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制作三年级下册语文我是苹果的课件

如何制作三年级下册语文我是苹果的课件(3篇)

更新时间:2025-01-30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这篇课件围绕《我是苹果》一课,旨在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活动,激发三年级学生对苹果的认识与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1篇:如何制作三年级下册语文我是苹果的课件
拓展

新标题:探索苹果的故事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习与掌握本课的两个新字,理解相关词汇的含义。

2. 深入探索苹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诸多积极影响,感受它的奉献精神。

3. 培养学生的乐观态度和对幸福的正确理解,通过苹果的故事传达生活的美好。

4. 通过感情朗读与表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其对诗歌意境的感悟。

教学重点:

1. 体验与朗读课文,传达苹果传递的情感。

2. 理解和感受苹果作为自然馈赠的深厚意味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诗歌感悟能力,通过讨论和合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教学时长:

两节课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一、引入话题,代入情境。

1. 师:今天,我们将与一位特殊的“苹果诗人”互动,欢迎他上台!(让一位同学带上苹果头饰,幽默地与同学互动)。

2. “苹果诗人”朗读自我介绍,学生须认真倾听。

3. 听完后,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苹果诗人”的印象,例如:漂亮、 nutritious(营养丰富)、愉快等感受。

4. 师:把你们对苹果诗人的赞美转化为对我们标题的理解,大家一起来读《我是一颗苹果》,这正是我们要探索的主题。

二、自主学习,积累字词。

1. 学生自行阅读诗文,圈出新的生字词。

2. 有疑惑的地方,可以通过查字典、同学讨论或上下文联系来解决。

3. 进入“苹果乐园”,学习与书写新字:“凝、康”,并通过指读的方式加深印象。

4. 学生分享记忆字词的技巧,并注意字形书写的细节。

5. 讨论“凝”的含义,联系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例子。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 分组讨论:诗文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如韵律、反复出现的句式以及对苹果的生动描写等。

2. 学生思考:如果用乐曲呈现这首诗,应该是哪种风格的音乐?

3. 鼓励小组以配乐形式朗读诗歌,感受内在情感。

四、多维探讨,深入赏析。

1. 通过感官体验,引导学生描绘“我是一颗……”的苹果画面。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哪些诗句描写了自己的优点,并鼓励他们提出疑惑。

3.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表达的情感和背景,老师适时指导。

4. 联系生活,鼓励学生仿写情境中的句式,分享各自的创作。

5. 通过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激发更多的情感表达。

第二节课

一、复习与反馈。

1. 认读生字词并分享。

2. 进行诗歌的背诵,小组展示。

3. 引导学生总结,对苹果的情感理解。

二、深入分析,学习新节。

1. 小组学习第二、第三小节,思考苹果的成长背景。

2. 汇报对句子的不同理解,例如苹果的美丽和努力培养的意义。

3. 共同朗读,并想象苹果此刻的心情和期望。

三、全诗再读。

1. 进行分组背诵比赛,激励同学们提升表现。

2. 讨论诗中形式相似的段落如何传递不同的情感。

3. 探索这首诗带来的启示与思考,分享感悟与收获。

四、作业设计。

1. 鼓励学生阅读傅天琳的其他诗作,如《梦话》或《母亲》。

2. 激励同学们动手动脑,尝试写出心中所想的诗句。

板书设计:

我是一颗苹果

- 美丽的小果子

- 感恩大自然

- 积极分享与奉献

第2篇:如何制作三年级下册语文我是苹果的课件
拓展

新标题:苹果的赋能与分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6个新字,理解11个相关词汇。

2. 深入学习1-2段,探讨苹果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感悟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苹果带给人类的各种益处,体会其乐于奉献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并感受到苹果的奉献精神和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苹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展示课题,大家齐声朗读。

2. 思考:这篇课文会探讨苹果的哪些特征和价值?

