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学习该如何进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学习该如何进行(3篇)

更新时间:2025-01-19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针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详细讲解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生动的图示,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提升计算能力。
第1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学习该如何进行
拓展

标题:探索数学的乐趣: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其对应的减法,通过趣味活动提高口算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数学问题的关系,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他们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与一位数间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相关的思维拓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互动道具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激活思维

1. 提问:2个十和5个一加在一起等于多少?同样,8个十和4个一呢?95由哪些部分构成?81又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温故知新,为新课内容铺垫。

二、互动探索,发现新知

1. 展示32页情景图,引导孩子们观察,提出问题。

2. 学生自主思考,可以提出如“一共有哪些桃子?”或“去掉30个之后剩下多少个?”等问题。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列出数学表达式,通过交流,明确30+4=34和34-30的过程,并思考这些算式背后的含义。

4. 提出新的计算问题,比如4+30,鼓励小组间共享各自的解法,深化理解。

5. 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算式中各数字的称谓,在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分别认识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及差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共同进步

1. 布置“想想做做”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列出正确的算式,并理解这些算式的现实意义。

2. 挑战学生思考60+3=63并推导出其他相关的算式,鼓励他们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加减法。

3. 继续进行独立练习并组内交流,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4. 深入讨论相邻数的定义,通过写数和小组互动,加深记忆。

5. 在解决第6和第7题时,孩子们先独立思考,再组织讨论,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数学思维的碰撞中来。

通过以上丰富而互动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在数学运算上取得进步,更在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有了全新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学习该如何进行
拓展

新标题:探索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上,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课涉及教科书35-36页的例9及练习九第6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掌握:

-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2. 能力培养:

- 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

- 指导学生准确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提高数学运算的灵活性。

3. 德育渗透:

-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中的内在联系,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整十数加上或减去一位数的计算方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100以内的数字组成,从而增加他们对算理的直观理解。

教学准备

准备好投影仪、小棒以及口算卡片等教具。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

- 进行填空练习,加强对数字与其组成的理解。例如:

- 50是( )个十;

- 73中有( )个十和( )个一;

2. 展示新知:

- 通过口算引入今天的主题。询问学生如何处理大于20的加减法并引导他们思考整十数的特点。

- 案例分析:用小棒构建整十数,如用4捆小棒表示40,并加上5根小棒,最终引出结果45。

3. 深化理解:

- 反复讨论和演示如何将整十数与一位数组合在一起,找出计算的规律。

- 利用示例,如60加3,鼓励学生用具体的材料进行实际摆放,并鼓励他们口述计算过程。

4. 引入减法:

- 使用小棒帮助学生进行减法练习,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练理解减法的过程,例如用45减去5,并解释如何理解所剩数量。

5. 巩固练习:

- 学生通过个人练习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应用他们所学的计算方法。

- 解决如“36减去6等于多少”类的问题并展示思考过程。

6. 总结反思:

- 课堂最后,通过提问和讨论,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核心思想。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7. 课后作业

- 布置练习题,确保学生继续在课后巩固这些知识。

通过这些步骤,我希望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时建立他们的计算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具信心和能力。

第3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学习该如何进行
拓展

新标题:初学数学:探索整十数与单个数字的加减法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整十数与一位数之间的加减关系,并熟练进行计算。

2. 强化学生对数的结构的理解,同时引导他们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意识。

4. 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增强小组合作与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

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准备口算卡、手工制作的教学挂图、奖励小红旗、小棒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流程:

一、引入话题,激发兴趣

1. 教师展示口算卡,组织口算练习。

- 教师提问:“谁能快速又准确地算出下面的题?”

- 例如:10+20=?20+10=?10+( )=30等。

2. 通过“抢红旗”比赛增强课堂活力。

- 教师展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数字,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小红旗作为奖励。

3. 引导学生讨论数字之间的关系和组成,使他们在互动中产生学习的乐趣。

二、问题引导,师生互动

1. 教师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 教师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 学生回答时,教师鼓励并展开讨论,围绕图中小明的购物经历引导他们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

2. 教学30+2的具体计算。

-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总共购买的牛奶数量,鼓励他们通过加法进行计算,并书写算式:30+2=32。

3. 讲解32-2的计算。

- 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喝掉的牛奶量,帮助他们理解减法的过程,并讨论不同的计算方式。

三、知识拓展

1. 教师展示2+30的算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结果。

- 强调“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排列组合的结果的一致性。

四、动手实践

1. 操作演练:

- 学生通过摆放小棒来表示不同的数量,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形象、生动。

- 不仅要让学生写出算式,教师也要引导他们讨论自己的思考过程。

2. 看图列式练习:

- 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算式的书写与讨论,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五、巩固与游戏

1. 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 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数学题,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帮助小马完成任务,通过游戏增进数学运用能力。

- 开放式问题设定,鼓励多样化思考与解答,活跃课堂气氛。

2. 课堂总结: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今天的学习感受,分享新知识的体会,鼓励他们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

结束语:

今天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乐趣,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