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扬州茶馆如何教学

小学四年级语文扬州茶馆如何教学(3篇)

更新时间:2025-01-0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扬州茶馆》课件的内容和教学重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扬州茶馆的文化魅力。
第1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扬州茶馆如何教学
拓展

新标题:探讨传统文化——走进扬州茶馆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独立阅读并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逐渐积累丰富的词汇。

2. 通过朗读课文,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饮茶文化和饮食习俗的认识。

3. 强化复述训练,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烫干丝”的制作过程。

重点与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和情感。

2. 在复述中准确传达“烫干丝”的制作流程及其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 教师展示“茶馆”一词,带领学生讨论其含义及生活中的运用。

2. 引入“扬州”这一地理名词,展示其美丽的景点,如瘦西湖,并介绍扬州的历史文化。

3. 介绍作者朱自清,其与扬州的深厚渊源,以及他创作的背景和文章的由来,让学生对本文有初步了解。

二、初步阅读,整体把握

1. 检查预习情况,通过生字词的认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分节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找出概括扬州茶馆的关键词句,并进行相互交流。

3. 引导学生尝试合并概括内容,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深入理解,细致分析

1. 鼓励学生围绕“吃”的多样性,圈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小吃名称,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2. 将不同的小吃进行分类,如零碎茶点、特色小吃、小笼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喜欢的茶点,激发他们的口语表达与想象力,讲述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特点。

4. 着重学习“烫干丝”的制作过程,分析其步骤的快速与规范,让学生在理清步骤时也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性。

5. 总结“烫干丝”的制作过程,通过复述训练和动手表演,加深学生对这一传统美食的理解和体验。

6. 课文的第三节中提到的小笼点心也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点心背后的文化故事,让他们知道饮食不仅仅是味道,更是文化的传承。

四、全课总结

在课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扬州茶馆的社会功能,讨论其在当地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交友、交流和放松。朱自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茶馆文化,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韵味以及文化的深邃。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了解了扬州茶馆的饮食文化,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第2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扬州茶馆如何教学
拓展

标题:探索扬州的美食文化

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扬州茶馆蕴含的丰富饮食文化及传统。

2. 学会描述和复述“烫干丝”的制作过程,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扬州小吃的种类、特色及其独特的制作方式。

教学难点:

复述“烫干丝”的细节及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前观察身边的美食,带到课堂分享。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扬州小吃与制作流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开场提问,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环境下品尝美食的感觉最佳呢?”引导学生联想到茶馆这一传统场所。

2. 简要介绍扬州的地理文化背景,强调扬州作为历史悠久的美食之都,拥有众多传统小吃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引入课题《扬州茶馆》,讲述茶馆不仅是饮茶的地方,更是美食交流的舞台。

二、初读课文,整体概览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节奏,寻找文中提及的扬州小吃,特别是“烫干丝”。

2. 组织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几种小吃及其特点,老师整理并展示:“零碎小吃”、“烫干丝”、“小笼点心”等关键词。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 鼓励学生用心想象,尝试体会茶馆内热闹的气氛,以及小吃的诱人香气。

2. 讨论为何“零碎小吃”成为许多人茶馆聚会的选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深入分析“烫干丝”的制作步骤,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描述过程,建立出一个清晰的制作流程,逐步做好语言表达训练。

四、转向小笼点心,探讨其受欢迎的原因

1. 带领学生分组阅读,探索小笼点心的特点及其制作秘籍,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传统美食。

2. 组织填空练习,增加对小笼点心馅料的认知,强调细致的制作过程和调味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反思

1. 讨论扬州小吃的独特性、做法的精细,以及它们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

2. 讨论为何品味美食时应有的礼仪与心态,引导学生体会细致与从容的生活方式。

六、拓展讨论

引入其他地方的特色小吃,让学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发现,例如:“北京的炸酱面”、“重庆的小面”,“湖南的剁椒鱼头”等,激发学生探索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七、布置作业

1. 抄写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要生字和词语。

2. 准备一份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小吃的介绍,期待在课堂上分享。

通过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扬州的茶馆文化与美食魅力。

第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扬州茶馆如何教学
拓展

新标题:探索中国茶文化——品味扬州茶馆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关注作者在描写中的细腻表达。

2. 理解并能够复述“烫干丝”的具体制作过程。

3. 深入了解扬州茶馆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 复述“烫干丝”的制作方法。

- 理解描写的精准性和文化背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板书:茶馆

2. 讨论:大家有没有去过茶馆?对于茶馆的印象是怎样的?

3. 板书:扬州

教师补充: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其美丽的景色著称,茶馆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象征。

4. 齐读课题:扬州茶馆

5.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世界,通过他的文字感受扬州茶馆的独特魅力与丰富的文化。

二.了解作者

(通过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的生平与主要作品,让学生对这位文学巨匠有初步认识。)

三.自读课文,探索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扬州茶馆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板书:茶食种类丰富

2. 再次阅读,列举课文中提到的多个茶食名称。

3. 进行小组交流,共同探讨哪些茶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4. 讨论:在众多的特色茶食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种?可以简单描述原因。

5. 小组互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四.语言实践与课外延伸

1. 班上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请各地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激发大家对中国饮食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 询问同学们是否知道其他有名的中国小吃,鼓励大家准备一小段介绍,分享自己喜爱的美食。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明白扬州茶馆的文化意义,更能在语言表达与文化认知上得到全面提升。希望同学们在分享和交流中,加深对中国各地美食的认识与欣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