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人民币的秘密是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人民币的秘密是什么(2篇)

更新时间:2025-01-25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旨在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认识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及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的基本经济意识与理财能力。
第1篇: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人民币的秘密是什么
拓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人民币的世界

活动目标

1. 识别10元及以下的人民币面值,了解相应的单位名称。

2. 初步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培养货币概念。

活动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知人民币面值(10元、5元、2元、1元)。

- 难点:引导幼儿尝试进行人民币的面值换算。

活动准备

1. 货架(桌子)、各种商品模型、塑料水果、蔬菜、玩具汽车以及带有价格标签的玩具卡片。

2. 玩具人民币(面值10、5、2、1元)若干。

活动过程

1. 认识人民币

(1)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们的名称是?

(2)我们来看看这些纸币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小小兑换员游戏

通过“兑换游戏”,教孩子们如何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兑换。例如,教师展示2元、5元、10元,幼儿从桌上取出相应金额,进行“正确兑换”的练习,帮助他们理解货币的面值。

3. 儿童超市购物体验

今天我们将走进“儿童超市”,里面有很多好东西等着大家来购买!

- 规定购买规则:可以用多张钱买一个物品,也可以用一张钱购买多个物品。

- 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金额的组合与换算。

4. 教师总结

钱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还是玩具等,都是需要用钱来交易的。虽然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没有钱的生活会比较困难。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理解了钱的价值和作用。

活动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购物,培养他们独立选择和购买简单物品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功能,同时也能初步建立合理消费的观念,体验到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2篇: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人民币的秘密是什么
拓展

新标题:幼儿园大班经济意识培养:理解人民币的价值

新内容: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理解人民币的种类及其价值,能够识别十元以内的零钱。

2. 掌握货币的基本使用规则,理解货币如何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

3.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及礼仪,通过模拟购物体验乐趣和责任。

活动准备:

1. 准备人民币的不同面额(如1元、2元、5元、10元),每组幼儿一份。

2. 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商品的图片及其价格标签。

3. 设置一个模拟超市的小角落,准备购物篮、结账台及相关的小道具。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一)通过游戏《找朋友》,复习数字的概念与分类,让幼儿轻松进入主题。

(二)以“魔法展示”的形式,逐一拿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面额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教师提问:这个是几元钱?它能买些什么呢?我们为什么需要钱?

(三)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和背面,介绍上的图案和国家象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教师:大家看看,这些币上面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学会阅读钱币上的数字也很重要哦!

二. 理论与实践结合。

组织幼儿观看动画或图片,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择商品、计算价格和支付等环节。

教师:看!商店里的顾客怎样挑选商品呢?我们也要学会这样哦!

三. 模拟购物活动。

今日小商店开张,各种商品等着你们来购买!教师将幼儿分为顾客与售货员,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大家看看,这些商品是多少钱?选择你们喜欢的商品进行购买吧!在游戏中体验价格与货币的关系。

四. 深入角色体验。

1. 向幼儿说明,明天我们将进行一次野外活动,需要购买一些小零食。

2. 幼儿提前规划预算,根据手中的人民币决定购买哪些物品,在模拟超市中寻找和选择。

3. 提醒幼儿在结账时,与售货员进行礼貌交流,确认商品和价格。

五. 总结与反思。

1. 讨论购物的乐趣以及使用人民币时的注意事项,如保持钱币的卫生。

2. 结束活动时播放轻松的音乐,组织幼儿分享今天的购物体验,感受实践与学习的结合。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额,还理解了金钱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了良好的交际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