学会积极地创造和运用知识。第三,视知识为一个有机的整合,反对学校与现实的脱节。现代社会,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缺乏责任感的学生大量涌现,其中一个原因是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实现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第四,社会实践模式实现教育的合作性。较之竞争教育,合作教育日益彰显其优越性。合作教育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在合作中体会到相互帮助的快乐与成功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由此观之,新时期实践育人的科学化开展是时代之需,也是未来的趋势,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与重中之重。

二、新时期实践育人模式需要实现的五大转变

现阶段,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经过多年探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理念层面上不够重视;管理模式尚不科学;参与度与覆盖面不尽如人意等,亟需转变。

(一)从理念层面上,由从属地位向重要途径转变

实践育人的地位如何,对这个看似简单问题的不同认识和解读,直接影响实践育人的最终效果。长期以来,在实践育人观念认识上存在以下偏差:第一,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第二,对立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视其为此消彼长的关系;第三,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一元化,或者单一地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或者将其简单看做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工具。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方面我国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从“重分数重文凭”向“重创新重能力”转变,这就亟需我们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大学生主体为“90后”,单纯的课堂教育已经迎合不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需求。由此观之,凡是孤立地谈论和固化地考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作用,都只能弱化了现代教育的实效性和本真价值。因此,在理念上,需要将实践育人与课堂育人看成相辅相成的共生共向关系,突出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力。

(二)从保障层面上,由碎片化管理模式转变为机制化管理模式

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实践育人的关键,是实践育人工作得以持久的根本保证。碎片化、无序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无法保证实践育人效果,更是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开始步入整体系统的规划。如上海师范大学实行实践学分管理机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院教学体系与管理规章,意在激起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避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又如《七部门联合出台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意见》中提到,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半年[3]。由此观之,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纳入课程设置,纳入学分管理已成教育界的共识。除此之外,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构建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措施;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与技术保障,真正实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化。

(三)从参与度层面上,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

从现阶段的情况看,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还比较低。一方面,从主体覆盖面看,实践育人的影响仅仅停留在部分精英学生身上。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活”的资源,对其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实践育人的成败。要实现实践育人的长效性与稳定性,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工作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从本质上实现参与人员精英型到大众型的过渡,让更多的大学生融入其中,并成为受益者。例如,爱心学校创办于1994年暑假,从最初的几十名师大学生在上海10个区创办了10所爱心学校,到2013年暑期,上海师范大学共开设了2000余所爱心学校,覆盖了18个省、市、自治区,约6万余名志愿者投身其中,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另一方面,从时间覆盖面看,社会实践的开展往往安排在寒暑假,无法实现常态化进程。因此,转变阶段性的实践为全过程实践是实现社会实践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化的必要条件。

(四)从规模层面上,由重数量转变为质量数量齐步走

从目前社会实践实施情况看,部分高校出现了“重功利、求政绩”的价值偏向,将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作为赢取学校声誉的筹码,实践的过程也因此得不到保障与持续,无法做到善始善终,同时也难以赢得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因此,在规模上,一方面要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开发与挖掘更多的实践资源;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多元文化汇合的“高压区”、“敏感区”,社会实践内容形式不能局限于单一与统一,而是要朝向多元化、自主化转变。现阶段,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校院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为例,美术学院与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志愿者们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动漫欣赏、折纸剪纸、皮影制作等。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德”“美”“劳”,促使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在他们幼小心灵中萌芽。

(五)从效果层面上,由单向路径转变为双向互动路径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的单一信息传输,获得实践育人效果之后就停止了后续工作,缺乏应有的反馈机制。应当注意的是,只要生产力不停止,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的工作就有更新与创新的必要。因此,需要将实践育人工作看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将信息反馈作为实现实践育人的有机化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工作的反馈与反思,促使实践育人的内容、程序、标准、方法不断得以调整,朝着预设的方向改进并趋向和谐。例如,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2010年首次建立社会实践“双向互动”模式,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征集社会实践主题和热点,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暑期实践方案[4]

三、实践育人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

“因为爱心学校在社会上倡导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营造了一种人人学习的气氛,体现了公平的办学理念,填补了青少年假期教育的空白,同时开辟了大学生培养的新途径,也塑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优秀品牌。”原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蒋威宜说[5]。爱心学校是上海师范大学创立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是师大学生在假期利用所学知识为社区青少年、民工子女、下岗职工、孤老、残疾人等各类群体提供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等各类服务,从而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形式[6]。现阶段,各高校普遍重视此类社会实践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综合来看,此类社会实践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www.daowen.com)

(一)实现人的本质力量

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形成、展现和提升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教育较之理论教育来说起着更加直接的作用。美国著名统计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查得·莱特教授历经10年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或活动,有4/5发生在课堂外”。如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不仅给了每位志愿者一个全面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促使大学生朝知行统一的方向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另一方面,实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7]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最终将形成合力,自觉与不自觉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源

高校是从社会中孕育而生的,是社会母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目前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产销不对路”、“齐一化人才”的教育僵局,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是造就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一方面为学生的社会化与就业创造基础。如上海师大爱心学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检验教学基本技能的实验室,也是青年学生砥砺品格、塑造师德的训练场。同时,实践育人工作也着眼于社会需求来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师范院校通过爱心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社会所需与紧缺的教师资源做好准备。

(三)实现互利共赢局面

我党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发展,同时教育也通过社会实践促进了社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各高等学校逐步从依附社会中蜕变出来,步入主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与企业、地区与部门联合建立起全方位的长期合作。合作双方既不是机械的“刺激—反应”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输出—接受”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获得双方的多维效益。一方面,为教育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找到改革的突破点,有利于形成新型教育体制;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合作对象的发展。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就按照“就近就便,优势互补,双向受益”原则,建立的一种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育教学场所,利用技术、人才优势为基地单位提供服务,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创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为导向,而个人通过自己对世界及自身的理解、体验与表达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于人文环境。现阶段,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矛盾化的趋势,加之大众文化的无序传播,久而久之,给人文环境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容易导致民众理想和信仰的缺失。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社会参与,将敏锐的触角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上海师范大学有一个特殊的爱心学校“相菁辉同学爱心接力小组”,这所只有一个学员的爱心学校,却拥有8位大学生志愿者。14岁的相菁辉因患“肝脏血管肉瘤伴盆腔转移”从没上过一次学,为了帮助孩子圆一圆求学的梦,上海师大爱心学校向他伸出了援手,于是这所“特殊”的学校诞生了。虽然这所学校只教导了一名同学,但却有着深远的人文影响,潜移默化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人文环境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因此,可持续化发展的实践育人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生活和实践是教育的重要源泉,而学生则是活生生的,具有创造性和旨趣的具体存在。有机地把握这两点,并科学地运用到现代教育中去,是教育体制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之一。

【注释】

[1]陈斯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辅导员。 Alfred North Whitehead, Aims of Education.London:Williams and Norgate, 1932, p.12.

[2]陈斯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辅导员。 Alfred North Whitehead, Aims of Education.London:Williams and Norgate, 1932, p.12.

[3]宗河:《七部门联合出台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意见: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重要位置》,《中国教育报》2012年第1期。

[4]http://www.sicau.edu.cn/news/news/2010/0521/1990.html。

[5]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1/17/content_5614869.htm。

[6]http://www.shnu.edu.cn/Default.aspx?tabid=10259&ctl=Details&mid=21912&ItemID=7318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