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陆探险:从马修·弗林德斯到欧内斯特·贾尔斯

内陆探险:从马修·弗林德斯到欧内斯特·贾尔斯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毛里求斯被监禁时,马修·弗林德斯起草了一项探险计划。他打算分两路从卡奔塔利亚湾的最北端和斯宾塞湾的最南端进入内陆,通过五六匹驴为两支探险队运送补给,最后在内陆地区会合。他想起马修·弗林德斯曾在好运湾找到水源,于是,他开始向好运湾行进。此次探险历时十二个月。当爱德华·约翰·艾尔竭力前往大陆中心时,查尔斯·斯特尔特正担任南澳大利亚政府的登记官。

内陆探险:从马修·弗林德斯到欧内斯特·贾尔斯

迄今为止,澳大利亚的内陆探险主要与河流水系探险有关。寻找翻越蓝山的路线、追溯流向达令河的分散溪流、探索延绵的达令河及其分支与墨累河的关系等,构成本书独立的一章。这一章主要介绍内陆探险。其中,大部分探险都在无水区域进行。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陆地概况是勇敢的探险家们决心攻克的难题。

在毛里求斯被监禁时,马修·弗林德斯起草了一项探险计划。他打算分两路从卡奔塔利亚湾的最北端和斯宾塞湾的最南端进入内陆,通过五六匹驴为两支探险队运送补给,最后在内陆地区会合。但他和其他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进行这样一项计划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些人预想途中可能会遇到内陆海或巨大的山系,但可能性并不大,而遇到沙漠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儿。不过,这些都是揣测之说。找到答案的唯一方式是亲自去查勘。除了内陆地区,在已经建立的各个殖民地之间,也有不少尚未开发探索的区域,譬如阿德莱德与珀斯之间、悉尼和墨尔本之间的地区。穿越内陆和殖民地边缘地带的无人区是这一章的主题。我会根据相关地域的顺序将这些探险活动进行归类叙述。

1837年至1840年,乔治·格雷对西部和西北部沿海地区进行了探索,但没有进入内陆地区。他的主要成果是发现了莫奇森河与加斯科因河,以及其他八条溪流。这次探险过程可谓惊心动魄,探险队经常面临物资匮乏的困境。乔治·格雷出版的探险游记表明,想要征服澳大利亚必须经受生存技能和耐力方面的严峻考验。乔治·格雷的探险为他赢得了声望,约翰·罗素举荐他担任了南澳大利亚的总督一职。

爱德华·约翰·艾尔是第一位踏足年降雨量不足十英寸的干旱内陆的人。年仅二十五岁的他徒步跋涉了几千英里,穿越了地球上最贫瘠荒凉的土地。他还曾带着牛进行艰难探险。1839年前往托伦斯湖的旅程证明他是一位勇猛机智的探险家。1840年,他踏上了更艰险的旅程,试图前往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心地带。

爱德华·约翰·艾尔(1815—1901)

得到阿德莱德委员会的支持后,爱德华·约翰·艾尔准备进行远征。阿德莱德委员会的一些成员认为,寻找一条从阿德莱德通往乔治王海峡的便捷路线更实际一些。但爱德华·约翰·艾尔只想实行自己的远征计划,希望在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插上一面英国国旗。那面丝质的国旗是阿德莱德的年轻姑娘亲手为他缝制的。

托伦斯湖

然而,爱德华·约翰·艾尔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宏伟计划,但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穿过了艾尔湖盆地,到达了他称为无望山的地方。然后,他看到了一片满是沙地和盐沼泽的荒芜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他在盐地上并没有找到补给,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前往海边寻找新鲜淡水。从大澳大利亚湾的斯特里基湾出发,他坚持要为阿德莱德的人民完成这项探险计划。于是,他打算从沿海地区向西行进,一直到乔治王海峡。这是一次疯狂的冒险,他在搜寻补给、向其他支持者解释自己的计划时,人们都希望他放弃探险,返回阿德莱德。但爱德华·约翰·艾尔是一个执拗的年轻人。正是这种倔强脾气,使他二十年后成了牙买加的总督,也使他在陷入困境时总能坚持到底。无功而返对他的个人尊严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侮辱。他知道前面定会危险重重,并下令探险队中的白人返回阿德莱德。但他的追随者约翰·巴克斯特拒绝离开他。于是,约翰·巴克斯特和三个年轻土著人留了下来,继续与爱德华·约翰·艾尔一起探险。

