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共筑暖心的家园——学习《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本课的18个关键生字,理解相关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2. 掌握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图景。
3.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深刻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4. 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培养尊重长辈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激发思维。
1. 讨论引题:“亲人”这一词在你心中代表什么?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 通过“再见了,亲人”这一标题,思索你可能会对故事产生怎样的疑问。
二、图文结合,融入情境。
1. 观察相关插图,分析第五、六段内容。
(1)从图中感受到哪些情感和故事背景?分析人物的服装,猜测他们所属的民族和年龄。
(2)想象插图中的人物可能会进行怎样的交流。
(3)通过观察来归纳文本中哪些地方与图画一致,哪些是基于想象的描述。
2. 创意补充,学习第四段。
(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我”和妈妈为邻居的老奶奶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从这些小事中,你感受到什么样的人情味和关怀?
3. 动手绘图,学习前三段。
(1)根据课文的描述,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苗族老奶奶的生活场景,并进行小组评议。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是如何从多个视角展现老奶奶的生活状况。
三、品析词句,领悟情感。
1. 个人独立学习,理解文中核心思想。
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自我阅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人物情感。
2. 互相讨论,共同分析。
(1)找出文中那些精确反映人物性格的词句,并与同学分享。
(2)例如:“她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和“妈妈总是关心老奶奶”。
四、情感升华,朗读体悟。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何以“亲人”作为标题。
2. 进行情感交流,假设自己是故事中的邻居,分享自己愿意为邻里付出哪些努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希望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更能在情感的理解与人际的交往中,领悟到“亲情”的深意,塑造出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新标题:铭刻在心的友谊
本文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中朝人民在抗击侵略中建立的深厚情谊,鼓励对友谊的珍视与维护。
2. 学习新单词和词组,增强词汇运用能力。
3. 掌握反问句的写作技巧,能够在情感表达中灵活运用。
4. 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增强读书的感染力。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 学生需提前独立阅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利用字典查阅不懂的词语。
2. 讨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关系,思考为何他们彼此视为亲人。
二、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讨论一般情况下什么人被称为亲人,文中提供的亲人又指向谁?
2. 介绍课文背景,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三、阅读感知
1. 通过录音朗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亲人间的深情告别。
2. 讨论课文内容,明确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分别展现出的爱心和奉献。
四、层次分析与段落划分
1. 学生自主划分段落,根据文中亲人的事迹进行讨论,得出合适的段落划分。
2. 重点讲解第一段的内容,通过文本中的典型语句,探索大娘对志愿军的真情付出。
五、深入理解具体事件
1. 分析大娘送打糕的事例,强调她冒着生命危险的善举,体现出深厚的情感。
2. 讨论大娘在火灾中坚守,救助志愿军的无私举动,突出反应在紧要关头的选择。
六、自学探讨
1. 学生自行阅读第二、三段,应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体会小金花与大嫂的刚强与勇敢。
2. 在课堂中分享各自的理解与体会。
七、情感朗读与艺术表达
1. 品味最后一段的多次重复,可以感受到深厚的离愁别绪,深化理解。
2. 引导学生用轻缓而深情的语气朗读,令每个字句充满情感。
最后,我们总结课文的主题:通过生动的故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在战争中形成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真挚情感。因此,让我们铭记这份跨越国界的深情厚谊,通过实际行动来传承友谊的力量。
标题:致敬无私奉献的友谊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中情感表达的方式,体会关键句子在传递情感中的重要性。
2. 深刻理解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是通过牺牲和奉献形成的,从而树立国际友爱与团结的意识。
重难点:情感朗读课文,准确表达出课文的情感主题。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引导思考。
1. 在2025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肩并肩与朝鲜人民共同抵抗外敌侵略。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两国人民情谊的火花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到了2025年3月15日,朝鲜人民泪水交融,在车站为志愿军送行,彼此温情脉脉地告别,那一声“再见了,亲人”饱含着深情(黑板书写课题)。
2. 带着情感朗读课题,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依依不舍。
3. “亲人”这词在生活中往往指近亲,课文中提到的“亲人”指向何方?课程中描绘了哪些朝鲜亲人?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4. 总结:虽然志愿军与这些人的关系没有血缘,但为何彼此称作亲人?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学习。
(二)研读首段落。
1. 指定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哪句台词体现了志愿军与大娘之间的深厚情谊?用“——”划出。
(板书:深情厚谊)
2. 引导学生剖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传达了什么含义?将其改为陈述句(展示)。
3. 比较两种表达方式,感受这句的魅力与独特。
4. 指导学生用情感朗读,渗透情感。
5. 理解为什么如此评价,课文中大娘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板书:送打糕、救伤员、失去孙子
6. 文中“大娘送打糕”有什么比喻?探讨其深意。
7. 展示投影:“您带着全村的妇女,冒着炮火,送来打糕,真是雪中送炭。”
(1)齐读这句话,体会字里行间的深情。
(2)引导学生用“雪中送炭”造句。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8. 自主阅读“救伤员失孙”的部分,体会感情,寻找关键词。
9. 这两件事情围绕哪个关键词展开?大娘的深入情感将其称作亲人。
10. 课文插图中,志愿军握着大娘的手,会说出怎样的温暖话语?进行想象并朗读相关句子。
11. 小结学习方法:通过何种方式理解第一段的内容?
(三)模仿第一段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 按要求自行研读。
2. 组织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3. 分享各自的收获和感悟。
(四)总结。
1. 情感朗读1、2、3自然段。
2. 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一一告别,送行的人群如潮,志愿军希望与所有人道别,但随着列车启动,心中万语千言化为一声深情的“再见了,亲人”(全班齐读课题)。
(五)朗读与感悟,创造性想象。
1.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身临其境感受列车启动时志愿军的复杂情感,再次深刻体会中朝人民如同鸭绿江般绵延不断的情谊。
2.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思考未来中朝人民间友谊的传递与延续,试着表达五十年后的感受,通过讲述、写作、绘画等形式,重温这份超越时空的深情。
(六)拓展延申。
1. 建议阅读《谁是可爱的人》。
2. 进行小练笔:记录周围同学文明礼貌的事例,内容具体、语言流畅。
(七)板书总结:
再见了,亲人
大娘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去孙子
小金花救老王、失去母亲、深情厚意
大嫂挖野菜、致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