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倾斜的伞:如何描绘一个特殊的故事

倾斜的伞:如何描绘一个特殊的故事(2篇)

更新时间:2025-01-19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这篇课件针对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倾斜的伞》进行详细讲解,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升阅读和表达能力。
第1篇:倾斜的伞:如何描绘一个特殊的故事
拓展

标题:温情伞下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够正确和流利地朗读故事,同时能体会到文本中传达的情感。

2. 理解故事的核心内容,深入探索标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重点段落的反复阅读,结合情境帮助学生巩固生字,提升理解能力,增强情感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外祖父在雨天对“小我”的关怀,以及长大后的“小我”如何回报这份深情,感受祖孙间那种温情的爱。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抱怨和爱的内容,尝试用富有感情的方式来朗读文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每一个词句,更深刻地体会外祖父和小我之间的温暖关系,从而培养关心他人的心态,让他们学会感恩和回馈。

教学准备:

准备相应的课件和相关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1. 引入课程。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下雨的时候,是否和大人共用一把伞?那把伞是倾斜向谁的方向呢?是什么原因?”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联想到祖辈与晚辈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而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温情伞下的故事》,借此探索雨中的动人场景。

2. 教师为学生播放配乐,示范朗读。

思考问题:“这个故事主要描述了谁和谁之间的情感故事?”鼓励学生在班级里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课文的初读与生字的认记。

(1) 学生轻声自在地朗读课文,找到生字并记住。

(2) 小组内合作,组长引导大家攻克不熟悉的字词。

(3) 检查各组学习成果,小组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4. 深入阅读与情感体验。

(1) 第一自然段:读出小我搭住外公胳膊走入雨中时的喜悦与无畏,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语气。

(2) 第三自然段:分段朗读,讨论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外公给予的厚爱,深入理解“爷爷笑而不答”的深层含义。

(3) 在回家后的发现,领导学生阅读,同时传达出面对温暖家庭气氛的感受,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角色情感的理解。

(4) 为加深理解,逐段阅读、分析重音和语调的变化。

(5) 第六至九自然段,鼓励学生独立练习,体会丹丹对外公的深情。

5. 再次阅读,激发思维。

请学生分享在文本中引起他们共鸣的词句,讨论与自己的经历连接的感受。特定引导学生关注“伞倾斜”与“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这些细节,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祖孙之间温暖而迫切的爱的表达。

通过这样的教与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还能从中提炼出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情感价值,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珍惜身边的爱与关心。

第2篇:倾斜的伞:如何描绘一个特殊的故事
拓展

标题:第三年级语文课程探讨:《爱的伞下》

课程目标:

★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温暖亲情,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与理解力。

★ 认识到人物的神态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学习并运用书中优秀的表达技巧。

★ 掌握本课的12个新生字,并特别练习写作易错字“颤”。通过理解重点字和词语,增强随文识字与理解的能力。

★ 理解亲情的真谛,培养将爱心传递给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涵,体会家庭亲情的温暖,从重点词汇中感受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人物神态描写如何反映其内心世界,掌握良好表达的方法,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使用“预习指南”进行课文预习,学习生字词,标识自然段,概述课文的核心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课题。

复习“悬针竖”和“垂露竖”的两种书写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二、检查预习并理清课文脉络:

1、组织学生轮读生词,重点指导“歪”的字形以及“膊”、“服”的发音。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事件。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2)哪些段落描述了外公为丹丹撑伞的情景?

(3)哪些段落表现了丹丹长大后为外公撑伞的感人时刻?

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感受情感:

1、学习前五段,探索外公的爱的奉献。

(1)快速默读1-5段,并用括号标记丹丹的特别发现。

结合插图讨论:为什么外公头顶的天空分成两种颜色?

(2)找出文中3、4段对外公神态的细致描写,理解外公“笑”的深意,体会“笑而不语”中的温情。通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的理解技巧。

(3)讨论丹丹的“困惑”,她是否理解外公的爱?这种困惑从何而来?通过读音比赛,表现出她的困惑心情。

(4)分角色朗读3、4段,加深情感理解。

(5)通过讨论第5段,加深对外公深厚爱的认识。

2、学习第6段,分析三个“仍然”的表达。

学生领读,讨论不变的是什么、变化的又是什么,结合插图来看待这些变化。

3、学习第7、8段,探讨丹丹如何回报外公的爱。

同时练习易错字“颤”的写法。

四、拓展与升华感情:

1、完成书写板块,强调“爱”的主题。

2、通过朗读小诗,提升对“爱”的理解与感悟。

五、作业设计:

1、进行写作训练,鼓励学生表达对亲情的赞美;

2、开展一次回报亲情的温暖行动,帮助学生实践关怀与感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