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准备七年级音乐教学课件

如何准备七年级音乐教学课件(3篇)

更新时间:2025-04-0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专为七年级音乐课堂设计,内容丰富,包括音乐基础知识、流行音乐欣赏及实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与创造力。
第1篇:如何准备七年级音乐教学课件
拓展

标题:音乐的心灵之旅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用细腻、柔和的声音演绎音乐作品。

2. 通过对音乐的领悟与欣赏,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增进对文化及历史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演唱中注入情感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音乐的变化与情感表达,特别是在歌曲的特定段落。

四、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互动欣赏法、示范演唱法、分段对练等。

五、教学工具:

投影仪、钢琴、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学生:……

教师:我联想到了一句成语“百花齐放”。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各种生命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今天,我想带大家了解一种特殊的花——生长在遥远高山之巅的雪绒花。它象征着坚韧与勇气,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依然绽放美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以这朵花为主题的《雪绒花》。

(二)初步感受与学唱

1. 听赏歌曲《雪绒花》。首先让大家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旋律的优美。

教师:听完之后,你们觉得这首歌带来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谈到旋律的抒情性与情感深度)

教师:很好,音乐就像一幅画,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场景。

2. 让我们通过哼唱LU音,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韵律(教师为学生示范)。

3. 解决学习难点,分析歌词的旋律走向,帮助学生克服唱歌时遇到的困难,并鼓励学生表达内心情感。

4. 联合哼唱全曲,感受歌曲的细腻与柔美。

5. 演唱歌词时,提醒学生要注重“轻、柔、高、美”的演唱要求。

(三)深化感受与理解

1. 簡介《雪绒花》的背景及其在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重要性。

教师:这首歌出现在一部经典电影中,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家国情怀。

2. 观看电影片段,分析角色的情感变化与歌曲的运用。

教师:观察角色在演唱时的神情与表情变化,这些传递出怎样的内心感受?

(四)情感升华

1. 简要介绍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探讨歌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故事发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歌曲通过角色的声音传递出对祖国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渴望。

2. 再次欣赏电影片段,比较两次演唱的异同,感受其中的情感深度。

教师:你们觉得每个阶段的情绪变化如何产生?

学生:……

3. 合作演唱歌曲,用心灌注情感让音乐更为贴近我们的内心。

(五)教师总结与下课

教师:花蕾绽放是自然的奇迹,音乐则是我们情感的港湾。在我们的成长中,音乐将引导我们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音乐的深度与广度。

第2篇:如何准备七年级音乐教学课件
拓展

七年级音乐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的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演唱《七子之歌》,掌握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并深入理解这首歌所传达的情感与历史背景。

二、授课时长

课程总共安排为两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情感引导与音乐体验

1. 导入活动:在课堂开始时,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的淡雅旋律,并投影一段有关爱的名言:“诗人最强的能力是深爱着他的国土和人民。”

2. 讨论问题:学生探讨这句话的作者是谁,以及与《七子之歌―澳门》的联系。

3. 集体讨论:这段名言来源于著名的爱国诗人闻一多,他的深情使他创作出《七子之歌》,在2025年首次发表。这首诗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涉及中国的七个地区,其中《澳门》是开篇之作。在澳门回归前夕,这首诗被谱上了旋律,成为了民族团结与情感的象征。

4. 观看视频:播放《澳门岁月》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深度。

5. 互动分析:影片中的小女孩容韵林的清澈歌声和眼神传达了澳门数百年的情感,打动了无数心灵,引发了同学们对家乡和故国的情感共鸣。

二、歌曲演唱与分析

1. 学生演唱:邀请掌握这首歌的同学以不同的风格和形式演唱《七子之歌―澳门》。

2. 反馈与讨论: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着重考虑歌曲第一段的真挚表达和第二段的切迫呼唤。

3. 乐器伴奏:教师伴随钢琴演奏,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歌曲演唱,加深对音乐形式的理解。

4. 诗歌朗读:以朗读的形式熟悉歌词。

5. 正式演唱:结合音乐伴奏进行创作。

三、欣赏《1997天地人》序曲

1. 音乐欣赏:通过这一单元,我们将探索《1997天地人》的序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深层的主题。

