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幼儿园中班艺术课教学如何设计

幼儿园中班艺术课教学如何设计(5篇)

更新时间:2025-01-18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篇文章探讨了幼儿园中班艺术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强调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1篇:幼儿园中班艺术课教学如何设计
拓展

标题:探索海底世界的创意艺术之旅

内容:

一、活动目标

1. 理解构建海洋探险画的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各种艺术表达形式。

3. 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透明塑料袋、白色与彩色卡纸、蜡笔、剪贴工具、寓教于乐的海洋主题音乐与视频。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对海洋中的多样生物有所了解,并能简单描述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

三、活动过程

1. 活动引入,通过多媒体引发兴趣。

(1)播放一段海洋生物的精彩视频,展示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

(2)与幼儿互动,问道:“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海底世界是什么模样呢?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这个神秘的地方!”

2. 探索海底生物的多样性。

(1)引导幼儿观看视频,提问并鼓励他们表达对海洋生物的想法。

(2)分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海洋生物及其特点,增进理解与合作。

(3)询问幼儿:“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海底探险画呢?”

3. 材料及制作要求的介绍。

(1)展示将使用的各种艺术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讲解创作过程中的要点,注重创造性和个性化表达的鼓励。

4. 开始制作海底探险画。

(1)教师逐步演示,鼓励幼儿实践,过程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建议。

(2)作品完成后,组织分享环节,让幼儿展示各自的创意,并进行互评与赞美。

四、活动延伸

美术角:将制作材料继续在美术区提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更多海洋主题艺术作品,进一步加深对海洋生态的理解与尊重。

第2篇:幼儿园中班艺术课教学如何设计
拓展

标题:幼儿园中班创意艺术体验

内容:

目的:

1. 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亲身体验混合媒介创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动手能力。

2. 学习不同的涂抹技术,掌握颜色的搭配与运用,激发创作欲望。

3. 通过观察与讨论,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准备:

1. 在活动之前,引导幼儿观看关于自然景观的短视频,鼓励他们思考大自然的色彩与形态。

2. 准备绘画纸、彩色蜡笔、水彩颜料、记号笔等多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引入活动,通过故事激发兴趣

1. 老师讲述一个关于“色彩精灵”的故事,描述精灵如何用颜色把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2. 让幼儿分享他们心目中“理想的颜色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二、观察与互动

1.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颜色的深浅、明暗以及混合后的变化,提问:“你们觉得哪些颜色在一起更好看?为什么?”

2. 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简单的颜色混合,互相分享他们的发现。

三、创作与实验

1. 鼓励幼儿在白纸上尽情涂抹,探索各色颜料的表现效果,允许他们自由地混合颜色,突出个性化。

2. 指导幼儿在交替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时,注意观察色彩的变化和图案的形成,鼓励大胆尝试。

四、作品分享与讨论

1. 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每位小朋友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和灵感来源。

2. 引导幼儿评价彼此的作品,探索各种颜色搭配的美感,鼓励他们从他人的作品中寻找灵感。

总之,此次艺术活动不仅让幼儿体验到绘画的乐趣,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个人思想,感受艺术创作的自由与快乐。通过讨论、观察与创造,丰富他们的艺术感知与表达能力。

第3篇:幼儿园中班艺术课教学如何设计
拓展

标题:探索色彩与情感的奇妙之旅

内容:

  综合艺术活动:色彩与情感的对话

 一、活动宗旨:

  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情感通过音乐所传达的色彩理念。

  2、帮助幼儿理解色彩的对比,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对于艺术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1、音乐设备(可使用手机或音响)

  2、红、橙、黄、蓝、绿色卡片及相关颜料

  3、每组提供色彩分类图卡,油画棒一支,动物插图若干。

 三、活动流程:

  (一)音乐欣赏与情感体验

  1、教师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幼儿静心聆听,之后提问:“听到这段音乐,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2、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或者结伴进行创意表现。

  3、播放第二段音乐,随后询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带来了怎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进行开放式讨论)

  4、教师引导:“我们听过两首曲子,感觉是否有所不同?”

  (二)颜色联想与情感连接

  1、教师展示准备好的色卡,播放一段音乐,幼儿需选出代表该音乐的颜色。

  2、讨论:“这段音乐给你哪种颜色的感觉?为何选择此颜色?”教师引导幼儿对颜色进行分析。

  3、总结:红色和橙色选四种颜色归入暖色,而蓝色和绿色归为冷色。

  (三)探索与巩固色彩认知

  1、鼓励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颜色属于冷色或暖色(促进小组讨论)。

  2、小组活动:让幼儿们依据颜色特性进行分类,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3、教师组织全班进行简单的分享与总结,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

  (四)创造性美术活动:为小动物创造背景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与我一起为小动物们的照片设计背景吗?”

