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银杏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学会书写6个新的生字,并认真对待课文中出现的所有生字。
2. 能够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把握文章节奏。
3. 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感受银杏树叶的象征意义。
重点: 掌握生字的书写和发音。
难点: 理解课文中情感的表达和银杏树的象征。
关键: 学会运用联想和情境记忆生字。
课时: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银杏树叶实物。
相关知识点: 银杏树的生长特性与文化象征。
教学突破点: 通过故事情景深化对银杏树的理解和生字记忆。
---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银杏树和银杏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银杏树吗?有何感受?”
2. 暖身活动,简单介绍银杏树及其重要性,引出今天的课文主题。
二、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强调语调和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使用手势标示情感。
三、识字环节:
1. 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探讨不同的记字方法,如图像法、联想法等。
2. 小组分享识字技巧,鼓励每位学生互相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四、书写指导:
1. 使用黑板展示生字的正确书写格式,注意构字结构。
2. 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书写生字,并进行同伴互评。
五、小组讨论与总结:
1. 讨论课文中的情节问题,如银杏树叶的意义和孩子们的请求。
2. 汇总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从多方面理解课文内容。
特色作业设计:
1. 写一段关于银杏树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故事。
2. 朗读课文,尝试带入情感,与家人分享银杏树的故事。
板书设计:
- 银杏树的故事
- 生字:收、请求、象征、秋天、叶子、回忆
---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进行互动,鼓励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音和义。
二、朗读提升:
随机邀请学生朗读课文,强调表情和动情的部分。
三、完成课后习题:
1. 填空:一( )秋天,一( )银杏树。
2. 读一读:象征、枝叶、变化、梦幻。
3. 写一写:回忆、请求、温暖、酝酿。
4. 讨论问题:
- 课文中孩子们对银杏树叶的理解是什么?
- 银杏树对你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 如果可以和银杏树对话,你想说些什么?
四、小结与反思: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感悟,讨论银杏树带给我们的启示。
特色作业设计:
写一封信给银杏树,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尝试让信件有诗意。
板书设计:
- 银杏树的故事
- 生字复习
- 感悟与启示
---
通过这两课时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学习了生字和课文,还能深入理解银杏树的含义,从而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创造性表达。
标题:探索爱的力量——小学二年级语文《银杏树的奇迹》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14个生字,能够书写4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银杏树在孩子们的关爱下重获生机,从中感受到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认识到爱能够改变一切。
2. 探讨孩子们为什么不会再对银杏树提出要求,体会他们内心的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生字,进行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展示银杏树的美丽照片)同学们,这是什么树呢?(银杏树)有人能告诉我银杏树的特点吗?(学生分享银杏树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银杏树的故事,名字叫《银杏树的奇迹》。大家跟我一起朗读课题,注意语音的准确性。
二、初步朗读课文
1. 教师准确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确认字音。
2. 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分为几个段落,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三、识字与词汇学习
1. 阅读第一段,学习并理解“竟”和“嬉”两个生字,理解“究竟”和“嬉戏”的意义,并进行词语演练。
2. 在第二段中,银杏树爷爷对孩子们说了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心想事成”的情感。
3. 在第三至第五段,讨论孩子们向银杏树提出了哪些美好的愿望。同时学习生字“崭、袖、抖、枚、激”,掌握这些词语的含义并用新词造句,鼓励学生运用身体表达“颤抖”这个动作。
4. 阅读第六段,思考银杏树掉下最后一片叶子后,孩子们做了什么?学习生字“枯、滴、渗”。
5. 最后,银杏树是如何奇迹般复生的?全班齐读结尾段,理解生字“滋、迹、般、复”的含义。
四、认字巩固
1. 进行生字和词语的读卡游戏,增加互动。
2. 带领学生在课文中复习生字,之后再朗读课文。
五、书写指导
重点练习写“抖”字。
作业布置:
1. 课文朗读。
2. 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2-4《银杏树的奇迹》
生字:竟 嬉 崭 袖 抖 枚 复
激 枯 滴 渗 滋 迹 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字,巩固学习。
2. 学习书写“称、图、捧”三个字。
3.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通过生字和词语读卡回顾,唤起学生记忆。
二、书写指导
1. 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寻找关键笔画。
2. 教师进行逐字指导,同时扩展词语。
三、深入理解课文
1. 探讨孩子们为何不再提出要求,分析他们情感的变化。
2. 如果可以提要求,你希望银杏树给你实现什么愿望?
四、有感情的朗读
带领学生以情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温暖。
五、完成课后练习
1. “填一填”题目。
2. “写一写”练习。
作业布置:
回家书写生字并熟练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2-4《银杏树的奇迹》
生字:称
释义:称号、称心
生字:图、捧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理解了银杏树寓意的关爱与希望,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标题: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探索《最后一片银杏树叶》
内容: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银杏树与孩子们之间蕴含的情感,体会到爱可以创造奇迹和带来生命的力量。
2. 认识和掌握生字,通过生动的例子增加词汇量。
3. 学会通过语音语调表达课文的情感,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 理解故事情节及其深层含义。
- 认读和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 深入探讨为什么孩子们在银杏树受伤后停止了请求。
教学准备:
- 制作生字卡片以及银杏树的图片和一些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导入环节
1.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的树木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松树、柳树等)
2. 展示银杏树的图片,简单描述银杏树的特点,并引入今天的课文——《最后一片银杏树叶》,全体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把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学生自由朗读,在拼音的帮助下尽量规范地发音。
3. 标记自然段落,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
随文识字
1. 聚焦第一自然段,识别故事的主角——银杏树。
2. 学习生字“竟、嬉、称”,结合甲骨文字形讲解其来源及用法。
3. 逐步分析“究竟”、“嬉戏”这两个词语的词义及其使用场合。
4. 齐读第二自然段,探讨银杏树爷爷的对话内容。
5. 分组讨论孩子们对银杏树的请求,进入3-5自然段时学习新生字“崭、袖”等,通过图示和动作演示加深理解。
小组探讨
1. 讨论放下最后一片银杏树叶的象征意义,生动形象的演示“颤抖”的动作。
2. 学习“枯、渗”等生字,了解情节转折与情感升华的联系。
书写与总结
1. 指导学生书写“称、捧、抖”这几个字的结构,要注意字形的规范。
2. 布置作业:书写生字,准备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
1. 通过生字卡片进行音字词的快速回顾。
2. 组织分组活动,利用词语卡片进行词义游戏。
深入解读
1.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不再请求,探索其中的情感动因。
2. 激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银杏树的想法,可以让他们提出他们希望的请求。
感情朗读
1. 各小组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
2. 齐读课文,鼓励学生用感情来表现故事中传达的爱与生命的奇迹。
练习与巩固
1. 完成填空练习,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体会,并总结出共同的感受。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在语言运用与情感表达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银杏树的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