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课:探索小鱼世界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不同工具创造出富有创意的小鱼画。
2. 激发幼儿的色彩感受力与创造力,享受水中世界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工具(夹子、刷子、海绵等)、多种颜料(红、黄、蓝、绿、紫等)、抹布、画纸。
2. 模板图片展示与天地背景图(如水草、水面等)。
3. 适合的背景音乐(例如《水蓝色的梦想》)。
重点难点:
探索创造小鱼形状与样式,发挥想象力。
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示范讲解、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 教师带领孩子们随着音乐动起来,想象自己是小鱼在水中自由游动,感受水中世界的快乐。
2. 询问孩子们:水族馆里除了小鱼还有哪些生物呢?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鱼?
3. 与孩子讨论小鱼的形态与颜色,鼓励他们描述见过的小鱼,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参与感。
二、工具与材料介绍,演示印画过程。
1. 教师展示不同的工具,讲解每种工具的特点与用途,例如用大刷子可以画出宽大的鱼身,而小海绵则适合点出小鱼的细节。
2. 教师现场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创造小鱼的形状,组织孩子们一起观察与尝试,激励他们提出问题:我们还能用什么其他的工具来画小鱼呢?
三、幼儿自主创作,鼓励表达。
1. 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孩子们自由选择工具和颜料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尝试各种颜色与形状的组合。
2. 教师在旁辅导,引导孩子们在创作中保持画面的完整性,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创作的想法。
3. 孩子们创作时如有涂抹不小心的情况,可以用抹布帮助清理,强调对工具的爱护与归位。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
1. 创作结束后,组织孩子们进行作品展览与交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并谈谈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2. 教师借此机会进行适当点评,从想象力、用色、以及作品的整体效果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反馈。
3. 结束课程时,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创作活动,鼓励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继续观察身边的鱼类,与自然亲密接触。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获得乐趣,还能增强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与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活动:《梦幻海洋》
活动目标
1. 幼儿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认识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2. 幼儿能够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与艺术创作,涂绘出个性化的小鱼。
3. 幼儿提升对色彩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创作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
2. 蓝色的泡沫板,贴上代表水草的绿色材料。
3. 舒缓的背景音乐《水之幻想》。
4. 已完成的小鱼样本,供幼儿观察。
5. 教师准备的待涂小鱼一份,作为示范材料。
6. 满足课堂需求的彩色水性笔,数量与幼儿相同。
7. 工作纸,提供给每位幼儿进行创作。
8. 准备两个磁铁,帮助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学过程
1. 引导介绍海洋世界
教师:“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海洋世界!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里的景象。好了,睁开眼睛,看!你们觉得海洋中有什么神奇的生物呢?”
2. 观察与讨论
教师:“看,这里有许多美丽的海洋生物。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吗?”
幼儿:“我们看到了小鱼、海草!”
教师:“真棒!你们觉得海洋中的鱼儿漂亮吗?”
幼儿:“漂亮!”
教师:“那你们觉得它们美丽的原因是什么呢?”
幼儿各抒己见,气氛活跃。
3. 激发创造兴趣
教师展示一幅海底场景图:“在这幅图上,有什么东西缺少呢?”
幼儿:“要有鱼!”
教师:“对了!现在这片空旷的海洋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给它添上五颜六色的小鱼吧!”
4. 动手创作
教师展示已完成的小鱼样本:“看,这是我为海洋画的小鱼,我用了红、蓝、绿等颜色。你们想用什么颜色来给小鱼上色呢?”
幼儿纷纷回答,然后,教师提供未上色的鱼并进行示范:“接下来,我们一起给这只小鱼涂上你们最喜欢的颜色!”
教师发放准备好的水性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小鱼。
5. 展示与分享
幼儿在音乐《水之幻想》的伴奏下,尽情涂画。教师巡视教室,为每个幼儿的创作给予积极的反馈。涂完后,教师将泡沫板拿出来,邀请幼儿将自己的小鱼贴上去:“看,鱼儿们准备好在大海中嬉戏了!”
6. 总结与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用多种颜色给小鱼装饰了美丽的外衣。小朋友们,你们的创作真是太棒了!想想看,海洋里还有很多其他小动物也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让它们在这片蓝色的海洋中快乐生活。”
教师最后鼓励幼儿:“现在,请大家排好队,我们去户外寻找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做它们的朋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