  2、出示相片的“底片”以吸引幼儿的注意。

  3、教师示范怎样使用刷子和颜料,给出“洗照片”的创作方法。

  4、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授他们技巧并鼓励大胆尝试。

  5、完成后,引导孩子们对比冷暖色背景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激发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室外探索:体验真实的色彩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已经了解到色彩的冷与暖,接下来让我们到户外去寻找这些颜色,感受它们带来的不同情感。”

  2、鼓励幼儿在自然中观察、讨论,以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创造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幼儿不仅在音乐中感知到了色彩的情感表达,还在互动中增强了对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4篇:幼儿园中班艺术课教学如何设计
拓展

新标题:探索恐龙世界的艺术课

活动目标:

1. 理解并讨论歌词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学会唱出歌曲。

2. 通过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恐龙形象,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重点难点:

深入理解歌词,特别是每种恐龙的独特特征和歌曲的情感表现。

活动准备:

播放视频《谁是恐龙?》及伴随歌曲《谁是恐龙?》,准备恐龙相关的图画书和玩具。

活动过程:

一、歌曲欣赏

- 播放歌曲,邀请孩子们聆听,并与播放的动画片段互动。如:让孩子们观察恐龙的形象,并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

1. 歌词中提到哪些种类的恐龙?

2. 这些恐龙各自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的外观特点如何?

3. 在你心中,哪一只是最“真实”的恐龙?

二、图画书欣赏

- 带领幼儿翻阅准备好的恐龙图画书,观察不同种类的恐龙。

1. 讨论各种恐龙的外形特征。

2. 鼓励孩子们与同伴交流:你最喜欢哪种恐龙?原因是什么?

三、情感与表演

- 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孩子们倾听乐曲的节奏和情感。

- 引导孩子们尝试仿效不同恐龙的动作,表现出它们的特点与行为。

1. 想象变色龙如何变色,它的动作会怎样?

2. 恐龙捕猎时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3. 如果你是一只喷火龙,你的飞行动作会有什么不同?

四、唱与表演结合

- 请孩子们在唱这首歌时,同时进行简单的舞蹈或肢体表演,充分展现他们对每种恐龙的理解和创造力。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表现出对恐龙的浓厚兴趣,尤其是霸王龙的形象。大家都积极参与,并在表演中投入感情,互动氛围活跃。在活动中,我还引导幼儿认知汉字“龙”,使他们在知识学习和艺术表现间找到乐趣。未来可尝试引入更多恐龙的故事,增强他们对自然历史的了解。

第5篇:幼儿园中班艺术课教学如何设计
拓展

标题:创新未来:幼儿园中班的环保艺术探索

在本学期,我们的主题是《未来的轮子》。通过对车辆更深层次的探讨,旨在引发幼儿对汽车的想象与创新。中班的小朋友对汽车充满好奇,但他们对汽车如何影响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却知之甚少。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提出问题“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以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力,通过观察与实践深入理解现代汽车的结构,并亲手创造出他们理想中的未来汽车,从中感受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知识:让幼儿初步认识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理解汽车的不同能源来源。

2. 能力: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通过思考与合作设计出未来的汽车。

3. 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保护情感。

重点难点

1. 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认识汽车的分类,包括燃油、 电动和氢气汽车。

3. 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具有个人特色的未来汽车。

4. 自主或合作绘制未来汽车的设计图,展示创意。

5. 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新,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未来汽车。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提前收集有关未来汽车的资料,帮助孩子们开拓思路。

2. 材料准备:每位幼儿带来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准备废旧材料如纸箱、瓶子等用于制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汽车博览会引导兴趣(3分钟)

通过幼儿携带的汽车,模拟一个小型的汽车博览会。引导孩子们提问,观察汽车的外形与结构,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讨论汽车外形与功能(3分钟)

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设计未来汽车(4分钟)

幼儿分组讨论,并选择一位擅长绘画的伙伴担任组长。每个孩子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组长负责将设计绘制出来,建立团队协作的模式。

四、变废为宝的创作(12分钟)

根据设计图,幼儿在区域内寻找废旧材料,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未来汽车。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激励孩子们改进想法。

五、展示与分享(3分钟)

每组派一位代表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未来汽车,描述其设计理念与功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活动总结(2分钟)

教师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强调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继续在日常生活中探索更多的环保创意。

七、活动延续

希望幼儿回家后与父母分享这次活动,讨论更多的环保创意,一起寻找制作未来汽车的更好方法。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增强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还体会到创意与合作带来的乐趣。未来的汽车设计不仅是孩子们想象的延伸,更是对现实环境保护的一种积极回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