爱德华·约翰·艾尔踏上探险之路

在穿越荒无人烟的荒蛮地带的过程中,爱德华·约翰·艾尔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马匹在干涸的土地上行走了一百五十英里,变得筋疲力尽。爱德华·约翰·艾尔强打精神,在石灰岩中挖了一口六英尺深的水井,找到了一些水,但他连打水喝的力气都没有了。随着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约翰·巴克斯特有些退缩,但爱德华·约翰·艾尔依然十分坚定。经过两个月近乎绝望的艰难跋涉,约翰·巴克斯特躲进灌木丛中想逃跑,但被两个土著人杀死了。现在,爱德华·约翰·艾尔只剩一个黑人作伴,他继续撑了两个月。在同伴约翰·巴克斯特被杀时,他距有救助希望的地方还有五百英里。他想起马修·弗林德斯曾在好运湾找到水源,于是,他开始向好运湾行进。途中,他被迫杀了自己的马充饥,并将马肉风干保存,就像海盗一样。正当再次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时,他看到了法兰西捕鲸船“密西西比”号。他从船长那里得到了补给,并在船上休整两周后,又踏上艰辛的旅程,最终于1841年7月7日到达阿尔巴尼的目的地。此次探险历时十二个月。作为人类意志与恶劣环境抗争的伟大典范,是一次了不起的冒险。

好运湾

第十一章讨论了查尔斯·斯特尔特沿墨累河探险的过程。当爱德华·约翰·艾尔竭力前往大陆中心时,查尔斯·斯特尔特正担任南澳大利亚政府的登记官。显然,日复一日的乏味公务并不适合他的性格,他也想为探索未知区域出力。想到还未解开的谜团,查尔斯·斯特尔特写道:“用两年时间寻找那些问题的答案,将是一项令人望而生畏却意义非凡的事业。”他深谙其中的风险,但“如果我倒下了,我的名字会和我崇拜的那些人一同载入史册”。因此,获得官方支持后,查尔斯·斯特尔特打算避开曾经阻碍爱德华·约翰·艾尔向北行进的盐沼泽,选择在墨累河和达令河的交汇处向前行进一百八十英里,然后向北推进。不论是在以前的探险途中,还是在南澳大利亚居住时,他都留心仔细观察了鸟类迁徙的路径。他注意到鸟儿们经常沿着固定的路线飞行,这条路线位于地图上南回归线以北的某个位置。他认为,鸟儿的目的地很可能与它们离开的地方十分相似,因为“流连于富庶河谷或高山的鸟儿不会生活在沙漠或平原地带”。

查尔斯·斯特尔特的推测是正确的,在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确实存在这样一片富饶的地方。然而,探险家并不是小鸟,他们只能凭借双脚涉过炙热、令人绝望的沙漠,然后到达被潺潺小溪和绿荫环绕的山谷。更重要的是,1844年至1845年的夏天异常炎热。探险家们穿过了巴里尔山脉,其中包括蕴藏着大量银矿的布罗肯希尔。但那时,清凉的溪水比探险家脚下的金属更珍贵。探险队饱受干渴的折磨。查尔斯·斯特尔特突然想到:“我们被困在这个酷热荒凉的地方,其实与困在冰封的极寒地带是一样的。”头顶上的鸟儿在空中飞翔,前往舒适的目的地。鹦鹉鸽子布谷鸟、麻雀、乌鸦等都在嘲笑查尔斯·斯特尔特,但这进一步印证了他的推测。他和同伴们继续行走在这片酷暑难耐的旱地上,脸上被风刮来的沙子刺得生疼,一些人还得了坏血病

干涸溪流的砾石河床上点缀着沙耀花豆的红黑色花朵,稍微缓和了白色砂石和干枯植被的单调景象。探险队希望找到水源,得到的却是“平底锅里的厚奶油般的白垩粉糊,像黏土一样粘在马鼻子上”。狗腿上的皮肤被烧灼脱落,箱子上的螺丝也一个个掉落,就连铅笔的铅也掉了出来。字还没有写一个,墨水已经干了。探险家们在巴库河北部翻越了二十英里长的火色沙脊,再次进入后来以查尔斯·斯特尔特的名字命名的砾石荒漠。探险队面前是一片广袤平原,平原上覆盖着圆形的石英块和氧化铁。“这片死寂的土地被压抑的紫色调笼罩着,毫无特点,更没有一丝绿意。”西面的山体崩裂时,偶尔会发出巨响,犹如轰隆的炮声,惊动了整片沙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导致的石块崩裂。探险队中的医生哈里斯·布朗惊叹道:“天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地方!”

