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论实践育人的内涵、功能和特点

论实践育人的内涵、功能和特点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实践育人的内涵:主体和客体的对象化活动90后大学生具有自己鲜明的年龄特点,如自我意识和成人感迅速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不断增强、思维活跃、办事热情较高,对未来生活有美好向往并渴望成功,但他们仍被视为未成熟的个体。

论实践育人的内涵、功能和特点

盛 况[1]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历史赋予了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才能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应该说,青年大学生也能不辱使命,努力将自己的热情和活力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然而他们的理想在现实面前遇到了挑战,形成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一方面,在他们思想深处仍然保持着作为青年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也充分体现了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2][2]。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许多抉择之难,尤其是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上激烈竞争、生活压力和频繁风险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在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同时有所作为。

为了促进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为新时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我们如何从理论的层面上进一步理解实践育人的内涵、功能和特点呢?本文将结合开办了二十年之久的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的事例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实践育人的内涵:主体和客体的对象化活动

90后大学生具有自己鲜明的年龄特点,如自我意识和成人感迅速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不断增强、思维活跃、办事热情较高,对未来生活有美好向往并渴望成功,但他们仍被视为未成熟的个体。大学生作为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存在,作为正在准备进入成人社会的“准成人”来说,只是处在社会文化的边缘。也就是说,青年大学生相对于成人社会的文化来说,还只是处在不懂事的状态[3]。他们是不懂事的孩子,却在努力探索着如何被成人世界所接纳,但在这一点上,他们绝对不会苟同,不会盲从,而是渴望与成人进行平等交流,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作为教育者不能无视这些正在成长的生命体的兴趣需要和个体差异,忽视他们学习的主体参与热情和情感体验,在方法上的机械粗暴和在内容上的绝对专断必然会引起一部分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教育效果的大打折扣。

因此,以往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那么,我们追本溯源地再来求解这个问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中找到答案。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4]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一方面,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对象世界,使之发生改变,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这是改造和开发外部环境条件的外向实践;另一方面,对象世界也以其物质、信息和能量等方式反作用于主体,丰富和发展着主体的能力,这是改造和开发主体自身条件的内向实践。因此,实践活动是实现主客体有机统一的过程,“人通过这种活动不断改造周围外部世界的同时,又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内部世界,发展着自己的本质特征,使人之为人永远处于一种创造、提升状态”[5]

“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的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最好方式,不是封闭训练、反复灌输、刻板说教,而是要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现实生活,通过各种实践锻炼去丰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自觉的能动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主导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塑造大学生的未来性格和品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育人的功能: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而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这里,马克思讲的“惟一方法”,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的方法。

我们说,人是实践的存在物,而实践的本质是创造、生成和发展,正是实践内在的矛盾运动,促使人不是停留在某种已经停滞的状态上,而是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这就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根源。在现代社会,人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由于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狭隘地域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而且“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6]

因此,社会实践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了解国情民意,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结合,用知识服务于社会,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将其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有哪些作用呢?

1.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让大学生深入基层去了解实际情况,到生产一线、艰苦地区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在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了解中国国情,加深对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加深对党的政策的领会和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就如顾村爱心学校校长徐晓玲说:“爱心学校开学第一天就把我累得人仰马翻。但是,我既然选择了,就要无怨无悔地认真做好,因为这是一种责任!爱心学校的经历是我终生无悔的爱心之旅,我将继续用我的爱心、真心与恒心投入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去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又如松江爱心学校教员徐燕燕说:“我们追求的是:不仅自己献爱心,还要弘扬爱心,让更多的人奉献爱心。如今,爱心学校在松江家喻户晓;其他高校的松江籍大学生、当地的离退休老师也纷纷加盟;当地不少商企慷慨出资支援;松江区各级领导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只要我们有点滴的付出,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无限温暖。”

2. 社会实践是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课堂

让大学生能够获得运用和检验理论知识的平台,能够进一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感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切实完善、巩固自身理论知识储备,着力增强个人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使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应用、检验、深化和巩固,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促进专业学习,扩大知识面

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培养卓越教师为己任的高校,教师教育既是其起家之本,自诞生之日起,学校就是新教师的摇篮;又是其发展之路,师大的学脉已深深融入上海的基础教育界,伴随着上海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因此,选择举办爱心学校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符合其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每年都有近3000名未来的教师在这里第一次站上讲台,爱心学校不仅是这所高校学生检验教学基本技能的实验室,也是青年学生锻炼毅力、砥砺品格的训练场,更成为培养明日教师、塑造高尚师德的预备基地。(www.daowen.com)

