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三只小板凳:如何创作与理解

三只小板凳:如何创作与理解(3篇)

更新时间:2025-01-15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三只小板凳》的课件内容,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与角色,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1篇:三只小板凳:如何创作与理解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勇敢的爱因斯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认识勤奋与勇敢的重要性。

3. 加强朗读技巧,掌握不同情感和语气的表达。

4. 练习使用“……是因为……”的句式进行对话。

教学时长:共3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示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流利阅读课文,掌握生词。

2. 学习并理解课文的前两段。

教学过程:

1.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包括:

-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确定文段的划分。

2. 自学时需标出生字和新词。

3. 开展字、词、句子的训练:

- 出示生字卡片。

- 教师带读新词,特别注意“糟糕”和“小板凳”的发音。

- 读比较复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长句的结构。

- 给段落编号。

4. 引导学生对1-2段进行阅读和理解:

- 用“因为……所以……”句式进行复述。

- 完成填空练习,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 对“开始”一词进行思考,探讨爱因斯坦的学习兴趣与成长过程。

5. 布置作业:熟练朗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学习理解3、4段,关注爱因斯坦面对困难的态度

2. 加强朗读技巧和句式转换能力。

教学过程:

1. 识别出3、4段关于小板凳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朗读第三段:

- 进行相关的填空练习,帮助记忆。

- 和学生一起模拟对话,提升朗读的表现力。

- 理解反问句,并讨论如何将其转换为陈述句。

3. 学习第四段:

- 进行填空,并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描述其他同学的创作。

- 进行思维训练,讨论爱因斯坦的选择与品质。

4. 情感交流环节,运用“……是因为……”句式进行讨论,深化学生对爱因斯坦品质的理解。

5. 理解“从此”一词的使用,延续爱因斯坦在学习上的坚持与努力。

6. 小结全课内容,讨论向爱因斯坦学习的意义。

7. 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写生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1. 复习生字词,注意书写。

2. 进行听写,巩固词汇。

3. 再次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 练习不同情境下句子的表达。

- 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进行描述和交流。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不仅可以熟悉课文内容,还能理解爱的价值与努力的意义,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保持勇敢与勤奋的态度。

第2篇:三只小板凳:如何创作与理解
拓展

新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勇敢的小手》课件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会“坚、创、信、心、细、明、强、善”8个字,会认“手、力、创、样、作、更、勇、敢”8个字。认识新部首“手字旁”和“亻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面对挑战时,应发扬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困难,以勇敢和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明白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收获成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分享梅西的故事)

- 介绍梅西是如何通过努力克服身体的局限,追求足球梦想的,让学生感受到坚持的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

- 自由阅读课文,感受内容。

三、多种形式的字词认读

- 通过田字格、双横线的方式进行生字词认读。

四、流畅地朗读课文

- 激发学生的讨论:“梅西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五、学习写“信、强、心、善”四个字及新偏旁(手字旁)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趣味引入

1. 复习生字词(涵盖田字格、双横线)

2. 自由朗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段,感悟其中含义

1. 自由读第一段

2. 指名朗读

3. 学习第一句话,讨论关键字词和句子寓意

4. 在阅读中理解“创作”的过程

三、学习第二段,进一步感悟

1. 教师示范讲读

2. 提出问题:老师对梅西的努力有何评价?

3. 引导学生讨论梅西在遇到挫折时的反应与行动

4. 小组讨论梅西在球场上的表现和他的勇敢心态

四、学写四个字(坚、细、明、作)

1. 观察四个字,分享记忆方法

2. 教师示范写“作”,并讲解新部首“亻旁”

3. 学生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 勇敢的小手、追梦的梅西、做自己的样子

- 坚持、努力、创造、信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生字、新词,还能在故事中领悟到勇气和坚持的重要意义,培养克服困难、追求梦想的精神。

第3篇:三只小板凳:如何创作与理解
拓展

标题:探索坚韧与创造力的故事——爱因斯坦与他的三只小板凳

内容: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探讨一个启发性故事,关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尤其是他在制作三只小板凳过程中的坚持与创造力。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更是关于如何面对挑战与不断追求卓越的启示。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识别并书写基础生字,特别是“交、己”等关键字,并理解“亠、亻、巾”等部首的基本意义。

2. 学生能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 通过小组合作,体会到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以及坚持不懈带来的成长与成功。

教学重点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爱因斯坦在课文中展现的情感与策略,通过朗读感受他的决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话题

- 教师公开课题,通过爱因斯坦的肖像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他就是爱因斯坦。想必大家对这位科学巨匠充满好奇?”

- 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教师进行补充与引导。

2. 初步阅读

- 自由阅读课文,学生利用拼音进行初读,教师指导圈出生字,鼓励他们对生字与词语进行多次朗读。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选择的自然段,增进理解与记忆。

3. 课堂小结

- 总结当日学习内容,鼓励学生交流他们对于爱因斯坦的理解。

第二课时

1. 深入讨论

- 学生分组讨论爱因斯坦做三只小板凳的原因,通过老师的问题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 老师提供句子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深意与爱因斯坦的决策过程。

2. 角色扮演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老师与学生共同演绎故事情节,增进理解及其情感的表达。

3. 生字书写

- 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已学过的字,学习新的部首,教师进行生字的书写指导与个别辅导。

4. 质疑与总结

- 学生分享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讨论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练习

1. 生字组词

- 识记新词,进行联想与组词练习。

2. 理解题目

-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选择正确的描述,感知语言的魅力与表达的精准。

3. 填空练习

- 理解爱因斯坦的心路历程,完成关于坚持与创造性的填空题,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认识了爱因斯坦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汲取这个故事中的智慧,勇于探索,敢于做任何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