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要下雨了吗?一年级语文课件探讨

要下雨了吗?一年级语文课件探讨(2篇)

更新时间:2025-01-2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围绕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生动展示了即将下雨的场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提高阅读兴趣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1篇:要下雨了吗?一年级语文课件探讨
拓展

新标题:小动物们的天气预报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新词,能够写出其中6个。

2、能够用正确流利的语气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3、理解“燕子低飞、鱼跃出水、蚂蚁忙搬家”与即将下雨之间的关系。

4、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提升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教学重点:

情感朗读课文,掌握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活动和天气变化间的关联。

教学时长: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活动:让学生分享今天的天气,并讨论对明天天气的猜测及其理由。在讨论中提醒学生小动物们的一些行为可以预示天气变化,引入课题。

二、课文初读: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发音,分享自己读对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拼读生字。

3、安排同桌互读,确保流畅与准确。

4、逐段指名朗读。

5、教授感叹号的用法,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含感叹号的句子,并指导他们朗读这些感叹句。

三、讨论与分享:

1、展示一些句子,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家人或者其他小动物在忙些什么。

2、介绍关键字“呢、吧、吗、啊”,讨论它们在句子末尾的作用和写法注意。

3、指引学生练习写字,并进行同伴交流。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描述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时遇到许多动物,这些动物预测将要下雨。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动物们能够提前知道天气变化,然后继续学习课文。

二、组内阅读与分享:

1、自读课文,分享谁具备“神奇本领”知道要下雨。

2、鼓励学生讨论They想成为什么动物,并将同类同学分组成小组。

3、指导各小组阅读关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并进行指名朗读。

4、讨论“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在忙什么”,并了解小蚂蚁如何感知潮湿土壤的变化。

5、分角色读课文,教师与学生轮流演绎小白兔和小动物们的情感变化。

三、总结与常识启发:

1、小白兔回到家后,与妈妈分享它通过观察得知即将下雨的经验。

2、通过兔妈妈的引导,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观察,认识“闷”字。

3、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观察,并记录能知道即将下雨的各种动物。

第三课时:

一、分享观察结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动物预知天气的资料。

二、朗读喜欢的段落,鼓励大家尝试背诵。

三、学习“得”字的用法:

1、询问学生燕子飞得怎么样,帮助他们理解“飞得低”的结构,并讨论其他动物飞行的状态。

2、指导“得”字的书写,并引导学生写出其他带有“彳”的字。

3、通过组词的方式复习生字,讨论字的偏旁。

4、练习书写,进行小组交流。

通过此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习到生字和朗读技巧,更能增强对天气变化及自然现象的理解,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2篇:要下雨了吗?一年级语文课件探讨
拓展

标题:小动物们的预言:雨来临的信号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讨一个关于小动物如何感知天气变化的有趣故事——《雨来临前的信号》。通过这个课文,学生们将了解到,雨来临之前,许多动物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行为,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有趣现象,也启发学生对动物行为的思考。

教学目标

1. 识记课文中的12个生字和6个词语,理解它们的意义。

2. 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观察并理解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正确理解对话中蕴含的情感色彩。

- 难点:理解生字的形音义,和课文表达的情况,以及动物在雨前表现出的特殊行为。

教具准备

- 生字卡片、课程PPT,及关于天气变化的简短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导讨论,揭示主题

-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雨来临的信号’是什么意思?”

- 引导理解“雨来临”与“正在下雨”的不同,并鼓励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2. 初次阅读,识字训练

- 播放课文录音,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良好习惯。

- 鼓励学生小组内朗读,检查自然段数及生字的认读情况。

- 引导学生通过词语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3. 深度阅读与探讨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在小组中讨论难度较大的句子,互帮互助。

- 检查和纠正发音,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4. 生字书写指导

- 带领学生识记“吗”“吧”等生字,通过句子展示,并讨论其在句中的作用。

- 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进行范写和评议。

第二课时

1. 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 向学生展示一只生动的角色——小白兔,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引导他们思考小白兔为何急匆匆回家。

2. 复习与整体感知

- 通过活动复习生字,将生字与图像连接,帮助学生联想。

- 鼓励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读出课文,加深印象。

3. 细致学习课文

- 分段指导,讨论小白兔观察到的现象及其意义。

- 精确分析小燕子指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抓住动物行动的细节。

4. 互动角色演绎与总结

-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扮演小白兔、燕子和其他角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在总结时,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前动物表现出的其他现象,拓展他们的观察能力。

课堂结尾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词汇和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感受到自然界的奥妙与动物的智慧。接下来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周围的变化,去发现更多的自然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