砾石荒漠使查尔斯·斯特尔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正如爱德华·约翰·艾尔在托伦斯盆地的盐田遭遇的那样。于是,他被迫撤退。当他骑上马,准备回到四百四十三英里外的补给点时,一群长尾鹦鹉从他头顶飞过。他知道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过了荒漠一定会有一片富饶的土地。查尔斯·斯特尔特写道:“惊叫的鸟儿证明我们的探险路线是正确的。”正要返回时,他却犹豫了,因为他非常不愿放弃这次探险。鸟儿就像神谕一样,排成箭头的队形直指北方。太阳照在鸟儿的羽翼上,它们渐渐消失在紫色的天边。但查尔斯·斯特尔特已经筋疲力尽。其他探险队员身形消瘦,衣衫褴褛,皮肤被太阳晒成了黑色,骑着骨瘦如柴的马儿返回了达令河。这位勇敢的探险家在信中写道:“每一出戏剧都有落幕的时候,我想我再也不可能在这个领域获得荣誉了。”他的推测变成了事实。在距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一百五十英里的地方,查尔斯·斯特尔特再也支撑不住了,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哈里斯·布朗(1817—1904)

但查尔斯·斯特尔特作为其他探险家的榜样,激发了探险队中一名年轻队员的热情。这个年轻人接过查尔斯·斯特尔特的任务并成功完成了它。约翰·麦克道尔·斯图尔特曾经是查尔斯·斯特尔特的探险队中的绘图师,渴望通过探险证明自己。1858年,他在托伦斯湖西边发现了一片耕地。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他的能力。1859年,南澳大利亚政府悬赏两千英镑给第一个穿越澳大利亚大陆的人。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决定为此一搏。他从阿德莱德出发,踏上了向北的路程。沿着托伦斯湖西边的路线,1860年4月22日,他到达了澳大利亚的中心地带,在三齿稃和灌木覆盖的红砂岩山上扎营。在日志中,他简要地记录了这次胜利:“我用石头搭了一个圆锥形的石碓,插上了英国国旗,并在石碓顶部放了一个小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发起这次探险的探险家的名字及相关声明。然后,我们对着旗帜高呼三声。”

起初,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给这座山命名为斯特尔特山,并在日志中记录道,这座山用“令人尊敬的杰出探险家查尔斯·斯特尔特”的名字命名。瓶子里的纸条上写着“斯特尔特山”的名字。他的日志现在在悉尼的米切尔图书馆里,纸条现在保存在阿德莱德博物馆里。后来,斯特尔特山更名为斯图尔特山,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地图上用的都是这一名字。没有证据证明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曾想用自己的名字替换查尔斯·斯特尔特的名字。据说,修改名字的是南澳大利亚总督理查德·格拉夫斯·麦克唐奈。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心并不是内陆海,也不是沙漠,而是一块肥沃的草场。由于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加上疾病、补给不足和土著人的突袭,探险队只好折回阿德莱德。(www.daowen.com)

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1815—1866)

1861年,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带着一支十二人的探险队再次踏上了穿越澳大利亚的征程。他按照之前的路线一路向北,但比上次探险走了更远。后来,探险队被茂密的灌木丛挡住,只好返回。但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不甘心就这样失败。1862年,他再次出发,带着一支由政府资助的探险队,终于获得了成功了。1862年7月24日,他和同伴们出现在达尔文港附近的陆地北岸,静静看着印度洋的海面。成功回到阿德莱德后,他称自己已经穿过“人们渴望看到的最美丽的地域”。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的探险证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是可以征服的,而且内陆地区也有肥沃的草场。他用实践驱散了人们对内陆无人区的恐惧阴霾。1859年至1862年的三次探险中,殖民地政府仅花费了九千一百四十三英镑,其中包括支付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的两千英镑奖金。

