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探寻我们的田野:如何表达自然之美

探寻我们的田野:如何表达自然之美(2篇)

更新时间:2025-02-05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为北京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中《我们的田野》一课,旨在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田野的美丽与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1篇:探寻我们的田野:如何表达自然之美
拓展

新标题:探索自然的诗篇:感知田野之美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将通过精彩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田野的自然之美。以下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书写“田”和“野”两个字,掌握5个生字和6个认读字及相关词汇。

2. 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田野中丰富的景物,了解田野的特点。

3. 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广袤与魅力,培养对祖国自然资源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书写“田”和“野”两个字,通过朗读感受田野的自然之美,并增强观看自然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描绘田野中的不同自然元素,形成对田野的立体认识。

【教学流程】

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1. 激发兴趣:通过讨论和展示图片,让学生回顾田野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 初步阅读:引导学生朗读与田野相关的诗歌,鼓励他们画出田野中的生物和自然元素,感受其美感。

3. 细致分析:深入解析诗歌的第一部分,帮助学生通过想象和讨论来理解田野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

4. 情感投入: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田野画面,并通过小组讨论增强课堂互动。

5. 识写新字:逐步引导学生书写“田”和“野”两个字,利用简单的记忆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

第一环节:引导兴趣

首先展示关于田野的图片和视频,询问学生对田野的印象,促进他们分享对生活中田野的认识和经历。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引出课题,使学生对本节课充满期待。

第二环节:初步感知

让学生初读相关诗歌并画出其中描述的田野元素。例如,引导他们思考:田野里有哪些生物和植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丰富自己的表达。

第三环节:深度探讨

细读诗歌,老师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提炼关键信息。例如,询问“田野有什么样的美景?”帮助他们理解美丽的比喻和象征。鼓励每位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分享自己对田野的感受。

第四环节: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时,问学生:如果从田野中看到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如何?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感受田野带来的快乐与宁静。

第五环节:书写与总结

在书写“田”和“野”时,老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最后,组织学生分享他们对田野的故事,鼓励他们把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读第二部分的诗歌,思考和写下他们在自然中看到的其他美丽场景。在课外继续探索田野,搜集与田野相关的故事或图片,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

【板书设计】

本课程以“田野探索”为主题,板书中强调“田”和“野”两个生字,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写下他们心目中田野的特点和美丽元素,以此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与田野相关的语言知识,更能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珍惜之情。

第2篇:探寻我们的田野:如何表达自然之美
拓展

标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我们的田野》

内容:

教学目标:

- 知识:掌握8个新汉字,识读1个新词,能够独立填写课文中的空白部分。

- 能力: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进行背诵。

- 思想品德:感受祖国大自然的美丽与壮阔,激发热爱自然和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流畅朗读课文,掌握新字词。

教学难点:记忆生字,理解田野的自然魅力。

查阅资料:无

教、学具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课时数:两课时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田野》

- 稻田:无边美丽

- 湖泊:荷花、鲤鱼

- 湖边:芦苇、野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今天我们要通过一首美妙的歌曲来感受自然的魅力(播放音频)。要学会这首歌,先从歌词开始。

二、初步理解课文:

1. 自由阅读课文,结合拼音确保读音准确。

2. 进行知识检测:

(1)出示字卡进行生字复习

(2)词语检测:

海面和稻田的起伏(做出相应动作)

节奏平静(同义词的讨论)

荷花和肥大的鲤鱼的描述(提出问题)

3. 在同学的陪伴下继续朗读课文,并做小结。

4. 分小组讨论,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5. 两人一组,相互检查发音与流利度。

三、探讨田野的自然之美:

(一)第一小节:

1. 自由朗读,思考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2. 汇报讨论:

(1)探讨为何稻田如海面一般起伏?

(2)模仿稻子随风起舞的情景,进行朗读练习。

(3)理解“碧绿无边”的美妙意象。

(4)获取情感共鸣,指导朗读。

(二)第二小节:

1. 阅读第二小节,找出湖中和湖边的特征,标记出来。

2. 共享“开满荷花”的美丽(配图)。

3. 讨论“肥大的鲤鱼”的生动描述,重复朗读。

4. 比较“藏着”与“不藏着”的不同表达。

5. 进行本节的朗读指导。

(三)整篇朗读,感悟自然的壮丽与美好。

四、背景音乐下背诵课文,感受自然的氛围。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田野风景,还在音乐的陪伴下体验了自然的声音与乐趣。带着收获回家,和家人分享我们的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 回忆歌曲,进行歌唱活动。

2. 使用字卡,检测生字的识记能力。

二、新字学习:

(一)生字自学:

1. 利用拼音准确读出字音,并寻找字的朋友。

2. 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帮助记住字形。

3. 同桌之间互相传授记忆技巧,看看谁的方法更好。

(二)检测与汇报:

1. 认读卡片并进行组词练习。

2. 同学们充当“小老师”,互相帮助记忆字形。

(三)书写指导:

1. 观察字的结构,提示注意事项。

2. 汇报时可用标记符号来帮助记忆。

3. 描红并进行自主书写,重点解决难写的汉字。

4. 指导书写困难字:碧、绿。

5. 进行巩固练习,再次书写生字,确保掌握。

三、巩固练习:

1. 数字笔画:

- 碧鲤绿肥

2. 填空练习,读出句子:

- ( )的河水 ( )的稻田

- ( )的海面 ( )的鲤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