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与喜鹊的故事如何写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与喜鹊的故事如何写(2篇)

更新时间:2025-01-24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针对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内容涉及树与喜鹊的生态关系,通过生动的插图和互动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第1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树与喜鹊的故事如何写
拓展

新标题:树与喜鹊的朋友之旅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并书写“邻、居、孤、单、乐、喳”等汉字,积累相关词汇。

3. 理解树与喜鹊情感变化的故事,体会友情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字认读与写作、课文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情感变化的原因,进一步讨论友情的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并书写新字,积累相关词汇。

3. 理解课文情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 提出问题: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感觉不再孤单?

2. 展示大树与喜鹊的图片,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朗读课文

1. 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倾听。

2. 学生自主朗读,圈出生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3. 读出不同段落,理解生字的含义,例如“孤独”与“快乐”。

三、情感理解

1. 分段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与快乐。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孤独时刻,连接文本情感。

四、生字书写

1. 教授词汇:乐、孤、邻、居等。

2. 学生书写生字,通过交换作业进行相互检查与学习。

五、课堂总结

讨论树与喜鹊的变化,期待下一节课探索它们友谊的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涵,深入感受树和喜鹊的心情变化。

3. 探索树与喜鹊间情感变化的根源,领悟友情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图片回顾树和喜鹊的故事。

2. 学生讨论书中的情感变化,老师引导总结。

二、对比阅读

1. 学习孤单与快乐的对比,鼓励学生用表情朗读。

2. 结合个人经历,让学生描述何时感到孤独,何时感到快乐。

三、探讨友情

1. 阅读有关树和喜鹊交朋友的段落,理解情感变化的原因。

2. 举例说明朋友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友情的意义,激励他们珍惜生活中的朋友。

板书设计

- 树与喜鹊

- 一棵孤独的树 ➔ 好多朋友树

- 一只孤独的喜鹊 ➔ 好多快乐喜鹊

- 从孤单到快乐的转变,通过友情实现。

这样,通过角色体验和情感交流,学生不仅学会了生字和朗读,还深刻体会到了友情的重要,树与喜鹊的故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教导。

第2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树与喜鹊的故事如何写
拓展

标题:树与喜鹊的友谊故事

设计理念

课文生动细腻地描绘出树与喜鹊从孤独到快乐的转变,传递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是快乐生活的源泉。通过这篇作品,学生们将体会到有了朋友的陪伴,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旨在通过朗读体会文本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围绕着“读”这一主线展开,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情感、理解内容,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1. 课文的朗读录音和相关的动画片段。

2. 为学生准备一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我有一个好朋友》。

课程安排

共分为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理解内容

1. 播放朗读录音,邀请学生倾听并思考故事的主题。

2. 揭示课文标题《树与喜鹊》,并结合图片介绍喜鹊的特征。

3. 全班齐读课题,增强记忆。

设计构思:此环节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自然引导他们聚精会神地倾听。

二、自读课文,识字认字

1. 鼓励学生自行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可借助拼音进行认读和纠正发音。

2. 提供生字卡片,带领学生逐一认识与记忆生字。

3. 通过“小老师”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识字,并特别强调某些发音的区别。

设计构思:此环节为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机会,促使他们流畅地朗读,同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三、质疑引导,共享感受

1. 学生自由阅读,提出不懂的地方,形成小组讨论。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所感所想。

设计构思:此部分通过鼓励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文字书写,巩固生字

1. 专注教授字形结构相似的生字,如“招”“快”“呼”的写法。

2.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进行书写练习,并交流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构思: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的书写兴趣,同时在互动中增进合作学习。

---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主题

1. 出示生词,进行开火车式的朗读,巩固记忆。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构思:通过词语复习抓住课文核心,夯实知识基础。

二、细读词句,感悟内涵

1. 学生轻声朗读前两段,结合内容讨论孤独的含义。

2.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孤单的经历,并体会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邻居”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

设计构思:通过细致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他们感受文字表达的情感力量。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 教师示范书写“单、居、乐”,学生仿写。

2. 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与友情有关的故事或文章,并进行感悟分享。

设计构思:加强书写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从课外延伸探索相关知识,培养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树与喜鹊

- 孤独与无伴

- 友谊带来的快乐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友谊的重要,懂得在生活中结交朋友的乐趣,期待在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