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公开课该如何设计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公开课该如何设计(3篇)

更新时间:2025-01-2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小朋友们认识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安全习惯,为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第1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公开课该如何设计
拓展

标题: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 认识到与陌生人接触的危险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在离园时如何礼貌地等待,并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角色。

活动准备:

一位陌生人角色,由其他老师扮演,准备一些安全的小零食供体验使用。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陌生人角色走进教室,假装来接小朋友。

- 陌生人:你好,我来接小朋友们了,毛毛和东东,快过来吧。

- 小朋友们,面面相觑,显得有些犹豫。

- 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朋友哦,听说你们喜欢巧克力和薯片,我带来了好多好吃的,跟我走吧。

- 一些小朋友看到零食后,立刻表现出想要接近陌生人的样子。

- 陌生人继续诱惑:如果跟我走,我们还可以去游乐场玩哦!

这时,教师及时介入:

- 教师:你们要去哪里?你们认得这个阿姨吗?

- 孩子们集体摇头,显得迷惑。

2. 提问与引导:

- 教师继续询问:那么,这位阿姨知道你们的名字吗?

- 陌生人:我…不太清楚。

- 教师:她连你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你们还想跟她走吗?

- 孩子们纷纷表示不能。

教师进一步发问,引导孩子们思考:

- 教师:即使她给你们好吃的,你们还会跟她走吗?

- 孩子们:不会!可能里面有危险。

- 教师:对,如果陌生人带你们去游乐场,你们也不去吗?

- 孩子们再次齐声:“不去!”

3. 知识总结:

- 教师总结:不熟悉的人都是陌生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承诺。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可以走。此外,在爸爸妈妈没来时,我们要和老师待在一起。如果有其他人来接,也要等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后,才能离开。

4. 创作互动:

- 教师引导孩子们一起朗读一首关于等候的儿歌,增强记忆和自我保护意识。

- 结合活动内容,我们可以唱这样的儿歌:

- “陌生人,走过来,不要急,不要跟;

爸爸妈妈在外面,等老师叫到我再行。”

5. 情景模拟体验:

- 最后,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离园,只有在名字被叫到后,才能有礼貌地站起走向外面玩耍。这个环节帮助孩子们在实际的场景中巩固刚才所学到的安全知识。

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小朋友们在安全教育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也提高了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能力。

第2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公开课该如何设计
拓展

新标题: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课活动

活动目标:

1. 通过生动的故事增强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认识随意进食的潜在危害。

2. 激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学会如何在遇到安全问题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活动准备:

1. 真实案例故事《小龙的教训》。

2. 动画课件《安全就餐》和《不适的肚子》。

3. 情境剧《美味的鱼》。

4. 图片素材包括:老鼠或苍蝇接触过的食物、过期食品、腐败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食品、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以及行为不当的幼儿喝水、进餐时打闹等。

活动过程:

一、真实案例《小龙的教训》

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有一天,一个名叫小龙的小朋友居然把一个四方形的玩具放进了嘴里,结果卡住了,难以呼吸。经过爸爸的急救和医生的及时处理,小龙才得以脱离险境。事情发生后,小龙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多么危险。

提问环节:

1. 故事的主角是谁?

2. 小龙当时的感觉怎么样?

3. 医生是怎么帮助小龙的?

4. 小龙的父母感到怎样?

5. 你觉得平时我们应该避免哪些危险的食物?

总结:小龙的经历提醒我们,嘴里不要放不安全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这个教训,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二、观看课件进行讨论

1. 课件《安全就餐》

内容展示幼儿在吃饭时的常见不当行为,如说笑、打闹等。

讨论这些行为的后果是:可能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严重时会窒息。

2. 课件《不适的肚子》

提到小朋友在吃东西时未加注意,结果产生的肚子疼痛。

讨论哪些食物是不安全的(如过期、未洗等),让孩子们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三、情景剧《美味的鱼》

故事中,小明在妈妈的指导下吃鱼,却因为没注意鱼刺被卡住了,结果不得不去医院就诊。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安全地享用美食,强调细嚼慢咽和注意食物状态的重要性。

四、游戏环节

进行判断对错游戏,让幼儿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安全知识:

1. 假如小朋友感冒却要求带药上学,应该怎么做?

2. 如果邻居的小哥哥给了糖果,会发生什么?

3. 夏天我吃太多冰淇淋后肚子不舒服,那应该怎么办?

总结: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意外或不适,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物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五、实践操作

请幼儿从小筐里挑出不安全的行为或食品图片,并说出原因,比如:走路喝水可能会呛到。这个环节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和交流,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活动,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安全知识,更加懂得保护自己。

第3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公开课该如何设计
拓展

标题:幼儿园小班安全意识提升课堂活动

活动目标:

1. 促进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如爬行和奔跑等基础动作。

2. 提高幼儿在危机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让幼儿了解日常安全知识,特别是遇到火灾时的自我保护策略。

2. 物质准备:需要准备2组地垫、2个装满水的容器、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湿毛巾、2个小锤子及1个鼓。

活动开展: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的成员依次进行游戏。初始时,幼儿们需聚集在一起,等待鼓声响起。当听到鼓声后,第一名幼儿快速奔跑到放置毛巾的位置,拿起湿毛巾后,迅速移动到满是水的容器前,将毛巾浸湿,捂住嘴巴和鼻子,然后趴在地垫上匍匐前行,直至到达终点。到达终点后,用手中的小锤子轻轻敲打鼓声,代表该组的成员完成任务,此时下一名幼儿开始游戏。

活动规则:

1. 仅当听到鼓声后,方可起跑,确保每位幼儿都能集中注意力。

2. 在地垫上移动时,必须用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以增强对火灾时的自救意识。

延伸活动:

在游戏结束后,可以组织一场真实的防火演习,让幼儿亲身体验应对火灾的实际过程。此外,教师应巡视指导,鼓励幼儿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体会与感想,进一步巩固安全知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