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年级语文课题:《杏儿的分享》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 理解一些关键句子的深意。
3. 默读课文,并选择性复述。
4. 通过朗读感受奶奶宽广与善良的心灵,领悟分享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基于朗读与理解,探讨“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含义,学习奶奶的善良品格,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2. 学生提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课题:杏儿熟了(请学生读出课题)。
2. 引导学生思考:杏儿的成熟意味着什么?请用愉快的情绪再读一遍。
3. 展示杏儿的图片,邀请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
二、阅读课文1-5节
1. 学生阅读1-5节,寻找描述杏儿与杏树的句子,并展开讨论。
2.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练习:假设你是这棵杏树的“主人”,请为大家介绍这棵树。
3. 引导思考:作为一个路过的人,你会如何看待这棵杏树的果实?邻居的小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6-9节
1. 自由阅读6-9节,讨论故事发生了什么变化。
2. 深入分析角色的态度与行为变化,找出相关句子。
3. 理解奶奶的行为与品质,通过孩子与奶奶的互动来探索情感。
4. 播读奶奶如何帮助小淘气,体验奶奶的善良。
四、总结反思
1. 讨论作者是如何因为奶奶的教导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2. 重温奶奶分享的美好候局,在同学间传递欢乐和温暖。
3. 分享文中奶奶的名言,并探讨其深意。
五、课后作业
1. 描述奶奶的品格。
2. 回忆生活中类似“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经历,并写下来。
3. 仿写句子:如“有朋友一起玩才开心。”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阅读,还感受到分享使快乐加倍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关于杏儿的故事,更是关于心灵成长与情感传递的教义。
标题: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杏树的季节》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情节,感受课文中展现的人际关系和自然的美好。
2、学习如何进行段落划分,并提炼出段落要点。
3、掌握8个关键生字,明白“欣慰”、“守候”等词语的具体含义。
4、进行流利的课文朗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课文的段落划分及段落要点的提炼。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重要句子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启发兴趣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阅读了有关小蜜蜂的故事,体会了它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今天我们将开始新的课文《杏树的季节》,准备好迎接另一段心灵之旅了吗?
二、整体阅读,感知文章
1、自主朗读课文,思考内容传递了哪些情感?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他们自由分享所理解的内容。
3、默读文本,尝试总结课文的主要意图。
三、深入阅读,理清结构
1、再次阅读,思考文中描述了几次杏树的结果,每次结果又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2、进行段落划分,明确每个段落的主旨。
四、仔细阅读,掌握字词
1、通过练读,争取在朗读时做到清晰流畅。
2、进行小组内的阅读比赛,增强互动。
3、交流生字的学习情况,相互帮助解决难点。
五、课堂小结,记录生字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记录生字,回家后继续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子: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杏树在季节更替中的变化。今天我们深入探讨每次杏树结果所承载的情感。
一、细读段落,体悟人物品质
1、快速阅读,分析每次结果中,最令人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关注文本细节。
3、进行反馈,讨论各段落的主旨。
4、深入分析主要人物如何对待杏树结果,通过对比的方式理解角色间的情感。
5、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
6、重视几句关键描写,通过文本找出对应句子。
第二部分:小结奶奶的高贵品质以及与自然的结合。
二、自读自悟,理解写作意图
1、学生自主阅读并总结各段落内容。
2、讨论段落要点,训练表达能力。
3、重点剖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挖掘作者的情感。
4、连接不同段落,探讨前后事件的联系。
三、再度朗读,深入理解
鼓励学生整体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温情与自然的美好,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
通过以上的教学安排,期望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在阅读中感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