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制作完整的学前班数学教案

如何制作完整的学前班数学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01-09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一份全面的学前班数学课件合集,涵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旨在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第1篇:如何制作完整的学前班数学教案
拓展

标题:探索数学的乐趣:幼儿园8的加减法教学

在我们实施幼儿园数学课程时,目标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掌握8的加减法,增强他们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算式含义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技巧。

活动目标:

1. 学习8的加减法,通过观察图示列出算式。

2. 能够清楚地用语言解释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3. 创造8的加减法应用题,锻炼幼儿持久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活动将利用4幅图画,分别代表:迷人的森林景色、活泼的兔子群、兴奋的小朋友们植树,以及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教学难点:

帮助孩子们从图片中找出不一样的地方,从而加深对图形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

首先,我们准备进行一个互动游戏,名为《数字碰球》。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找到与老师手中的数字相加为8的其他数字。例如,老师手中的数字是1,孩子们可以回应7,因为1加7等于8。我们会不断练习不同的组合,不仅巩固他们的记忆,还激发他们的思维。

二、学习8的加减法

1. 探索森林:老师展示森林的图画,询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通过与他们互动,我们引入“老虎大王”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老虎大王为要进入森林设置了一些考验,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们战胜这些挑战。

2. 兔子图的探索:接下来,老师展示兔子图,询问孩子们这些兔子有什么不同之处。观察后,孩子们能清晰地指出哪些兔子头上有花,哪些没有。我们通过数兔子的数量来引入加法,帮助孩子们形成算式6+2=8。老师鼓励孩子们互相合作,推导出更多的加法算式,比如2+6=8。这一过程不仅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也增强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3. 小朋友植树:然后,我们转到另一个图画,展示小朋友们在栽树。在这里,孩子们了解到,老虎大王要求每位小朋友栽8棵树,但显然他们并不能一下子完成。老师引导他们通过减法来计算每位小朋友还需要栽多少棵树,比如8-3=5,帮助他们理解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学习了8的加减法,还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

三、总结与拓展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交流、合作的方式,不仅掌握了8的加减法算式,还培养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我们将探讨其他数字的组合方式,帮助他们不断拓展数学思维的边界。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继续这段数学探索之旅吧!

第2篇:如何制作完整的学前班数学教案
拓展

新标题:幼儿日历学习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日历的基本构成,让他们明白一年有365天,并且由12个月组成。学习如何区分大月、平月和小月,了解每种月份的天数,包括为什么二月只有28天(无需深入探讨闰年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用日历进行时间管理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和珍惜每一天的意义。

活动准备:

1. 准备一张大日历。

2. 提供一些答题卡片,以及让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类型的日历(例如:挂历、墙历、台历)。

活动流程:

一、展示:将大日历粘贴在黑板上,吸引幼儿的注意,让他们了解这就是“日历”。

二、认识日历:

1.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问他们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介绍日历的布局,让他们了解一年有多少个月,整年共有365天。

2.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日历:

- 一个完整的月份通常有多少天?

- 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而二月为什么没有超过28天?(此处可以用简单的故事或有趣的方式来解释。)

3. 教导幼儿阅读日历:每个月的第一行代表星期,从星期日到星期六,询问幼儿关于今天、昨天和明天的日期及星期数,并请他们在日历上找出这些日期。

三、实践活动:

1. 将全年日历分发给各小组幼儿,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日并说出对应的日期及星期。然后进行两人一组的互动练习。

2. 询问幼儿每周上幼儿园的天数,帮助他们理解一周的概念是7天,并引导他们认识成长的过程,比如每年过后,他们都会长大一岁。

四、知识巩固:通过问答的方式温习一年有多少天、几个月、各类月份的天数等知识,答对的幼儿可以获得小红花奖励。

五、日历展览:向幼儿展示各种不同形式的日历,例如:挂历、墙历、台历等,并鼓励他们讨论各自喜欢的类型以及设计的美观度。

活动延伸:

1. 在家庭中引导幼儿找到家人生日的日期,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勤查看日历,增进对日期的敏感度。

2. 在教室内悬挂日历,让幼儿轮流撕掉一张,掌握每天的日期和星期几的概念,增强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通过这样丰富的活动设计,不仅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日历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第3篇:如何制作完整的学前班数学教案
拓展

学前阶段的时间意识培养方案

在教育孩子掌握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复习和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个针对幼儿学前班的时间认知课程方案:

1. 引导孩子认识时钟

- 开始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大时钟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强调长针和短针的功能。教师可以指出在整点时,长针总是指向12,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时钟认知。

2. 理解半点的时间概念

- 教师将时钟拨到12点,演示分针从12开始移动,经过每一小时的位置,最终落在6上,讲解这就是“半点钟”。教师使用1点半、2点半等实例,帮助幼儿理解并区分整点与半点的差异。

- 鼓励幼儿亲手拨动时钟,将注意力集中在长短针的位置变化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探讨不同类型的时钟

-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教师可以讨论各种时钟的形状和功能,例如塔钟、挂钟、以及手表的便捷性,从而让孩子了解时间的多样性和实际应用。

4. 时钟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日常作息与时间的关系,例如何时起床、上学、吃饭等。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作息时间,增强对时间的认知。

5. 互动游戏:时间问答

- 在游戏环节,教师示范将时钟拨到某一时间,鼓励孩子们一起提问:“时钟,时钟,几点啦?”并引导他们回答当前时间,同时讨论他们在这个时间点通常在做什么活动,比如玩耍、吃饭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读数方法,同时也能认识到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出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作息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