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策划与实施
内容: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周的七天及其排列顺序,认识到每个星期天的重要性。
2. 能够描述每天的日常活动,理解时间的流逝。
3. 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培养学习的兴趣与乐趣。
4. 鼓励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
1. 制作一周活动安排的图示,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每一天的特点。
2. 准备值日生表和《幼儿成长记录册》(参考第三册第7页)。
活动过程:
1. 复习时间概念:
- 通过互动问答帮助孩子们辨认昨天、今天和明天。利用值日生表进行具体展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时间的流动。
2. 巩固周知识:
- 采用视觉辅助工具和实物展示,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每周七天的认识活动中。讨论每个星期的特别日子和活动安排,强化他们的时间概念。
3. 实践操作:
- 鼓励孩子们通过互动活动来回答以下问题:
- 挂旗仪式安排在星期几?
- 本周哪些活动让你印象深刻?
- 利用图片引导孩子们进行排序练习,加深对一周的理解。
4. 书写练习:
-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留出时间给孩子们进行数字书写练习,通过书写来巩固数字的概念,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结语:
整个活动贯穿了知识的传授与愉快的体验,目的不仅在于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时间概念,更在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与探索的欲望。
标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幼儿园大班关于大气污染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环境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 让幼儿认识到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影响,并了解减少污染的方法。
3. 鼓励幼儿分享各自的见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和空气质量的兴趣。
4. 培养幼儿乐于学习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
难点:培养幼儿对环境保护的真实情感。
活动准备
准备香味鲜花、樟脑、关于大气污染的短视频、彩色画笔与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教师展示香气扑鼻的鲜花,让幼儿体会清新的空气,再让他们闻一下樟脑,感受刺鼻的气味,从而引入大气污染的话题。
二、亲身体验大自然
带领幼儿前往校园外感受自然的空气,观察周围环境,讨论他们所闻所见的不同气味和空气的清新程度。
三、观看教育视频
通过短片向幼儿展示污染的场景,包括工厂排放的烟雾、垃圾焚烧产生的浓烟及交通排放的尾气,帮助幼儿直观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
四、脑力风暴
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刚才看到的例子,还有哪些活动会造成空气污染?比如吸烟、焰火等,让幼儿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危害
强调污染空气的潜在危险:影响动植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六、保护环境的行动
讨论如何参与环保:
A. 不随便焚烧垃圾,劝说家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B. 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C. 保持个人及周围环境的整洁,不随地吐痰。
D. 种植树木,宣传植树的重要性以美化环境。
七、创意绘画
在准备好的画纸上,鼓励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理想的绿色家园,描绘树木、花草和洁净的空气,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想象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嗅觉与视觉的结合,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孩子们在亲自体验和讨论中,通过对比香气与异味,开始理解大气污染的严峻性。这种多感官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情感认知与行动意识,达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