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如何保障孩子睡眠安全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如何保障孩子睡眠安全(2篇)

更新时间:2025-01-1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旨在提高幼儿园小班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与活动,让他们了解睡觉时的安全常识,确保在家和幼儿园中安全入睡。
第1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如何保障孩子睡眠安全
拓展

标题:幼儿园小班安全课题:《安全的睡眠习惯》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独立睡觉的意识和能力。

2. 理解用玩具入睡和遮盖头部的睡眠习惯是不健康且不安全的。

3. 掌握良好的睡姿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活动准备:

1. 制作“幼儿睡眠习惯调查表”,由家长提前填写并反馈,教师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2. 选取幼儿用书第10至11页;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卡卡的成长故事》。

活动过程:

1. 开场游戏《晚安与早安》,激发幼儿对睡眠的关注。

游戏规则:教师说:“太阳升起来了,宝宝们开始新的一天!”幼儿则回应:“我们起床啦!”教师继续:“月亮下来了,宝宝们准备入睡咯!”幼儿一起响应:“晚安,大家!”

2. 讨论活动:了解幼儿睡前的习惯。

(1)教师询问:“你们晚上睡觉前喜欢做些什么呢?”

(2)综合幼儿的回答,归纳出多种睡前活动,例如:阅读故事、玩具互动、观看动画等。

3. 观看多媒体教学素材《卡卡的成长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卡卡的睡眠习惯。

(1)首先介绍卡卡的角色,简述故事的开头,询问:“妈妈对卡卡说了什么?为什么呢?”帮助幼儿意识到,睡前不能过于兴奋,要保持平静,有助于入睡。

(2)接着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提问:“卡卡应该怎样睡觉?”引导幼儿认识到,正确的睡姿能够提供更好的睡眠质量,例如建议侧卧可以更舒适。

(3)最后分享故事的结尾,讨论:“为什么妈妈鼓励卡卡独立睡觉?”让幼儿明白,独立入睡是成长的一部分,可以建立自信。

4. 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第10至11页《卡卡的成长故事》,鼓励幼儿参与讨论。

提问:“你希望成为像卡卡一样的大朋友吗?要做到哪些事情呢?”教师总结:按时上床,保持安静,尝试独自入睡,不依赖玩具来入眠。

活动延伸:

1. 在午睡时间,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入睡提示,营造安静的环境。

2. 鼓励与家长约定,晚上入睡时尝试不让大人陪伴,努力实践独立入睡。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幼儿能够认识到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从而自发地养成科学的作息时间和安全的睡眠方式。

第2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如何保障孩子睡眠安全
拓展

标题:幼儿园小班安全课程:确保午休安全

内容:

设计背景:

在幼儿的午休时间,良好的睡眠姿势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至关重要。很多孩子在午休时常常抱着玩具、翻来覆去,有的甚至习惯性地将头埋在被子里,这不仅影响了休息质量,还有可能造成意外的发生。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午休安全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健康的睡姿习惯。

活动目标:

1. 通过参与情景剧演出,让孩子们认识到正确的睡姿,并明白在午休时不能随便玩弄玩具。

2.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歌唱表演,运用所学的健康常识指导玩具使用安全,培养责任感。

活动准备:

1. 一只小狗玩偶,一个形状各异的玩偶,每个孩子手中都有。

2. 若干关于睡姿的挂图。

活动流程:

1. 情景演示环节,通过代入式表演引导幼儿思考不健康睡眠习惯带来的危害。

(1)提问:为什么不应该把头蒙在被子里呢?

总结:头蒙在被子里可能会让你呼吸困难,我们需要新鲜空气,所以要保持空气的流通。

(2)提问:为什么在床上不能玩玩具呢?

总结:玩具上可能有尖尖的部分,这样很容易在翻身时划伤自己,安全最重要。

(3)提问:趴着睡有什么风险?

总结:趴着睡会给身体施加压力,可能导致心脏不适,而且容易影响呼吸。

2. 向孩子们展示正确定义的睡姿的挂图,阐述在睡觉时应保持的姿势,帮助他们找到适当的休息方式。

3. 开展“宝贝午休”游戏,让孩子们以玩偶为对象,模拟如何帮助他们正确地入睡,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如何确保自己和伙伴在睡眠中的安全与舒适。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对于睡眠安全的认识,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与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