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探险队在宿营

爱德华·约翰·艾尔、查尔斯·斯特尔特和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的探险都是以阿德莱德为起点。但还有一些著名探险家从悉尼出发,找到了澳大利亚东边的干旱中心地带。路德维格·莱卡特是普鲁士王国的一名科学家,1842年来到澳大利亚,并希望通过探险进行自然主义研究。他向莫顿湾的土著人介绍了德意志帝国交给他的一项任务。以莫顿湾为中心,他进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其中,最成功的是对澳大利亚北部的埃辛顿港的探险。在路德维格·莱卡特的介绍信中,有一封是伦敦的费雷德里克·欧文教授写给托马斯·米切尔的。托马斯·米切尔计划于1844年从悉尼出发,经由陆地到达卡奔塔利亚湾。他同意带上这位年轻好学的德国学生。虽然这次探险的费用仅需一千英镑,但殖民地政府在资助方面一直犹豫不决。因此,路德维格·莱卡特的朋友们为他的探险活动筹得了一笔资金。1844年10月,路德维格·莱卡特带着自己的探险队出发了,并出色完成了任务。后来,在1846年的第二次探险中,他轻松筹集到了资金。这次探险的目的地仍然是卡奔塔利亚湾。但在第三次探险中,路德维格·莱卡特付出了宝贵的生命。1848年,他提议从东向西横跨大陆,从达令草地前往珀斯。这次探险发生在由南向北成功横穿大陆前。当时,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的概况仍然是一个谜。路德维格·莱卡特听说查尔斯·斯特尔特发现了砾石荒漠,他希望自己能避开荒漠。1848年3月,他带领探险队出发,到达了巴库河。从此杳无音信。几年后,人们在巴库河附近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个字母L。奥古斯都·查尔斯·格雷戈里为了寻找路德维格·莱卡特,穿过了从阿德莱德到巴库河的区域,还从澳大利亚北部穿过卡奔塔利亚湾到达了柯蒂斯港。没有人知道路德维格·莱卡特究竟是怎么死的。路德维格·莱卡特的命运是澳大利亚陆地探险史中的一个未解之谜,就像航海探险家中乔治·巴斯的命运那样。

埃辛顿港

路德维格·莱卡特探险路线示意图

1844年,路德维格·莱卡特开始探险时,殖民地政府资助了托马斯·米切尔的探险,并委托他对达令草地后面的马拉诺亚进行勘查。托马斯·米切尔发现马拉诺亚正值美丽的季节,于是对那里大肆赞美。他将维多利亚西部地区描绘成另一个伊甸园,将巴库河的景色视为“天堂的恩赐”,并坚信自己会找到一条从澳大利亚中部流到卡奔塔利亚湾的河。然而,在托马斯·米切尔证实自己的猜测前,赞歌已经响起。他没有追随河流的走向,而是回到了悉尼。人们对此很失望。后来,政府派艾德蒙·肯尼迪跟踪巴库河的走向。艾德蒙·肯尼迪惊奇地发现,在总测绘师托马斯·米切尔兴奋地妄下断言的地方,巴库河突然向南流去,像内陆河一样分散成沙丘之间的浅浅溪流。1848年,艾德蒙·肯尼迪在探索流入卡奔塔利亚湾的河流的探险中丧生。

历数澳大利亚内陆的探险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和威廉·约翰·威尔斯在1861年的探险。那次是内陆探险中花费最高、装备最好的一次探险。探险在群众的欢呼喝彩声中拉开帷幕,结局却令人悲伤扼腕。查尔斯·斯特尔特的探险成就很高,但花费却很少。墨尔本居民为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和威廉·约翰·威尔斯的探险资助了三千五百英镑,维多利亚政府也为这次探险拨了九千英镑。此次探险的目的是探索澳大利亚中部地区,查勘是否存在可以用作牧场的土地。探险队的指挥是罗伯特·奥哈拉·伯克,一位自大的警察局长,从未和丛林打过交道,在探险方面也毫无天赋,只是一位满怀信心和勇气的业余探险家。他的副手兰德尔斯由于了解关于骆驼的知识被选入探险队。但出发没多久,兰德尔斯就和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发生了争执,退出了探险队。探险队中最有天分的队员是年轻聪明的科学家威廉·约翰·威尔斯。

