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如何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技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如何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技巧(3篇)

更新时间:2025-01-22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内容,介绍了乘法和除法的几种简便算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增强数学思维,掌握基本运算技能。
第1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如何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技巧
拓展

标题:四年级数学简便算法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掌握点

1. 理解如何将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转化为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

2. 掌握将一个数乘以两位数转化为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思路。

(二)能力培养点

1. 熟练运用简便算法解决一个数与两个一位数或一个两位数相乘的题目

2. 提高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灵活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与态度教育

通过使用灵活的简便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以简化计算过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启发

1. 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敏感性。

例题:12×3,18×2,24×4,35×4,25×4,2×2

2. 将两位数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

例:15= (3×5), 30= (3×10), 24= (4×6)

3. 应用题讨论:假设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售价6元,请计算总收入。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第一种方法:6 × 12 × 5 = 360 (元)

第二种方法:6 × (12 × 5) = 360 (元)

讨论得出结论:无论计算的顺序如何,结果都是相同的,并强调整十数时的计算优势。

二、新知探究

1. 教学例1

- 请学生独立尝试计算35 × 5 × 2。

- 提示学生使用简算方法:35 × (5 × 2) = 35 × 10 = 350。

- 进行拓展引导,如计算45 × 2 × 9。

2. 教学例2

- 讨论如何便利地计算25 × 16,建议将16分解成4 × 4,以简化运算。

- 提问学生是否能想到其他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分享不同的思路。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填空题:

(1)27 × 4 × 5 (2)15 × 12

- 要求学生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数和运算符号,进行简便计算。

2. 进行小组合作练习,以强化所学内容,练习题如25的习题3和5。

四、课堂总结

学生逐一分享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点。强调简便算法的实用性和提高计算效率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特定题目,以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清晰展示今日学习的简便算法及其应用示例,以便学生复习和理解。

第2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如何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技巧
拓展

新标题:四年级数学课堂探索《巧妙运用乘法与除法的技巧》

新内容:

教学内容:

依据教材第29至31页的数学知识。

学习目标:

1. 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识别乘法和除法的综合问题,能够灵活使用运算定律进行简洁计算。

2. 通过课堂讨论,激励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提升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实际能力。

3. 借助真实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根据提供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法则进行有效计算。

学习难点:

准确选择并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实现高效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教师:同学们,最近在学校举行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运动会,你们参与其中感到怎样呢?(兴奋) 老师得知,为了让同学们拥有更好的运动体验,学校又新添了一批体育器材,你们想知道这些器材都有些什么吗?(想知道)

教师:请看这幅图片,学校采购了哪些体育器材呢?

1. 仔细观察,列举出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 学校购买了5副球拍,花费330元。

- 学校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 一筒羽毛球标着“一打”,那么一打是多少个呢?(是12个)

2. 结合这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每副球拍的价格是多少?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1. 教学教材第29页中的例题。

- 为了解决“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鼓励学生寻找必要条件)

- 请你们列出算式,并阐释自己的思路。

- 引导学生运用简便方法得出答案。

学生可能会说:

- 使用乘法结合律简化计算。

12 × 25 = (3 × 4) × 25 = 3 × (4 × 25) = 3 × 100 = 300个

- 使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

12 × 25 = (10 + 2) × 25 = 10 × 25 + 2 × 25 = 250 + 50 = 300个

- 先扩大再缩小以简化计算。

12 × 25 = 12 × (100 ÷ 4) = 12 × 100 ÷ 4 = 1200 ÷ 4 = 300个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与方法,比较不同的简便计算方式,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2. 学习教材第29页的另一个例题。

- 找出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

- 引导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进行计算。

-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策略。

学生可能提出:

- 首先求出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再除以2以求出每支羽毛球拍的价格。

- 或先计算5副球拍的支数,再用总价除以总支数得出单价。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连续除法的性质,并帮助他们得出结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三、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 进行简便计算练习,例如:

32 × 125 = (________ × ________) × 125

32 × 125 = 32 × (________ ÷ ________)

32 × 125 = (________ + ________) × 125

32 × 125 = (________ - ________) × 125

2. 同桌合作完成教材29页的相关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大家学到了哪些有趣的知识呢?

五、布置作业

请完成教材第30页的第1和第4题,尝试运用新学的技巧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系列探究活动,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用,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第3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如何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技巧
拓展

标题:四年级数学的便捷计算技巧探索

内容:

在本节课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一些便捷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中更加高效。以下是课程的几个重要方面:

1. 知识目标:

- 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将两个除数相乘,利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仍然不变”的基本规律。

- 学习两种便捷的计算方法:连续用两个一位数除一个数时,如果这两个数的乘积是整十数,就可以先将它们相乘;用两位数除一个数时,若能够将其分解成两个一位数,则可依次除以这两个一位数。

2. 能力目标:

- 通过对规则的总结,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鼓励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

3. 德育目标:

-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激励他们探索事物内在规律的热情,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而非一味依赖固定套路。

4. 创新目标:

- 在计算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体验到数学之美不仅来源于公式,而是数学与生活、生产以及时代进步的紧密联系。

教学分析:

便捷算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对除法的巧妙转换,简化计算过程。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先进行整十数的口算训练,并复习已学过的连除应用题,帮助他们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将例题转换为不同的形式,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到规律的共同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掌握便捷计算的规律,而难点则在于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以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多组除法题目,询问学生如何快速计算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随后,通过安排填空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并鼓励他们总结出“先乘后除”的简便计算法则。

例如,当遇到390÷5÷6时,学生被引导发现可以先计算5和6的乘积,再用其结果除以390。这种操作不仅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也帮助学生理解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联。

在后续练习中,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灵活比较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训练他们在解题时自主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此外,教师还精心挑选练习题,鼓励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分解或合并来简化他们的计算。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回顾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运用这些便捷的计算技巧来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同时,重申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反思和创新。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除法的一些便捷算法,还增强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