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题:保护生态与数学的乐趣——青蛙与害虫的故事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青蛙和害虫的有趣故事,探索加减法的奇妙应用,同时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还能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其应用。
2. 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提升计算能力。
3.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加减法,增强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魅力。
4. 培养环保意识,增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保护。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 进行口算练习,以热身形式引入加减法。
2. 通过有趣的对话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有什么小动物想和大家分享呢?”同时展示青蛙手偶,创造友好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让学生听故事,借助课件展示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一起捕捉害虫的情境。
2.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发问:“青蛙妈妈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谁能算出它们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进行加法的计算探讨,增强互动性。
- 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56 + 30,分享各自的思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 进行自主尝试,探究30的十位数对加法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言并汇报成果。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 通过趣味游戏进行练习,巩固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加减法的运用。
2.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青蛙比赛,询问“总共有多少只青蛙跳下了水?”让他们计算剩下的青蛙数量,进一步进行实践运用。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1. 在课的最后,回顾所学知识,讨论青蛙和害虫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食物链的基本概念,反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在数学计算上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环保意识和对动物的关爱。寓教于乐,让数学和大自然的保护紧密结合,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标题:小学一年级数学启蒙课——《青蛙与害虫的故事》
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增强他们对数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认识。
2.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与整十数之间的加减计算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与整十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原则。
能力培养点:
激发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 计数器以及多媒体课件。
- 学习辅助工具如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探索:
1. 通过讨论课程主题,引入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从小事做起,关注环境。
2. 展示具体情境图,观察并分析图中信息:
- 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而小青蛙则吃了30只。
3. 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 问题一: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 列式:56 + 30 =
- 一起观察两位数和整十数的不同,通过小棒进行计算模拟。
- 教师使用计数器进行演示,拨动珠子以理解数的变化:
- 先拨56(5个十和6个一),再讲解如何加上30,强调十位的变化。
- 最终得出:56 + 30 = 86。
- 通过对比,理解添加整十数时,十位相加,个位保持不变。
- 问题二: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 列式:56 - 30 =
- 学生再次使用小棒进行练习,教师在计数器上同样进行演示,归纳出减法的方法。
二、应用与解决:
1. 进行口算练习,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2. 利用课本中的情境,看图并提出数学问题,解答图示下的谜团:
- 比如“小啄木鸟与大啄木鸟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 通过观察,让学生理解如何解决“剩余多少只青蛙”这一问题。
3. 在讨论椅子与同学的问题时,提出:
- 如果来了42名同学,但只有30把椅子,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 引导学生思考缺少的椅子数量,并通过列式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具。
新标题:绿色小英雄:让青蛙帮助我们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动物与自然的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运算技巧。
3. 渗透环保意识和对小动物的关爱教育。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准确地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运算。
教具准备:
计数器、环保主题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简易加减法练习,确保学生熟悉运算过程。
例如:
- 34 + 21
- 65 - 18
通过这些题目,复习数的运算和解题思路,激发学习热情。
二、新授:
1. 准备环保主题的挂图,展现青蛙的生活环境。
2. 向学生介绍这幅图,逐步引导他们理解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控制害虫。
3. 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讨论图中的内容,同时进行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教育。
4.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 “这两只青蛙一共吃掉了多少只害虫?”
-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5. 学生在小组内列出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6. 鼓励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与思路,讨论所用的计算方法。
7. 进行练习题,运用刚刚学到的运算方法加深理解:
- 55 + 25
- 76 - 30
- 48 + 12 - 15
三、课堂小结:
重申青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板书总结:
绿色小英雄:青蛙帮助我们,学会了计算的诀窍。
例如:
- 67 + 20 = 87
- 90 - 30 = 60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增强数学技能,同时提升他们对环保的认知与关爱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