艾德蒙·肯尼迪丧生

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和威廉·约翰·威尔斯的探险队取得的最显著成就是第一次从南向北穿越了澳大利亚大陆。他们从澳大利亚中部出发,于1861年2月11日到达卡奔塔利亚湾的南部海岸,比麦克杜尔·斯图尔特从阿德莱德到达达尔文港早了一年半。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在达令河的门尼迪离开了骆驼队,向北出发前往卡奔塔利亚湾,并在巴库河边建了一个休息站。探险队本来可以在休息站等待补给,但他们决定继续上路。到达克伦卡里河后,因赶路节奏太快,很多骆驼都死了。驮运食物的马匹动作迟缓,两个同伴格雷和金落在了后面。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和威廉·约翰·威尔斯准备立即赶往海岸。

威廉·约翰·威尔斯(1834—1861)

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和威廉·约翰·威尔斯到达了与克伦卡里河相汇的弗林德斯河口,看到了涌入红树林的盐潮水。但他们已经筋疲力尽,无法继续向前。然而,他们依然坚持着看到了蓝色的大海。悲剧发生在返回途中。格雷在途中去世,他想赶上骆驼队的愿望也没能实现。其他两个队员也饿死了,被干渴折磨的带队者在巴库河边痛苦地死去。金被一个土著部落收留,因此获救。威廉·兰兹伯勒、阿尔弗雷德·威廉·豪伊特和约翰·麦金利发起的搜救活动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因为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和威廉·约翰·威尔斯在搜救开始前已经去世,但他们留下了重要发现。这次探险总共花了五万英镑。爱德华·约翰·艾尔、查尔斯·斯特尔特和约翰·麦克杜尔·斯图尔特、托马斯·米切尔和奥古斯都·查尔斯·格雷戈里的探险取得了更重要的发现,但他们的探险费用都没有这么高昂。令人唏嘘的是,探险家们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如此佳绩,但罗伯特·奥哈拉·伯克在装备精良的情况下一去不返。

还有一些关于澳大利亚东南山区的内陆探险活动,东南山区是墨累河和马尔比季河河水上涨的地方。1839年,在莫纳诺高原养牛场工作的苏格兰高地人安格斯·麦克米伦,决心前往南边寻找可以放牧的肥沃草地。在一个土著人的陪伴下,他攀上高山看到了位于威尔逊角东面的角落海口。1840年至1841年,他穿过山区,为澳大利亚东南山区的开发定居开辟了道路。1840年,保罗·斯切莱斯基伯爵也到这里探险,并用波兰英雄科斯修科的名字命名了最高的山峰。他艰难地从吉普斯兰跋涉到了西港,并用新南威尔士总督的名字为当地取名,将其形容成“土地肥沃、牧场丰茂、位置绝佳”的地方。

约翰·麦金利(1819—1872)

搜救队发现罗伯特·奥哈拉·伯克的遗体,并为他举行葬礼

天鹅河殖民地建立后,西澳大利亚的内陆探险活动也开始了。探险家从珀斯出发,前去探索从殖民地延伸到大陆中部的地区。1869年,约翰·弗里斯特打算前去寻找路德维格·莱卡特。1870年,他从珀斯出发,到达了阿德莱德,重新走了一遍爱德华·约翰·艾尔的探险路线。1874年,他沿着莫奇森河在内陆的流向,到达了被沙漠和三齿稃覆盖的荒凉地区。欧内斯特·贾尔斯在西澳大利亚的探险同样展现了非凡的耐力,尤其是1875年的那次。他从阿德莱德出发,进入了托伦斯河西边的沙漠,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行进了几百英里,并到达了珀斯。短暂休整后,他从珀斯出发,进入了加斯科因河和莫奇森河附近的偏远地带。然后,他绕到艾尔湖东边,横穿五千英里。他穿越的这块区域十分贫瘠。整个探险路程连起来就是一个圆圈。欧内斯特·贾尔斯的确可以说拥有骆驼一般的体质。

上述探险活动都是正式且有计划的探险活动。通过这些探险,澳大利亚内陆的地貌得以展开。然而,还有几百名勇敢坚忍的探险先锋的名字并没有留在史册上,但他们依然为开拓探索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赶着牛群的放牧者、带着锄头和小锅的采矿者、寻找合适的定居点的殖民者,以及寻觅牧场的擅自占地者,从地图上标注的路线出发,走到了没有路的地方。澳大利亚的丰饶和美丽应该被人们发现,它的贫瘠和严酷环境也应该被人们认识。在探险过程中,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被历史遗忘的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