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领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

如何领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3篇)

更新时间:2025-01-18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长春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吃水不忘挖井人》,旨在通过生动的课件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以及对帮助过我们的人保持记忆和敬意。
第1篇:如何领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
拓展

新文章标题:关注初心,铭记奉献者——品读《饮水思源》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15个新生字,能用笔正确书写12个生字,探讨词汇在句子中的重要性及其表达效果。

2. 深入理解课文所围绕的事件,感受毛主席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3. 用情感朗读课文,领会文章传达的核心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思想。

教学课时:

预计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关于伟大领袖的故事,标题是《饮水思源》。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大声朗读这个标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环节

1.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准确把握字音,同时认真观察字形。

2. 请分享一下你在课文中遇到的新字,将它们用铅笔圈画出来。

3. 你认为这篇故事主要阐述了什么核心事件?

三、整体朗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默写生字,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大家回顾之前读过的生字词,指定同学大声朗读课文,并谈谈课文中讲述了哪一件重要的事情。

二、研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 故事的发生时间是何时?

2. 毛主席是如何注意到当地人民生活状况的?

3. 他得知了哪些信息,他是如何询问的?村民给出的回答是什么?

4. 听了村民的话,毛主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领导者?

5. 毛主席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善村民的饮水问题?

6. 在打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7. 通过两次打井的经历,你认为毛主席展现出了怎样的品质?如果你是沙洲坝的居民,你想对毛主席说些什么?

三、整篇通读,再次讨论课题的意义。

四、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复述这个故事,分享给身边的人。

通过《饮水思源》,我们不仅要铭记那些为我们生活付出努力的人,更要将这种关心与感恩传递下去。

第2篇:如何领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
拓展

新标题:尊重历史,铭记先贤

在本次语文课程中,我们将深入学习《铭记付出,重视根源》这篇课文,透过生动的故事,体会到对领导者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历史贡献者的尊重。以下是课程的主要安排和目标:

课程目标:

1. 认识和书写本课所涉及的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表达出对历史贡献者的崇敬。

3. 理解“饮水思源”的道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理解故事情节,正确流利地朗读与表达。

- 理解立碑的深刻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

1.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他人的关怀和帮助,这使我们心存感激。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回报这些温暖呢?

2.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铭记付出,重视根源》,相信这篇课文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及用法。

2. 指名朗读并互相纠正读音错误,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正确流利地阅读。

3. 齐声朗读课文,提升大家的朗读技巧。

三、理解核心内容:

1. 先让大家思考课题的含义,然后分享对课题的理解。

2. 细读课文,回答几个关键问题:

(1) 文中提到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

(2) 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3. 讨论为什么主人公会关心百姓的福祉,并思考他所做的一切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重点分析:

1. 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感和背景。

2. 讨论语句中的关键点,尤其是主人公所做的贡献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3. 探讨立碑的深意,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贡献者的敬意。

第二课时

一、深入内容分析:

1. 翻阅上一课时的内容,细读并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题和意思。

2. 讨论“立碑纪念”这段内容,其背后传达的感恩之情。

二、分享与讨论:

1. 学生分享生活中类似的故事,例如向老师、父母或志愿者表达感谢的例子。

2. 讨论如何将这种感恩之情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如尊重历史、感谢先辈的贡献。

三、文本朗读:

仔细品味文本的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确保学生能够体会到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感激。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 回顾课文内容,讨论立碑的意义及其在传承文化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关于感恩和铭记教训的故事。

二、字形记忆:

1. 识别课文中的生字,找出形近字并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 利用小组活动,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与运用。

三、实践活动:

1. 知识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关于历史贡献人物的故事,课后进行交流讨论。

结语: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更希望你们能够铭记历史,尊重那些为我们今天的快乐生活而付出辛劳的人们。记住,不论是国家的缔造者,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关怀,心存感恩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第3篇:如何领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含义
拓展

标题:传承精神——小学三年级语文《感恩与奉献》课件设计

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旨,感受毛主席关心弱势群体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学习词语的用法,增强语感和表达能力。

3. 认识15个生字,能够写出12个生字,掌握两种多音字的用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感恩”的深意,掌握生字的写法与读音。

教学准备:1. 课程背景资料。 2. 与毛主席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 导入主题,初步理解课文。 2. 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程

今天我们要学习《感恩与奉献》。首先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奉献”?你们觉得在生活中,谁曾为我们提供过帮助与支持呢?

二、朗读引导,学习生字

1. 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注意标出自然段。

2. 分享阅读体验,做好同伴之间的互评。

3. 教师示范朗读,指名几位同学进行段落朗读,把基础语音重点纠正给所有人。

4. 对于生字部分,带领学生进行字义解析,通过句子中的例子,提高理解能力。

三、生字书写指导

综合不同形式的书写,理解字形和结构,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及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重新审视沟通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要更深入地探讨毛主席给予人民的帮助以及他所传承的精神。讨论如何把这些精神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二、小组讨论与质疑

带领学生共同浏览课文,讨论: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哪些内容?还有没有想要澄清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奉献”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三、品读与感悟

1.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细致阅读课文,并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感受,增强互动性。

2. 通过小组接力读的方式,加深对句子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3. 引导学生活跃讨论毛主席是如何表达对人民的关心,及乡亲们如何怀念他。探索“感恩”的实际含义,并将其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知识巩固与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 回顾与反馈:检查大家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进行简单的听写测试,用以巩固词汇记忆。

2. 词语积累:在课前准备好的词语卡片中,进行分组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3. 实践活动:组织班会讨论,分享与毛主席相关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观看与课题主题相关的纪录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情感共鸣。

通过本次课程,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学到课文内容,更能够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培养为他人服务与奉献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