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制作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麋鹿课件

如何制作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麋鹿课件(2篇)

更新时间:2025-01-2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麋鹿》一文的教学课件,内容包括故事梗概、人物分析及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
第1篇:如何制作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麋鹿课件
拓展

标题:探索麋鹿的奇妙世界

在我们的自然界中,麋鹿作为一种独特而稀有的动物,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和保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麋鹿的特征、生活习性及其面临的威胁,以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24个生字,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些词汇,尤其是“漂泊”和“销声匿迹”这两个词,能够造出恰当的句子。

2. 能够将课文进行合理分段,并准确归纳各段的主要内容,理解其总分结构。

3. 通过对麋鹿的外形和栖息习性的了解,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4. 培养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提升语文表达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深入讲解“八国联军入侵”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对麋鹿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历史与生态的紧密关联。

2. 鼓励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历史叙述,进一步加强对麋鹿生存环境变化的理解。

三、教学工具:

利用挂图和小黑板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麋鹿的外形及生活环境。

四、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 激发兴趣:

- 询问学生我国有哪些濒危的野生动物,引导他们思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并引入今天的主题——麋鹿。

2. 初读课文:

-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标记生字,注意读音和意思。

- 检查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齐读,关注生字的发音和字义。

3. 分段指导:

-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自然段的内容,思考哪些段落直接描写麋鹿,哪些讲述其过往经历。

4. 生字书写:

- 观察生字的结构,进行书写练习,关注笔画和笔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式。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 回顾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明确各段落的重点信息。

2. 深入学习第二段:

- 逐段分析,理解每层内容的细节,讨论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繁殖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文字的生动描写如何影响他们对麋鹿的整体印象。

3. 文字朗读:

- 配乐朗读,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与情感。

第三课时

1. 复习导入:

- 简单回顾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平经历,巩固学生的记忆。

2. 精读第一段:

- 结合插图讨论麋鹿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情况,理解大丰自然保护区的优势。

3. 课堂活动:

- 进行课后练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麋鹿的特征和经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麋鹿这种独特动物的生存状况,还能够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希望经过这几课时的学习,大家能对麋鹿及其栖息环境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期待大家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的活动中去。

第2篇:如何制作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麋鹿课件
拓展

新标题:探寻麋鹿的神秘世界——六年级语文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流畅且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2. 学习本章的23个生词,特别是掌握多音字“悄”的多种用法,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汇的含义。

3.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麋鹿的特点。

4. 在了解麋鹿的历史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

教学重心:重点讲解课文中关于麋鹿生活习性与外形特征的段落。

教学准备:

1. 收集关于麋鹿的相关资料与视频。

2. 准备有关麋鹿的图片及丰富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长:两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基本的语音技巧。

2. 学习本课的23个生字,明确16个只识不写的生词,以及多音字的用法。

3. 深入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关于麋鹿的生动图片,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已知的信息。

二、自学课文

1. 引导学生自己读出生字,注意发音及词形,通过朗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 理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探讨作者介绍麋鹿的不同角度。

3. 请学生总结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鼓励主动表达。

4. 小组讨论生字的音形,检查彼此的阅读理解。

三、学习第一部分

1. 针对第一段进行详细解析,询问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了哪些新知。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麋鹿的栖息环境与生活习性。

3.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并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2. 深入剖析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讲述麋鹿的要点。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与动物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小测听写词语,检验学习效果。

2. 整理讨论课文介绍麋鹿的各个方面,包括外形、习性和历史。

二、学习重点段落

1. 学生自读课文的关键段落,讨论麋鹿的外形特征。

2. 出示图片,集体描述麋鹿的外形与习性。

3. 细读段落,理清作者所传达的信息及其重要性。

4. 小组讨论麋鹿的传奇经历,给予每组展示与分享的机会。

三、作业

1. 加入偏旁部首,挑战新字与词语的组合。

2. 从“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广阔”、“茁壮成长”这几个词中选择三个,写一段小短文。

3. 组建针对保护动物的联合活动,鼓励学生收集资料、开展宣传。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麋鹿的生态价值,并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