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课件:《自我照顾能力提升》
活动目标
1. 理解不合适的鞋子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增强安全意识。
2. 学会在鞋子不适时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并参与队伍的整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孩子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穿着情况。
4. 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各种方法,并与同伴们分享心得与经验。
5.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帮助幼儿独立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 一双适合幼儿穿的鞋子。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关于《小鞋子的故事》的各类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通过谜语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思维。
谜面:“身上有个小尖尖,走路时总要相伴。人穿我,我带着它,不好掉落可伤害。”
提问:小朋友们,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呢?(谜底:鞋子)
在孩子们猜出谜底后,教师展示准备好的鞋子,和幼儿一起朗读谜语。
2. 开展"鞋子模拟体验"的小游戏,帮助幼儿体会穿着不合适鞋子带来的不便和危险。
(1) 游戏《鞋子挑战》。幼儿在教师的示范下,模拟身体不适的状态,比如掉鞋、穿反鞋、鞋扣松。教师以"小鞋子"的角色说:“请模仿我如此走!”
(2)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这样的鞋子舒服吗?走路会感到怎样?可能发生怎样的风险?
(3) 教师归纳:不合适的鞋子会让我们走路不稳,甚至有摔倒的风险。
3. 教导孩子们一旦感到鞋子不舒服时,需及时与老师沟通并做好整理工作。
(1) 幼儿分享:如果鞋子穿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谁可以帮助我们?在排队时,鞋子不舒服,可以如何处理呢?
(2) 教师总结:在出门前,一定要检查鞋子是否合适。如果在行走中感到不舒服,要立即停下来,并告诉老师,同时前往一旁调整鞋子。
4. 学习一首简单的儿歌《小鞋子与我》。
(1) 教师可以根据儿歌内容编排简单的动作,与幼儿一起表演。
附:儿歌
“小鞋小鞋我来穿,
松松粘扣不想见。
好好穿戴齐步走,
安全走路乐无边。”
(2) 鼓励幼儿与教师一同参与表演和朗读,加深记忆。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选择合适大小的鞋子,并避免松散或过大的鞋子,以保护幼儿的安全和舒适。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提升孩子的自我照顾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标题: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课件:《自理能力与合作意识提升》
活动目标
1. 教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穿衣及整理个人物品的方法。
2. 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及自我服务意识。
3. 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技巧。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细节意识,提升动手能力。
5.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自理技巧和物品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1.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立“自理小站”,包含洗手池、衣服架和整理盒,前面有一个小镜子。
2. 物质准备:准备洗手液、毛巾,儿童衣服若干、玩具整理箱、卡通图案的标签等。
活动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实录
1. 入场: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探索一场关于自理的小冒险!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了!
2. 学习洗手。
(1) 师:让我们先来学习如何正确洗手。看这里,我给大家示范一次。
(2) 师边示范边解释:润湿双手→加洗手液→搓揉手掌、手背、指缝……
(3) 幼:轮到我们模仿啦!
3. 穿衣游戏。
(1) 师:现在,让我们来试一试怎样快速穿衣服。大家来选一件衣服,看看谁可以最迅速地穿上。
(2) 幼:我会穿这件!
(3) 师:穿好之后,我们要确保每个细节都对,比如扣子要扣好。
4. 整理物品的挑战。
(1) 师:现在请大家看看自己的小站,里面有很多玩具,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整理好。
(2) 师给幼儿发放卡通图案的标签,指导幼儿对玩具进行分类。
(3) 师:大家都做得非常好!整理完后,有什么想分享的经验吗?
5. 合作小游戏。
(1) 师:接下来,我们会组成小组,进行一个合作游戏,每组需要一起完成一个自理任务,比如整理书包或是摆放玩具。
(2) 幼:我们来一起做吧!
活动延伸
建议幼儿回家和父母进行“生活小达人”的游戏,分享在学校学到的自理技巧,鼓励全家一起参与并体验自理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