二、初读课文,捕捉大意

1. 听录音,思考课文传达了什么信息?(苹果是一种有用且令人愉悦的果实。)

2. 小结:这是篇儿童诗,通过动人的语言表达了对苹果的赞美。

三、学习生字词

1. 自主学习新字新词。

2. 检查与反馈:

- 练习读出字音和字形。

- 解释生字词:如“充饥”和“信念”等。

3. 指名读课文,保持正确的发音,不遗漏、不重复。

4. 齐读课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四、深入学习1-2段

1. 自由朗读1-2段内容。

2. 讨论:苹果给予人类哪些好处?(分组进行)

3. 分享讨论结果:

- 苹果为老弱病残和儿童带来快乐;

- 为旅行者提供希望与活力;

- 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4. 探索苹果的更多用途。

5. 教师总结:小小的苹果是如何为人类带来多方面的益处的,想象它会说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6. 用充满感情的语音朗读1-2段。

7. 背诵课文的1-2段内容。

五、作业

1. 抄写生字并组词。

2. 收集与苹果有关的资料。

板书:

- 给老人和孩子传递快乐

- 为远行者带来希望

- 促进人类身心健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3-5段,体会苹果的愉悦,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幸福观。

2.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能默写第一段。

教学重点:

感受苹果的乐观精神及其对幸福的理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听写相关词汇,并进行校对。

2. 朗读或背诵课文的1-2段,讨论苹果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3. 探讨苹果为何愿意奉献其价值,第3-4段会揭晓答案。

二、学习3-4段

1. 齐读3-4段的内容。

2. 分组讨论:苹果的诞生背后都有谁的贡献?通过课后题2进行讨论。

3. 讨论反馈:

- 苹果的生命由阳光、大地、叶子和花朵协同孕育而成;

- 苹果与月亮、星星一同令人喜爱;

- 农民的辛勤劳动是苹果生命的源泉,苹果渴望传递更多希望和快乐。

4. 苹果感恩那些支持它生长的因素,它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5. 用充满感激的语气流畅朗读3-4段。

6. 背诵3-4段内容。

三、学习第五段

1. 齐读第五段,寻找其中的新发现。

2. 小组讨论:1、3、5段文字虽然相同,但情感是否一致?

- 反馈:表达了苹果乐于奉献和对支持者的感激,同时流露出苹果的自豪感。

四、感情加入背诵全文。

五、作业

1. 默写第一段内容。

2. 完成课外作业。

板书:

- 苹果的温暖来自大地、阳光和辛勤的劳动者。

第3篇:如何制作三年级下册语文我是苹果的课件
拓展

标题:探讨《苹果的故事》——从观察中成长

在这篇课程中,我们将围绕《苹果的故事》来展开,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苹果这一简单却充满魅力的水果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苹果的独特之美,更能从中体会到分享与奉献的珍贵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意识到苹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给予人类的多重价值,激励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和分享。

2. 掌握课程中的6个生字,同时理解相关的新词汇和诗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程内的诗歌,并能够默写其中的第一部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初读课文,帮助学生识别并学习生字。

2. 通过深入的讨论,理解文章中的生词,例如“营养”、“温暖”、“美好”、“成长”等,确保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进行流利朗读。

3. 安排学生提出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针对性。

4. 教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中,苹果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传达出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第二部分则探讨了这种快乐的源泉。

在教学中,老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朗读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苹果的价值,首先从年龄着手,强调苹果带给孩子和老人的愉悦;接着从氛围与职业出发,讲述海员和沙漠行者在享受苹果带来的希望时的感受;最后讨论健康与否的主题,强调苹果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例如,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展开讨论:

1. 苹果是如何惠及各个年龄段的人的?

2. 让学生体会到,苹果不仅给特定的人带来好处,而是普遍影响着所有人群。

3. 引导学生思考苹果为何能带来如此多元的益处,并感悟小小的苹果中蕴含着何等欢愉的心情。

4. 鼓励学生用充满喜悦与满足的语气来朗读第一和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第三和第四部分,并从中发现它们与前两部分之间的联系与深度。开始时,可以利用第三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一小节与第一部分相同,进而展开思考:尽管文字相同,情感是否一样?

随后引入第四部分的学习,这一部分同样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和第二行揭示了是什么孕育了苹果的生命,并强调在和谐的环境中诞生的非凡生命;第三和第四行则描绘了这一生命的真实而美好的形象,强调苹果所体现的实际价值,如“星光与珍珠”般的美丽。第五和第六行则承接前面,重点在“孕育的汗水”及“希望与热情”,传达苹果的天赋与情感。

在教学这两小节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讨论:

1. 苹果的来源是谁?

2. 从重点词汇中体会苹果所承载的美好形象与真实意义。

3. 理解“希望”和“热情”的深意,这既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也是愿意为他人奉献的体现。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从苹果的视角进行朗读,表达对那些为其美好形象付出努力的人的感激,而非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建构心灵的感谢与归属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苹果的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反应,让他们在将来走向社会时,依旧能传承这种乐于付出和分享的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