2. 实际听感:在音乐播放中,学生观察乐曲中的多样化元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第2课时

一、深入欣赏《1997天地人》序曲

1. 音画配合: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香港的夜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和氛围。

2. 作品背景介绍:介绍《1997天地人》,并强调其在2025年演出时的分章节与音乐表现。

二、作品复听

1. 乐段分析:让学生标出其中的乐器使用顺序,结合其感情表达,共同感受音乐的律动。

2. 节奏互动:学生随着音乐力量的变化击打节奏,以更好地理解乐曲的高潮部分。

三、播放相关歌曲

1. 歌曲演唱:播放《东方之珠》和《鼓浪屿之波》,学生们跟随录音进行唱歌。

2. 分析比较:比较这两首歌在表达方式与创作手法上的异同,探讨其中的情感内涵及其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师表演

教师演唱自己创作的《消失的爱》,表达对故土与亲人的柔情思念,让学生体悟音乐与情感的深厚关联,强化对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知。

结论

本课程通过对《七子之歌》及其他相关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技能,更加深了对祖国情感与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了他们成为有情怀的公民。

第3篇:如何准备七年级音乐教学课件
拓展

新标题:音乐欣赏的奇妙之旅

新内容:

一、课程背景概述:

音乐的欣赏与体验是通过课堂学习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接触音乐的渠道,更是培养他们音乐理解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聚焦于乐器的欣赏以及音乐所创造的丰富意象,旨在通过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索音乐的多样性。这堂课采用简约的教材形式,去除复杂的音乐理论文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考。

二、教学理念与目标:

本课通过细致的音乐欣赏活动,鼓励学生聆听、感受、讨论与创作,创造一个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共同体验管弦乐的美妙与深度,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课程还将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丰富内涵。

三、课程内容安排:

课程以《多彩管弦乐》为主题,分为两个主要欣赏板块:

第一个板块为《乐队探秘》。该部分将引导学生听取《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片段,接着通过与学生的实时感受相结合,介绍管弦乐队的分类与主要乐器,并深入探讨各类乐器的独特音色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不仅仅是听众,更有机会参与到了解乐器的过程中,使音乐知识得以在体验中内化。

第二个板块为《音乐的幻想》。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欣赏两首独特风格的管弦乐曲《晨曦》和《田园黄昏》。这些曲目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在音乐的旋律中勾勒出各自心中的视觉图景,体验通过音乐描绘的美丽场景,激发欣赏音乐的乐趣与想象力。

四、制定学习目标:

1. 深入了解管弦乐队的基础分类,认识各组乐器并感受其音色的细腻之处。

2. 在对《晨曦》和《田园黄昏》的欣赏中,鼓励学生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他们联想到的场景,并通过分享相互启发。

五、教学核心与挑战: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来感知和欣赏音乐的美,同时鼓励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展开想象与创造。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们以“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方式来体会音乐的韵味与精髓。

六、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及简要说明、音频资料与录音设备,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七、课程实施步骤:

一、趣味导入

1. 欣赏一段经典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

2. 提问:这是什么样的乐曲?演出的是哪个乐队?

3. 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并补充,导入主题《多彩管弦乐》。

二、探索乐器分类与音色特征

1. 简介管弦乐队的四大类: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2. 结合乐器图片,深入了解每个类别的乐器,感受其声音与外观。

三、沉醉于音乐作品中

欣赏《晨曦》:

1. 观看关于晨曦的短片,感受清晨的氛围。

2. 听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晨曦》,在音乐中体验声音与想象的交融。

3. 学生分享联想与思考,讨论音乐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使用的乐器。

欣赏《田园黄昏》:

1. 观察田园黄昏的画面。

2. 听《田园黄昏》,逐段分析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境。

3. 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每段音乐的感受与联想。

四、创意探究

学生们可以尝试为自己家乡的傍晚情景配上一段适合的音乐,从而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音乐想象结合起来,发掘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习音乐,更在其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与表达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