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如何购买新书?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如何购买新书?课件(3篇)

更新时间:2025-01-2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针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新书》课程,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购物计算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第1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如何购买新书?课件
拓展

新标题:探索数学的乐趣——利用书籍购买的案例

在这堂课中,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和理解数学问题中的运算顺序,特别是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同时,我们也会提高灵活运用不同解决策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们将重点放在理解和掌握连乘、乘除混合计算的顺序,并能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我们准备了小黑板、投影仪和一些图表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在学校的图书室新进了200本书,我们需要把这些书按类别分配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来想想,我们要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探索新知:

1. 学生们可以提出哪些与此情境有关的数学问题?

2. 单独思考一下,“每层书架平均放置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 尝试写出你找到的方程式。

4. 你觉得商大致会是什么?可以做个估算。

5.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6. 最后,全班分享,让每个人都能展示自己的不同解法。

三、拓展应用:

1. 请思考以下几个计算题目

- 756 ÷ 7 ÷ 6624 ÷ 6 × 5

- 801 ÷ (3 × 3) 960 ÷ 6 × 4

2. 将相应的题目连接起来,看看结果是否一致:

- 48 × 232 × 5与前一题的结果相同吗?

- 160 ÷ 2240 ÷ 5的第一个数是什么?

- 96 ÷ 380 × 3

3. 设想一下,小军在游泳池中游了2个来回,准确距离是100米,请问这条泳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对于运算顺序和解题方法有什么新理解?

五、作业:完成作业本上指定的习题,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不仅仅是在做数学题,更是在培养逻辑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技能,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第2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如何购买新书?课件
拓展

标题:探索数学的乐趣:如何利用书籍问题提升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 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例题掌握连除与乘法、除法的运算顺序,增强数学运算能力。

2. 学会灵活应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逐步提升自己解析问题的技巧。

3. 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问题的解答,理解连除、乘法与除法的运算顺序,掌握正确的计算方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协作讨论、老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来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

二、提出与解决问题

问题一:为了更好地管理图书室,刘老师决定对新到的书籍进行整理。他发现学校购置了200本书,并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们能否从中提炼出其他有趣的数学问题?

1. 学生们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理解的数学问题。

2. 我们首先解决“每层书架能够放多少本书?”的问题。

3.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这一问题,请大家轮流阅读。

4. 学生思考用哪种方法计算,举手分享自己的算式。

5. 集体展示不同的解法,如:

- 第一种解决方案:200 ÷ 2 = 100(本),100 ÷ 4 = 25(本)。

- 第二种方法:200 ÷ (2 × 4) = 200 ÷ 8 = 25(本)。

- 第三种:2 × 4 = 8(层),200 ÷ 8 = 25(本)。

6. 教师引导讨论每种方法的流程以及运算顺序。在这里,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考。

7.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的路径,深化对乘法和除法结合的理解。

8. 练习时间:学生独立解答相关题目,并讨论各自的思路,记录运算过程。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感悟和发现?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讨论呢?

四、习题设计

即将举行“亚东会”,学校分配给两个三年级班级共同完成240朵花的制作,每个班级下设4个小组。请问,每个小组应负责制作多少朵花?

这一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和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数量关系的能力,从而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3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如何购买新书?课件
拓展

新标题: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架上的新书》课件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以及掌握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基本原则,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2. 培养灵活运用多种解决策略的能力,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简单数学问题。

3. 通过独立分析与协作交流,加深对数学应用的体验与体验。

学情分析: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学生往往会面临如何有效分析和运用数量关系的挑战。他们需要对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同时,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学生们已经熟悉了较为复杂的运算形式,但连除法的数量关系尚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应当运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和适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连除和乘除的运算步骤,能够正确解答关于除数为一位数的两步计算问题。

2. 正确剖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运算的具体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大家好,新学期的开始,让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进入今天的数学课堂。想象一下,在你们的书包中,有哪些新书籍正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呢?同样,在我们学校的阅览室里,有一批新书刚刚到达,图书管理员希望大家能伸出援手,帮助他整理。你们愿意帮忙吗?今天的课程就围绕《书架上的新书》展开。

二、知识探究

我们首先通过课件来观察一些信息。大家请看:

- 我们买了200本书。

- 这些书会被放在两个书架上。

- 每个书架分为四层。

接下来,图书管理员有一个新要求:你们能算出每个书架每层能放多少本书吗?请与同桌讨论你们的想法,并分享给全班。

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 图书室总共有多少书?

2. 书架的数量是多少?

3. 每个书架有几层?

4. 我们如何求出每个书架放多少书?

当我们列出计算式时,可以发现,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第一种是先计算每个书架上的书,再分配到层;第二种方法则是先求出书架的总层数,然后按层分配。

三、练习阶段

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请尝试以自己的方式来解答另外一道题目,看看能否运用你灵活的思维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

课件显示新问题,并请学生汇报他们的解法(如:270÷3÷3;270÷(3×3))。在学生的讨论中,鼓励他们总结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四、测试环节

为大家准备了一道测试题,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鼓励同学们设计自己的运算过程,互相评价,并确保每个人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五、课程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大家不仅帮助图书管理员整理了新书,而且在思维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外多阅读书籍,获取更多知识,享受数学和书籍带来的乐趣与启发!下次课我们再一起探索新的数学题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