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如何理解租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如何理解租船(2篇)

更新时间:2025-01-2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围绕“租船”这一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练习,让二年级学生掌握租船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1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如何理解租船
拓展

标题: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船的租赁问题探究

教学内容:

P10~12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培养他们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际应用意识。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通过共同解决问题来感受成功的成就感。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强调活动中遵循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练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棒、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启发式提问:在下面的表达式中,哪几种情况能填得准确?(师生互动讨论)

( )×6<258×( )<387×( )<40

2. 列竖式计算:全班共同参与,三人小组练习,之后进行集体订正。

48÷5= 36÷6= 53÷7=

3. 讨论:试商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二、探索新知

1. 展示P10的主题图,鼓励学生观察并讨论。

2. 询问有关租船的具体信息:每条船的限乘人数是4人。

3. 提出问题:为满足用船需求,至少租多少条船?

4. 学生独立思考,随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时围绕思考过程,列式方法,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学生可以得出:

22÷4=5(条)……2(人),因此至少需要租6条船。

针对如何合理分配船只,请用小棒展示你的方案,让每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案包括:

a. 租5条船,每条船4人,最后一条船坐2人:4×5 + 2 = 22。

b. 租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租2条船,每条船坐3人:4×4 + 3×2 = 22。

三、小结

本节课中,我们运用有余数除法知识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实际租船的问题。在面对类似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尤其是租船时要遵循“每船限乘4人”的规定。

同时,重申在一切活动中,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安全问题。

四、课堂练习

1. 练习P11的“试一试”环节,先默读问题后独立思考,再讨论条件与问题的解答。

问题条件:每时租金9元,30元能租多久?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30÷9=3(时)……3(元)。

最终答案为:30元钱可以多租3个小时。

提问:刚刚算出的3元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不可以再增加到4个小时?

2. 巩固练习:完成P11~12“练一练”的第1~6题。

特别提问:为什么至少需要8张桌子?7张足够吗?以及为什么专业技能只能完成8套,而不能达到9套?

五、总结

本节课大家收获如何?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大家能更加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请牢记在活动中始终保持安全意识。

第2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如何理解租船
拓展

标题: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租船的思考》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应用意识。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达想法,学习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与合作讨论,深入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板和练习册。

教法运用:

结合讲解、案例分析与引导,注重实践练习。

学法指导:

鼓励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一、导入复习,进入新课

1. 回顾之前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竖式除法练习,让学生列出题目,比如:48÷5、36÷6、53÷7。

2. 提问学生:在试商时需要注意哪些要点?通过全班互动,进行总结和纠正。

(初步探究)

二、运用图片引入,学习新课

1. 出示课件,展示租船的情境(比如:一小时租金9元),提出问题:“用30元可以租多长时间的船?”

2.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列式,通过练习本完成题目,得出:30÷9=3(小时)……3(元)。

3. 提问:“余数3元代表什么?为何不能租4小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问题的关键要素。

(引导释疑)

三、合作学习

1. 让学生讨论如何列式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后分享他们的思路。

2. 强调车辆租赁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字的含义,尤其是余数的解读。

3. 讨论时,鼓励学生用图示和表格辅助说明,促进他们对数字的感性理解。

(拓展学习)

四、深入探究

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提供的实际应用题,特别是如何合理分配座位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对多种租赁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比如租用不同数量的大车与小车的效果。

3. 在小组讨论后,汇报各自的想法,并重点讲解最优方案的选择。

(当堂检测)

五、学习评估

1.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鼓励学生独立作答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随后集体订正。

2. 让学生熟悉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课堂小结)

六、总结反思

1. 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分享遇到的困难和成功的思考。

2. 让学生反思哪些题目较难,将讨论的结果反馈,以增强他们的自信与成就感。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用的例子,使学生理解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数与式,更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有力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