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架起友谊的桥梁?湘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

如何架起友谊的桥梁?湘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2篇)

更新时间:2025-01-24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架桥》的内容,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插图,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1篇:如何架起友谊的桥梁?湘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活动:《桥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识记新词汇,掌握16个新字。

2.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行动的重要性,学会将想法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

新字的认读与书写,及课文的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他搭建的桥在嘴边,而小熊的桥是在河上”的深层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条湍急的河流,并提问:“没有桥,我们该如何渡过这条河?”

学生自由讨论渡河的办法。

2. 教师总结:如果能架上一座桥就方便多了,小猴和小熊也是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3. 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和学生一同朗读一遍。

二、初读理解,学习新字

1. 自由阅读课文,同时标出新字。

2. 认识新字:

(1)教师带读新字,组织小组比赛看谁能读得更流利。

(2)重点介绍字音“森、便、划”的发音特点,解释字的组成。

(3)开展字卡游戏:根据读出的生字架设虚拟桥,生动有趣地巩固学习效果。

(4)将新字融入课文,提高阅读流利度。

三、写字指导

1. 展示新字书写要求,指导精确书写。

2. 小组讨论字的偏旁和结构,提醒彼此写作注意点。

3. 教师示范如何写“桥、要、没”,学生进行描红练习。

4. 选出优秀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新字词

运用课件呈现生字,鼓励学生齐声朗读,互相复习。

二、深度阅读,理解课文

1. 播放课文音频,思考小猴和小熊的架桥计划。

2. 根据学生反馈,出示解释架桥原因的句子。

3. 理解“方便”的具体含义,并讨论它在故事中的意义。

4. 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小熊所需材料,并进行角色表演,增强理解和记忆。

5. 了解桥建成后的情境,如何表达各自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感受。

三、全面总结,拓展思考

1. 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交流读后感受。

2. 学生分享他们想对小熊和小猴说的话,鼓励积极发言。

3. 教师总结:行动比空谈重要,做事要付出努力,培养实际动手的习惯。

教学反思:

1. 在生字教学中,未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而解析课文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2. 特别关注字“便”的书写和发音,使学习更加扎实。

第2篇:如何架起友谊的桥梁?湘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
拓展

教学大纲:如何构建桥梁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掌握16个新单词及其理解,特别是“桥、没、方、要、力、打、因、为”这8个字。

2. 通过朗读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准确理解“每天”、“努力”等关键短语的含义。

3. 培养实践意识,强调光说不练是没有意义的,鼓励将计划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掌握8个生字的发音、形态和含义。深入理解“每天”、“努力”等词汇的具体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讨论课文结尾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长:

总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初步阅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技巧。

第二课时

1. 复习生字:

- 进行生字听写,重点在“桥、没、方、要、力、打、因、为”这8个字。

- 学习相关词汇,理解“架桥、没有、便利、努力、探听、计划、因为”。

2. 引入课题,激发思考:

- 黑板上写下课题《如何构建桥梁》。

- 鼓励学生提问:为什么需要建造桥梁?桥梁是如何被架起的?是谁实施的?

3. 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 学生以自由选择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大声朗读、默读或与伙伴合作阅读。

- 展示相关图画,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4. 以阅读促进讨论:

- 引导学生回顾为何要建造桥梁,齐读第一段,理解“便利”二字的含义。

- 讨论想要搭桥的角色(小猴和小熊)。

- 询问小猴搭桥的计划,鼓励自由阅读第二段并分享理解。

- 强调小猴的行为:“每天跑来跑去说计划”,引导学生理解“每天”和“到处”的重要性。

5. 分析小熊的行动:

- 对比小熊与小猴的方式,强调小熊是踏实地努力,而小猴只顾空谈。

- 讨论谁能真正架好这座桥,探讨他们的不同做法。

6. 探讨结局:

- 齐读第三段,揭晓桥梁的建成者小熊,讨论大家是如何赞美他的。

- 引导学生思考小猴的内心变化,他是如何反思自己只是在空谈,以及他会学到什么。

7. 拓展思考:

- 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中他们获得了什么,有哪些榜样可供学习。

- 如果是小猴,他们会如何改正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踏实的人。

8. 最后齐读课文,提升阅读的流畅性和信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掌握了字词,也能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