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后世博时代的高校志愿者精神传承的思考

后世博时代的高校志愿者精神传承的思考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博会无疑又是一次志愿者的盛会,而其中高校志愿者组成的“海宝一代”是其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任务最重的一支队伍。世博志愿者精神是指志愿者精神在世博会这一特殊事件中的具体表现。世博志愿者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志愿、不为报酬、利他。(三)世博高校志愿者精神的内涵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主力军来自高校。

后世博时代的高校志愿者精神传承的思考

李 凤[1]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来自世界各地,活动活跃在世博园区、城市站点、居民社区和大学校园的世博志愿者是举办一届成功、难忘、精彩的世博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自1993年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者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扶贫开发、大型赛事、国际会议、海外支援等工作的中坚力量。世博会无疑又是一次志愿者的盛会,而其中高校志愿者组成的“海宝一代”是其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任务最重的一支队伍。他们所展现的精神风貌正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也改变了许多人之前对“80、90后”的印象。

一、世博志愿者精神内涵界定

(一)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志愿者精神是以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为中心的精神,是个体或集体不计私利和报酬,以协助他人、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和理念。在中国传统道德影响下,中国志愿者精神被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中国,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所表现的“服务奉献、勇于担当、团结协作、自信乐观和超越创新”的精神风貌[2][2]是对中国志愿者精神的精彩诠释,也促进了志愿者精神为大家所共知、共识。

(二)世博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根据工作地点的不同分为园区内志愿者和园区外志愿者,根据工作的不同主要分为园区志愿者、站点志愿者、城市文明志愿者。世博会正式运营的184天里共有超过8万余名的世博园区志愿者、13万名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以及180万名的城市文明志愿者参加了志愿服务工作,这意味着上海本地常住人口中每10人就有1人参与世博服务工作[3]。世博志愿者精神是指志愿者精神在世博会这一特殊事件中的具体表现。世博会开幕之前,通过各方征集,最终将世博志愿者的主口号确定为: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At Your Service at EXPO)。世博志愿者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志愿、不为报酬、利他。通过世博会这一平台,将中国传统道德品质以志愿者精神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其合二为一,并逐步发展成一种自觉的公民意识,引导社会整体公益道德的养成。

(三)世博高校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主力军来自高校。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占到园区志愿者的90.6%,占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的35.5%[4]。这也超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八成大学生志愿者的记录。由于上海世博会超过九成以上的志愿者为高校学生,这一部分人群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除了“90后”这个群体名称以外,也因为他们对世博的各种贡献和服务而被称为“海宝一代”。他们所展现的精神风貌引领着世博志愿者的整体形象。世博高校志愿者精神是指大学生在参与世博会的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担重任,爱国荣校;乐于奉献,心存感恩;心手相扶,友爱互助;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5]

(四)后世博时代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19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相对于后现代这个宏观的概观,人们在具体的理解上却习惯了把某一个时期作为参照点,把此参照点之后的时期就称之为:“后……时代”[6]。那么究竟何为“后世博时代”,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只是依据“后奥运时代”等称法来界定,是指世博会之后的一段时间,但具体时间跨度并无精确的区分。本文中笔者所要强调的“后世博时代”就是举办国在世博会后出现的一段社会时代的概称,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在世博会后所呈现出的一种社会现象的时期。

二、高校世博志愿者工作情况分析

(一)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组织者为保证志愿者顺利开展志愿服务而提供的服务条件,主要指人员保障、物质保障、精神保障。世博会通过精心策划、缜密安排,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尤其是对高校志愿者来说,全方位的保障消除了他们在服务中的后顾之忧,体现了社会各方对其行为的认同。

在高校,人员保障既指为了保证志愿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严格的志愿者选拔制度,也包括在为保证志愿服务顺利而在整个志愿服务期间投入的校内各方力量,如后勤、机关、保卫等。物质保障是指在志愿服务期间投入的运行车辆、膳食供应、生活便利等涉及食、住、行的物质资源,如为志愿者发放交通补贴、工作用餐、通讯补贴等。精神保障是指为鼓励和保持志愿者工作热情,体现对志愿者的肯定和尊重而设立的制度,如评优制度、加分制度等。

(二)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志愿者的激励是指通过物质或精神刺激使志愿者奋发,激发志愿者的动机,使其在动力驱使下朝向期望的目标努力的心理过程,是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世博志愿者总结以往大型会议和赛事的成功经验,开发了一套适合世博、激励全体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尤其是针对园区志愿者以高校志愿者为主的特点,设立了证书激励、评优激励、徽章激励等制度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追捧。

