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童年中的疑惑:如何表达我们的想法

童年中的疑惑:如何表达我们的想法(2篇)

更新时间:2025-01-2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童年的问号》,主要内容围绕童年生活中的疑惑与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促进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
第1篇:童年中的疑惑:如何表达我们的想法
拓展

新标题:探索童年中的疑问与成长

新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会“梦”、“而”、“瓦”、“住”、“这”、“治”、“伟”、“科”八个字,理解其用法,同时能够识记14个相关的二类字。

2. 训练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声音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3. 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认识童年时代充满了问题与探索。

教学重点:

着重字词的书写和课文的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探讨童年与疑问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与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开始时,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关键词汇来激发学生的记忆,鼓励他们用生动的声音共同读出这些词语。

二、通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童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呢?” 老师随后出示课件,让学生在班上互相朗读。此时,老师鼓励学生用欢快而轻松的语调来朗读,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三、自学第二至四自然段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节奏读这几段,并围绕特定问题进行思考:

1. 文中提到的三位人物分别是哪些?他们在童年时提出了什么独特的问题?

2. 这些问题对他们后来的成就有什么影响?

3. 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你在童年时期有没有类似的疑问?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模仿这些人物的声音来进行角色扮演。

四、学习第五段

老师总结出,正是因为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和提问,才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此时再一次集体朗读最后一段,感受文本情感的流动。

五、主题探讨

老师指出,除了牛顿、瓦特、李时珍,还有很多科学家的童年同样充满了疑惑与思考。接下来,让学生在主题阅读课本中默读《达尔文的故事》和《苹果落地》,并与同伴交流他们的见解与收获。

六、教师总结

老师鼓励学生,任何小小的疑问,都可能成为探究世界的起点。只要在生活中保持好奇心,勇于提问,他们也会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与成就。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与探讨中体会童年带来的问题,也为他们的成长铺设了探索的道路。

第2篇:童年中的疑惑:如何表达我们的想法
拓展

再探童年的疑问

一、导入新课,点燃好奇心

1.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共同迎接一位特别的客人(出示“?”),你们知道这个符号代表什么吗?

2. 大家能用这个符号构造一句有趣的问题吗?

3. 很棒,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每个孩子在童年时都有许多这样的疑惑与探求。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童年的疑问》。

二、初步理解文本

1. 首先,我将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请大家注意听每个字的发音。

2. 接下来,请大家自行阅读,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将自然段标记出来。

3. 然后,我们来分段朗读,看看每部分的内容。

4. 我想请同学们分享:文章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三、深入学习词汇

1. 课文中谁是为人们带来疑问的角色呢?

2. 请看这“瓦”字,我们一起来学习,首先说说它的组词,再来写一写它的笔顺,记住相关的儿歌。

3.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总是提出种种疑问!现在请大家大声朗读2、3、4段,找出他们所问的问题,并用笔标出。

4. 第一个问题是:苹果为何选择坠落于地,而不选择飞向天空?我们来分析一下“而”字,学习它的笔顺,减一减后再记住它。

5. 第二个问题是:壶盖为什么又要跳跃起来呢?

通过这样的引导与讨论,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他们思考和提问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童年的疑问”中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