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故事

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故事(2篇)

更新时间:2025-02-01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莫高窟》,重点讲解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第1篇: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故事
拓展

标题:探索“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2自然段。

2. 学习并掌握新词汇,理解词语的含义。

3. 学会使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够编写段落提纲。

4. 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感受“彩塑”的独特之处,为深入体会“莫高窟在世界文化中的宝贵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激发思考

1. 开场介绍: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莫高窟》,请大家一起朗读这标题。

2. 提出问题:大家在课前有预习吗?能猜猜“莫高窟”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吗?

3. 深入解析:“莫高”中的“莫”与“高”的含义,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找出与之相关的描述。

4. 学习第一段内容: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

5. 重读标题,以增强对课文的兴趣和参与感。

二、整体把握,深入分析

1. 从整体上,课文是如何介绍莫高窟的呢?请大家认真阅读,关注段落的关键。

2. 自学检测:评估学生们对字音的正确理解和句子的流畅性。

3. 通过讨论和观察,汇总各段内容,识别课文主要围绕的主题,如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三、深入剖析,欣赏艺术

1. 重点阅读讨论第二段,探讨彩塑的特点。

2. 通过课堂展示,使学生以表格形式总结彩塑的形态和特点。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想象中的彩塑形象,扩展课文中未提到的部分。

4. 讨论学生对不同彩塑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5. 最后通过图像展示,进一步感受彩塑的美妙,体验“赞美”的艺术。

四、创意总结,提高兴趣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编写一首简短的“三字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的同时,尝试编写自己的三字经,发挥创意。

板书设计

- 莫高窟

- 彩塑: 独特性

- 壁画

- 藏经洞

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莫高窟的基本知识,还能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第2篇: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故事
拓展

标题:探索敦煌:文化瑰宝的魅力

在我们的文化旅程中,敦煌莫高窟宛如璀璨的明珠,早已渗透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更要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 强化正确、流利的朗读能力,并能有感情地表达文本。

2.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它们组成的词语,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句式造句。

3. 通过初读课文,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建立文本的整体观念。

4. 深入理解彩塑和壁画的艺术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导导入

教师可以从“敦煌”这个词引出,问学生对这个地方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逐步揭示莫高窟的辉煌历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初读课文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认真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预先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集中理解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3. 朗读练习

指导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同时纠正发音,识别难点。对文中的艺术作品进行讨论,描绘出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等文物的特色,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第二课时

1. 细读分析

深入研究第三与第四自然段。以学生自学的方式,让他们发现段落的主题,理解词句的含义,特别是壁画和彩塑的非凡艺术。

2. 情感交流

通过描述和讨论“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鼓励他们用“有……有……有……还有……”来丰富表达,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3. 小组讨论

小组内相互交流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分享对艺术风格的看法,并一同思考如何表达对这段历史的敬意。

第三课时

1. 复习总结

在复习的基础上,抽查学生对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巩固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创作与表达

鼓励学生展开创意,假设自己是参观敦煌后的旅游导游,用鲜活的语言介绍莫高窟的魅力。可通过小练笔的方式,让学生尝试描写课间操场的热闹场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境模拟

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参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敦煌文化的熏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总结

通过本次系列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习一段历史、一篇文章,而是更深层地理解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我们情感的牵动。希望在未来的课堂中,能够继续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认知,让他们在历史与艺术的交织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