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皮球是如何浮起来的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皮球是如何浮起来的(2篇)

更新时间:2025-01-30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标题为《皮球浮上来了》,该课件适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内容生动有趣,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1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皮球是如何浮起来的
拓展

课堂教学方案:让我们一起解决难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思考能力。

2. 强化四素句的运用,鼓励学生用“孩子”造句。

3. 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课文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文本内容,熟练掌握四素句的结构。

教学难点:

分析皮球浮上来的原因,并运用“孩子”造出完整的一句四素句。

教学准备:

幻灯片、黑板、量筒、玻璃杯、小球、装水的盆。

教学过程:

一、认字学习

1. 在黑板上写出新词:皮球、浮、孩子、跳跃、树洞、深、灌、满、盆子。

2. 学生讨论使用哪些方法来识记这些字,例如拆分、联想等。

二、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并提问: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 指名学生读这段并询问句子数目。

- 板书:第一个句子描述了谁在进行什么活动?(答:拍皮球)

- 引导学生用愉快的语气重读此句。

- 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回答:跳进树洞)

- 利用实验示范,将小球放入玻璃瓶。

- 引导学生齐读下一句,用着急的语气。

3. 学习第二自然段:

- 通过图示指导朗读此段。

- 学生分组阅读并理解内容。

- 执行动作:用“打”和“灌”来表示孩子们的努力,鼓励学生表演相关动作。

- 提问:孩子们用什么工具来打水,水灌到哪里后发生了什么?(指名回答)

- 请几位学生进行实验,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整个过程。

- 引导学生用愉快的心情再读此段。

- 利用板书,进行课文的背诵练习。

四、课文总结

- 学生思考并分享:这些孩子表现出什么特点?(鼓励多样化的回答)

-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心思考问题。

五、延伸讨论

1. 分享一个类似的故事:几只猴子在树下玩耍,一只掉进了深树洞, 通过灌水的方式帮助猴子浮上来。

2. 提问学生:猴子们的做法聪明吗?

3. 学生讨论猴子们的错误以及正确的解决办法。

4. 教师总结:遇到困难时,要灵活思考,而不仅仅依靠盲目的方法。

六、巩固四素句

1. 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句子,判断哪一句是四素句,并解释原因。

2. 定义四素句,并通过卡片展开轮流造句游戏。

3. 学生用“孩子”造出四素句,进行全班练习和展示。

板书设计:

解决难题的小秘诀

- 快乐的孩子们(开心)

- 激动的拍皮球(高兴)

- 急切的灌水(着急)

- 深不可测的树洞(很深)

让课堂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思维的舞台,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学习。

第2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皮球是如何浮起来的
拓展

标题:小小探险家:乒乒球的冒险之旅

教学目标:

1. 了解乒乒球在水面上漂浮的原理,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

2. 学习并掌握“球、孩、洞、东、叶、根、打、文”八个核心字词,理解与之相关的词汇,如“乒乒球、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的含义。

3. 能够自信、流畅地朗读课文,展现出良好的语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阅读课文,把握整体意思。

2. 掌握“球、孩、洞、东、叶、根、打、文”共八个字词,深化对“乒乒球、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相关词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34课《乒乒球的冒险》。什么是“漂浮”?(指物体在水面上,像乒乒球这样轻的东西。)而“沉”则是指那些重得无法浮起来的物体。

2. 教师在一个大水瓶中放水,然后依次将铁块、石头、纸张、塑料、泡沫和乒乒球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讨论哪些物品浮在水面上,哪些又沉入水底。

3. 在课文中,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学习“孩”字)发现了乒乒球能够浮在水面上。他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呢?又是如何想出解决办法的?

(二)范读课文,初六了解内容

1. 教师进行精准的课文范读。

2. 学生自发低声阅读课文,思考:这个小朋友在面对问题时是怎样寻找解决方案的?

(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 观察教学图,描述图画的场景、人物及他们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发生了什么故事。

2. 哪一段与这幅图的内容相关呢?(第一段)大家齐声诵读这一段。

3. 根据图画,进行对应的课文阅读,讨论李龙的方法。(学习生字“伸”并注意其发音)

4. 然后,继续看图阅读,讨论叶青的办法,学习生字“根”和“枝”。

5. 接着,了解张远的办法。

6. 最后,阅读吴文的聪明点子,学习“文”字。

7. 全文阅读,感受文本的韵律。

8. 进行字词配对活动,加深记忆:

- 李龙:用手去掏,无法触及

- 叶青:用树枝夹,成功漂浮

- 张远:用钩子钩,办法无效

- 吴文:用水灌,技巧奇特

(四)巩固练习

1. 读生字卡片,以火车游戏的形式进行字词识别。

2. 进行“摘果子”的识字互动游戏。

(五)作业

完成生字卡片的抄写,特定字词在田字格中写作指导,其余字词可自行书写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够树立自信,乐于探索,同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