3. 社会实践是完成角色转变的重要舞台

大学生富有理想,思想活跃,追求上进,但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在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从书本概念或主观意愿出发,用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和人生,易做出表面的、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走出学校这个相对狭窄的空间,投入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便做好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为他们将来的独立和发展作准备。

爱心学校缩短了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距离,如海虹爱心学校教员龚婷婷说:“在爱心学校中许多宝贵的社会经验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学到。这将为我们走上社会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爱心学校更让大学生明确了人生的追求,如旅游学院的杨艳多次参加爱心学校的工作,几年义教的经历让她渐渐与孩子们产生了难舍难分的感情,毕业后她毅然应聘到儿福院从事孤残儿童工作。她说:“我要让我的爱伴随着孩子们,我要将爱进行到底。”

三、实践育人的特点:主体性和开放性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事业,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一直强调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模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要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管理育人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党政管理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履行育人职责。服务育人是学校育人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广大职工要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自觉地为学生服务,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搞好服务育人。

狭义的学校教育就是指“三育人”模式,因此,讨论实践育人的特点就是相对于“三育人”模式而言的。相对而言,实践育人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主体性。在原先“三育人”体系中,教师、管理者、服务人员三类群体分别被视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主体,学生则被视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客体,是被动接受知识、管理和服务的客体化存在。由此形成的教师、管理者、服务人员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遮蔽了学生在教学、管理与服务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这是极其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而在实践育人教育模式中,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自主策划设计活动方案,自行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难题,充分发挥自身最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身上的自信和风采。在爱心学校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大学生们结合社会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新的教学内容,这成为爱心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比如2004年,为了响应“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开设了农村妇女和中老年人电脑培训爱心学校;2006年,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两纲教育”写入了爱心教材;2007年,开办了上海大众双语爱心学校,为服务世博的国宾车队驾驶员(共2000名)培训日语韩语;2008年,各所爱心学校普遍开设了奥运知识、奥运精神课程,并积极组织学员参加体育活动等。这些爱心学校办学主题的凝练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时代精神的独立把握和积极贯彻。

二是开放性。在原先“三育人”体系中,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具体体现在时间的固定、空间的限制和教学内容的恒定上,也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接受规定的知识传授。但是,“人从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以人性的完善为目标,是一个不断的引导人自我完善、人性丰满的过程”[7]。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方式必须多元开放,因为思想的碰撞、兴趣的激发、能力的提高、灵感的迸发都是不可能事先预设的。而实践育人教育模式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内容的局限,以人的全部社会生活领域为活动范围,将各种复杂的多元因素纳入一个行为活动中,可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比如我们的爱心学校办学点不仅覆盖了上海所有的区县,而且还辐射到全国18个省市,甚至跨出国门,办到了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又比如爱心学校布点、落实场所、筹措经费、制订教学计划、招募学员、备课、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都要由大学生自己负责,这中间可能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应对这些不同挑战的过程也是自身素质完善、能力提升的过程,正如顾村爱心学校教员姚丁奇所说:“爱心学校给了我一个融入社会和提高自己社交能力的机会,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沟通、执行、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令我受益匪浅。”

当然,为了理论分析的需要,我们将学校教育与实践教育进行人为的分割,其实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也是一种实践,因此实践育人理念不是不要理论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教育;也不是忽视学校教育,片面强调实践教育。

综上所述,实践育人对于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的观念、意识和能力,并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知、情、信、意、行内在统一的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每一个个体素质提高,才能真正发挥作为人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无疑在实践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定而有力的步伐。我们期待,爱心学校不仅在育人模式的探索上创造出宝贵的经验,而且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1]盛况,上海师范大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习近平同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http://www.gov.cn/ldhd/2013-05/05/content_ 2395892.htm。

[2]盛况,上海师范大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习近平同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http://www.gov.cn/ldhd/2013-05/05/content_ 2395892.htm。

[3]谢维和:《论“年轻的成人”—一个对当代青年的解释性设定》,《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1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5]吴亚玲:《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1期。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7]任皑:《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意蕴》,《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