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制作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课件:七彩桥的精彩分享

如何制作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课件:七彩桥的精彩分享(2篇)

更新时间:2025-01-30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一份针对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的课程课件,内容围绕《七彩桥》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1篇:如何制作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课件:七彩桥的精彩分享
拓展

新标题:探索美丽的七色桥

在这堂课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篇关于彩虹的故事,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1. 学会认读12个与课文相关的生字。

2. 通过汉语拼音,流畅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味。

3. 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作者对奇幻世界的描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彩虹桥如梦似幻般的美丽,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欣赏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环节:

一、引入新课程: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去领略色彩斑斓的世界,现在先欣赏一段视频吧!”(多媒体展示绚丽的彩虹图像)

“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你们能告诉我彩虹一般由哪些颜色组成吗?”随后,老师简要介绍彩虹的成因和颜色的组合。

二、初步阅读课文并学习新字:

1. 请大家翻到课本第98页,独立阅读课文,并圈出不熟悉的生字。

2. 和同桌合作,互相交流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3. 提问同学,带生字的词语可否指名朗读?

4. 进行“开火车”式的课文朗读,加强阅读趣味。

三、深度理解课文:

1. 再次阅读课文后,鼓励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疑问,促进思考。

2. 分段指导朗读,感受文中对“丝绸般的轻盈”的描写,想象彩虹的飘逸:

“倾泻”一词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形容瀑布急速而下的美丽场景。

学生们可以尝试模仿“摘星星”的姿势,想象星星的用途。

3. 鼓励大家想象如果可以走在七彩的桥上,你们会遇到什么奇妙的事物?

4. 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大家再一次自读课文,尽情享受文字带来的幻想。

四、创造思维与表达:

课文结束后,老师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当你看到彩虹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们可以把这些感触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再在班级里分享创作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不仅理解了七色桥的美丽,更能用自己的语言去传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幻想。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这场色彩的旅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灵感与快乐。

第2篇:如何制作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课件:七彩桥的精彩分享
拓展

新标题:探索美丽的自然:走进《七彩桥》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在方格里正确书写四个新学生字,确保笔顺准确。

2. 能够流利认读课文中的十二个生字。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汉语拼音进行朗读和背诵。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自然之美,提升对彩虹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彩虹独特的美丽及其象征意义,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1.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询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见过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彩虹的美丽文章,接着展示课题《七彩桥》。

3. 向学生普及:彩虹由哪些颜色组成, 让他们说出“七彩”意味着哪些颜色。

二、初步阅读,识字认读

1. 学生打开书本,逐字逐句地指读课文。让他们标出不懂的字词并反复练习朗读。

2. 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展示如何正确发音。

3. 学生分组进行词语认读,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4. 教师出示相关短句,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记住生字,去掉拼音进行朗读训练。

三、深入阅读,体验文本

1.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阅读,互相交流对内容的理解,以及遇到的疑惑。

2. 教师选择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同学给予反馈。

3. 细致指导逐段朗读,引导学生结合“七彩的丝绸”的描述,感受彩虹的轻盈与优美。帮助他们理解“倾泄”一词的含义。

4. 鼓励学生想象站在彩桥上的场景,激励他们用肢体表达并分享摘星星的愿望。

5. 选择合适的音乐,带领学生一起配乐读第三段,让大家感受到课文描绘的奇妙世界。

6. 小组互互读,分享在想象过程中产生的画面及感受。

7. 交流:你是否见过彩虹?当你看到它时,有什么感受或故事?

四、字词书写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构造与空间布局,重视字形的标准与美观。

2. 学生独立练习书写,先观察后动笔,强调写字时的细致与准确。

五、课外拓展

1. 请学生收集有关彩虹的形容词、句子或诗句,并进行摘录与交流。

2. 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对彩虹的独特想法,并与家人分享,增进家庭交流与情感连接。

提问:

你见过彩虹吗?描绘一下它的样貌,以及看到它时你内心的感受和联想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