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撰写访兰课件内容

如何撰写访兰课件内容(2篇)

更新时间:2025-01-0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围绕《访兰》一文展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趣味活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兰花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第1篇:如何撰写访兰课件内容
拓展

标题: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探寻兰花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基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逐段分析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做到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

2. 在“我”探讨兰花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我”的看法与父亲的交流,理解野生兰花与家养兰花的不同表现,比较其各自的特质和气质。

3. 通过分析“不敢”和“后悔”等情感词,理解作者对野生兰花的崇敬,同时探索“以兰花比拟人格”的写作手法,思考个人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探讨“我”探寻兰花过程中的所见和父亲的教导。

教学难点:

从关键句段中理解兰花表现出的品格,领悟做人的道理,以及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启发式引导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多次朗读课文,达到流利的程度;

2. 准备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开场互动,导入新课

1. 热身活动──分辨“君子”与“小人”(使用PPT展示相关词汇)。引导学生识别词语的情感色彩,并请他们举例分享生活中的两种不同人群。

2. 导入新课:介绍四位象征君子的花卉——梅、兰、竹、菊,引出课题《探寻兰花的魅力》。让学生齐声读出课题,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何选择“探寻”而非“纵观”。

二、深入探讨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出疑问

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勾画出“我”在探寻过程中所见的事物和与父亲的对话。

2. 一轮检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角色的言辞。

3. 分段朗读并讨论大意,鼓励大胆提出疑问。

三、细读课文,分析2至15自然段

1. 阅读描述“我”随父亲探寻兰花所见的自然景观,以感受兰花的优雅和独特气质。

2. 探讨父亲与“我”间的对话内容,比较野生兰花与栽培兰花的异同。

3. 引导学生思考野兰与家兰的特点,以及两者所象征的意义,强调兰花的气质和价值。

四、情感触动,提升人格境界

1. 引导学生齐读后自然段,思考“我”为何不再挖野兰,并感受作者对野兰的情感。

2. 强调野兰所代表的君子风范,结合父亲的教育,探讨怎样成为内心高尚、坚持自我风格的人。

3. 共同朗读并反复强调“不为被人欣赏而存在,只为彰显自己的特色”。

五、迁移知识,及时应用

1. 学生反思自身如何做到“不为被人欣赏而生活”,并分享个人的成长计划。

2. 讨论收获: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对待人生的态度,鼓励学生进行小练笔或口头交流。

板书设计:

探寻兰花的魅力

优雅独特 清新脱俗

野兰 为自身特色而生 高尚 崇敬

自然精华

提取特点 对比 比喻做人

赏心悦目

家兰 为他人欣赏而生 俗气 轻视

欣赏的盆景

第2篇:如何撰写访兰课件内容
拓展

标题:探索兰花的魅力与内涵

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新生字,掌握其字义与用法。

2. 理解家兰与野兰的特性,通过对比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与思想。

3. 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选取自己喜爱的段落进行背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对比认识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征,难点在于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层情感和思想。

教学准备:

提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兰花的诗句、名句和图片等相关资料,以便课上进行讨论与分享。

教学设计:

一、导入讨论

1. 展示多幅描绘兰花的画作和实物图片,带领学生欣赏,鼓励大家朗读描写兰花的诗句,并探讨这些诗句传达了兰花的哪些特质。

2. 讨论兰花的绰约多姿,传递出怎样的美感与情感。接着,引入贾平凹老师笔下的兰花,强调其独特的艺术表现。

3.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本文标题为‘访兰’而非‘赏兰’?父亲带领我去探访兰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二、初步理解

1. 全班朗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初步理解。

2. 将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的体验、访兰之后的感悟,并为这三部分分别起个标题,概括文章的大意。

3. 请学生圈出文中关于兰花的描写,尤其是家兰与野兰在外形与气味上的不同之处。

三、深入探讨

1. 关注“我”和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探讨其中的含义与深意。

2. 小组讨论,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1)家兰与野兰在特性上有何不同?

(2)“两个味儿”所指为何?

(3)“我”对兰花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什么?

3. 解读“这正是它的不俗之处……”这句话,谈谈对其中深刻含义的理解。

四、提升认识

1. 讨论“我”在文章中表达的“不敢”、“后悔”等情感所反映的人生态度。

2.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阅读后获得的感悟,思考未来希望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

选择一段喜欢的文字,以抒发个人情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

板书设计:

探索兰花的魅力与内涵

家兰:甜美、拘谨、流俗

访兰缘由

观赏兰花

访兰感悟

野兰:清新、纯粹、有灵性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第2、3题,思考并探讨其他可能的兰花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