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胜利的秘密探讨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胜利的秘密探讨(3篇)

更新时间:2025-01-25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我们赢了》的课件内容,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数学概念。
第1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胜利的秘密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魔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时间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例和互动,理解钟表的构造,知道时、分、秒的精准关系,并认知到1小时等于60分钟。

2. 过程与方法: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熟练识别钟面的时间,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时间观念,培养有效管理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时分秒的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识别并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钟、图表、电子钟。

学生准备:钟面学习工具。

教学方法:

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展示一道风景图,书中提到“无数的小朋友们在期盼着日出、日落的美好时光。”

2. 教师做出示范,调节时钟至2时15分,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将来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钟面,了解时间的奥秘。”

二、发现新知识

A、观察钟面

1. 教师引导学生拿出钟面工具,仔细观察,讨论钟面上有哪些部分。

2. 钟面上有三根指针——时针、分针、秒针;另外,它还分为12大格与60小格。

B、实际拨动

1. 教师示范:让时针从3拨到4,问:“时针走了一大格,是多少时?”

2. 再示范分针的拨动,询问:“分针从12走一小格是几分?”

3. 引导学生理解当时针走了一大格时,分针走了多少小格,并进行讨论。

C、我来拨,你来说

1. 教师在钟面调出不同时间,让学生进行认读。

2. 学生间互相拨动时,将读出的时间告诉对方,加深理解。

3. 通过电子表的展示,与传统钟表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练习与反馈

1. 组织学生观看85页的插图,讨论图中的场景及时间。

2. 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图示时间做说说自己的日常安排。

3. 独立解决85页第2题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小组分享。

四、延伸活动

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比如上学、玩耍和休息,制作自己的日程表,并与家长分享,同时可以设计一个家庭的日程表,增强亲子互动。

五、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进一步巩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板书设计:

时间的魔法——认识时间

钟面上的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

12大格,60小格得出结论:

1时=60分

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时间的概念,并逐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2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胜利的秘密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探秘》课件

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钟面上的时间概念,掌握“时”和“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扩展对小时与分钟的理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运用时间,提高他们对时间价值的认识,同时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2. 能力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操作、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 德育目标:开展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鼓励学生关注周围的世界,培养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

教法学法: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情境教学为基础,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多角度探讨,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运用游戏形式加深理解,通过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准备:

课件、每位学生一个简易钟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短片《我们的胜利》,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气氛。教师提问:“没有时间的轨迹,我们如何铭记这些重要时刻呢?”接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时间的学习。

二、操作体验,自主探索

1. 观察钟面

(1)感知体验:让学生自然观察手中的钟表,主动描述上面的元素,如数字、时针与分针等。教师将学生所说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帮助他们理清概念。

(2)揭示结构:引导学生讨论钟面的结构,认识到钟表由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组成,激励他们探寻钟面上的奥妙。

2. 学习时间的含义

(1)自主操作:让学生拨动自己的钟表,提出他们关于时间的新问题,如“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发现,尝试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与补充。

3. 揭秘“时”和“分”的关系

(1)利用故事引发兴趣:设计一个关于时间赛跑的小故事,展示时针和分针如何“竞争”。

(2)实操验证:拨动钟表的分针,并观察时针的变化,帮助学生了解到1小时等于60分钟的关系。

4. 学会读写时间

(1)理解分类:学生自主分类不同的时刻,如整时、半时和几时几分,并进行讨论。

(2)读写练习:指导学生观察分针和时针的指向,并教授他们快速计算与书写的技巧,强调注意书写的细节。

三、游戏活动,巩固知识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对时间的理解!”

1. 动作表演:学生通过朗读钟表上的时间,然后用动作表达出来,增强记忆。

2. 寻找小伙伴:以配对的方式来检测彼此的时间知识,鼓励他们用直接的表达方式分享理解。

3. 互动挑战:通过“时间传递”的活动,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时间知识,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上述步骤,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还能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与分享中。

第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胜利的秘密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发现时间的乐趣

在我们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们,目标是帮助他们通过有趣的方式掌握时间的概念和应用。以下是我们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习认识钟表的结构,了解“小时”和“分钟”的定义及其实际应用,明白1小时等于60分钟,能够独立读取钟面上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

- 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和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如奥运会)的知识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小时”和“分钟”的含义,掌握1小时和1分钟之间的数学关系。

教学难点:

- 帮助学生确切理解小时与分钟的进率,以及如何准确读取钟面显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

- 利用网络资源、钟面模型及钟表,准备相应的教学工具以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分析:

- 二年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频繁接触时间,但时间的概念性和抽象性使得他们学习起来不易。因此,通过生动的实物和场景让他们与时间的概念建立直接的联系至关重要。

教学方法:

1. 小组讨论:

- 在观察时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理解。

2. 自主探究:

-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探讨,发掘时间的奇妙,鼓励他们自主提出问题和总结规律。

3. 合作学习:

-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发现和分享成果,提升彼此的理解与信心,同时增进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导

-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从观看关于奥运会的精彩片段开始,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教师指出,时间是我们铭记这些美好瞬间的关键。

二、动手操作,自主学习

- 本课的思路是通过观察钟面开始,逐步深入理解分与时的关系。我们设计环节逐层引导,鼓励学生使用拨动钟表来理解1小时与60分钟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知识,还在动手中得到了深刻的体验。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 通过一些互动练习,如根据个人作息设计时间表,展开时间拨动练习。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和“分”的意义。

四、总结与反思

- 邀请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他们的体验与感受,以巩固课堂学习,推广思考与自我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

- 清晰的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学习要点,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通过这些多样且富有创意的活动,我们旨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仅学会时间的知识,还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