证书激励是指对所有参加志愿者的人员颁发志愿者服务证书,既是对其工作的证明也是对其这段经历的一种纪念。调查显示,有62.67%的人将“证书”作为最希望获得的奖励形式[7]。证书一人一证,一证一号,上面有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主任王岐山同志和国际展览局的秘书长亲笔签名,可谓意义非凡。评优激励是指在志愿者服务期间对个人和服务团队进行分类分批评奖,奖项有“世博之星”、“优秀服务团队”等。志愿者在争优、创优、评优的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所负的责任。徽章激励是最具有“世博印迹”的制度,源自每个志愿者的工作总结和积累,极大地调动了高校志愿者的工作热情。“争章”、“换章”、“评章”、“送章”成了高校志愿者工作之外的新热点,拉近了志愿者与组织者、志愿者与观博者、志愿者与志愿者的距离,促进了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宣传机制(www.daowen.com)

本次世博会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树立志愿服务的品牌。品牌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命线。我国高校志愿者组织尚未有自己的形象“公益广告”,应当建立一套志愿服务群体的视觉、听觉的识别系统,要包括服装胸卡、队旗、手册、海报等硬件,也要包括口号、歌曲等软件,形成理性共识与情感冲击力的结合。学校电视台、电台的黄金时段插播公益活动的广告,也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高校主页予以宣传,同时志愿者组织的网站应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与志愿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志愿者组织通过建设好网络资源,在互联网上宣传志愿活动的理念和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世博会前、中、后宣传平台从平面到立体、从报纸到手机,宣传者从组织者、社会到志愿者本人。

三、高校志愿者精神传承面临的困难

(一)组织方式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是中国志愿者工作的主要特色。在高校,志愿者工作的行政机构往往是共青团组织,组织时往往采取行政化的操作手段。由于高校志愿者中对志愿服务工作偏爱易露脸岗位、亲大型会议及赛事的心理较为普遍,因此世博会志愿者正好能满足其需要,从而掩盖和减弱了因行政的强制性而可能导致的志愿者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降低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因为组织单位的单一性而导致了评价的单一性。志愿者工作一般被认为是共青团的工作,未引起其他部门和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将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工作内容列为教学计划的高校屈指可数,而且也往往教学标准不一,教学管理措施不力,教学效果考核单一,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

上海世博会期间,各高校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的校世博运行和保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系)紧密配合落实,不仅保障了世博志愿者能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同时也能根据其表现折算一定的学分。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另作考察,明确要求,根据其表现推荐学生参加党校。这一系列举措都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但对其他工作而言,目前仍不能效仿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工作的世博模式。各部门工作时本位主义的多,也缺乏相互沟通和合作的平台。由此可见,若能在高校中建立各方联动的组织、协调机制,对学校的一些工作,尤其是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的处理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施过程仍然缺乏科学统筹

虽然本届世博志愿者保证了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但我们仍无法回避其选拔、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09年5月1日,世博志愿者招募一经启动,就得到高校学子的热捧。但因为对志愿者缺乏从宣传、报名、审核、录用到培训、上岗、考核、反馈、表彰等全过程的整体安排,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标准调整、时间变更、形式随意等问题,因此在志愿者选拔过程中流失了一些有热情、有能力的人员。另一方面,高校志愿者的招募宣传重点始终定位在学生方面,而忽略了对广大高校教师的吸收,直接造成了高校教师在高校志愿者所占比例极低的结果。加上从选拔开始到正式上岗的时间跨度过大,实际需要的人员数量和招募的人员数量出入较大等因素影响,最终上岗人员和最初确定名单变动较大。

对录用志愿者的培训缺少预期性、前瞻性培训和指导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尽管高校各层面对录用志愿者事先进行了前期培训,但由于培训规模过大、培训内容不实、培训时间过早等原因并未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倒是上岗之前两天的入园实训却起到了非常直接、明确的指导作用。事实上,由于高校许多工作目前尚未能达到科学统筹,因此世博志愿者的一些经验难以复制。

(三)整体工作依旧难觅健全制度

世博志愿者,尤其是以高校志愿者为主要群体的园区志愿者在园区工作岗位上的14天基本顺利完成了。这一过程暴露出来的问题,大部分经过领导介入、个别处理等解决了。但如何将世博志愿工作的经验继续和精神传承,对整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世博时代,应对世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认真研究,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志愿工作的相关制度、条例和法律,以保证我国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能在世博之后仍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注释】

[1]李凤,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晓红、李凌:《论北京奥运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9期,第231—234页。

[2]李凤,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晓红、李凌:《论北京奥运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9期,第231—234页。

[3]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1031/08223502541.shtml (2010-10-31)。

[4]http://news.youth.cn/wztt/201004/t20100429_1218738.htm (2010-4-29)。

[5]王莲华:《上海师范大学世博志愿者工作总结》(2010-10-20)。

[6]谭玉龙:《后奥运时代我国实行教体结合内外部条件分析和策略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版。

[7]樊娟:《从世博会看中外志愿者比较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5—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