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活动:《空罐头的故事》
一、活动目标:
1. 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故事。
2. 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3. 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垃圾分类与清理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大挂图4套,幼儿两人一组小图片,空罐头若干,环保垃圾袋。
三、活动过程:
(一) 通过展示空罐头引入话题,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关于空罐头的小故事,这些罐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二) 让幼儿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
老师: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些图片,这里面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做些什么呢?
1. 幼儿自由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内容。
2. 进行互动交流:在图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进行什么活动呢?
(三) 深入观察,引导幼儿通过图片展开想象。
1. 欣赏第一幅图,讨论小猴为什么把空罐头扔掉?这样做合适吗?
2. 观察第二幅图,邀请孩子们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小猪,探讨小猪见到空罐头后可能的反应。
3. 欣赏第三幅图,询问小兔看到空罐头后会有怎样的想法与行为?
4. 借助第四幅图,讨论小乌龟是如何使用空罐头的,它对这个物品的理解是怎样的?
四、幼儿用小图片展开自由讲述,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分享。
五、鼓励每一位幼儿进行完整的故事讲述,增强表达能力。
六、组织讨论环节:
1. 小动物们的行为,你们觉得谁比较好?是谁的做法有问题,为什么呢?
2. 如果大家都随意乱扔空罐头会造成什么影响?你会如何处理遇到的空罐头?
道德教育:我们不能随便丢垃圾,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七、延伸活动:“空罐头的奇幻旅行”,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造空罐头的故事,思考如何将它们转变为有用的物品,例如花盆或小玩具,倡导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程活动:《草地上的新奇创意》
一、关于教材
《草地上的新奇创意》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充满创意和环保意识的故事。其中,四种可爱的小动物对待空罐头的不同方式,巧妙地传达了“每个人都能为环保做出贡献”的理念。特别是故事的最后一幕,几只小乌龟巧妙利用空罐头,制作了一艘小船进行冒险,展现了变废为宝的无限可能。这不仅帮助孩子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更启发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创造与再利用,因此是我们在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良好素材。
二、教学目标
1.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根据故事插图进行生动讲述,提升其口头表达能力(此为本课的核心任务)。
2.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体验环保意识,学习如何从小处着手爱护环境,懂得物品再利用的价值(本课的挑战所在)。
三、学习准备
为本次活动准备的材料包括:教学画册四幅,供每位幼儿使用的图片,以及用空罐头制作的多种手工艺品(如玩具等)。
四、教学方法
鉴于幼儿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且易分心,我们将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主要方法包括:A、激发兴趣;B、语言引导;C、直观展示;D、视听结合。通过这些策略,增强幼儿对学习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展示作品,激发兴趣。
1. 教师展示用罐头制作的手工艺品,导入话题:“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奇妙的东西,你们想看看吗?”通过展示例如小博士、坦克、大飞机等作品,吸引幼儿的关注。
2. 接着提问:“这些漂亮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对了,是空罐头!那么小动物们会把空罐头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索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第二环节:观看插图,畅想故事情节。
展示第一幅图:小猪被空罐头砸到了,问幼儿:“小猪会有什么感觉?我们来表现一下它的反应吧。”接着展示后面的图,引导幼儿思考每只动物的反应与做法,鼓励他们讨论这些行为是否合理,让他们在开放性问题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环节:理解故事,动手参与。
在欣赏完故事后,我们鼓励幼儿通过小组活动,以图片为基础进行互动交流。这种结合视觉、听觉与动手操作的方式,能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增强讲述的自信。同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发现草地上的空罐头,你会怎么处理呢?”通过这样的互动,深化幼儿对环保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环节:创意制作“利用空罐头的点子”。
在此环节中,孩子们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他们的创意,利用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既让他们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也培养创造性思维。同时,借此机会教会孩子们空罐头等物品的潜在价值,强调以环保的态度提升生活品质。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增强记忆的效果,更让幼儿在游戏和动手中加深对旧物再利用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孩子们将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到环保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从自己做起,爱护生活的环境,真正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