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幼儿园小班动手实践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动手实践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3篇)

更新时间:2025-01-30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旨在通过互动活动,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动手能力,学习简单的自我管理和社会常识,增强独立性与团队协作意识。
第1篇:幼儿园小班动手实践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拓展

标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幼儿爱劳动意识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技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场景。

2. 引导幼儿学习短句,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发掘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3. 通过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激发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培养他们独立做事的意识。

4. 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

5. 探索生活中的多样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对世界的发现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培育幼儿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 难点:帮助幼儿具备独立自主能力,敢于尝试新事物。

活动准备:

1. 知识储备:播放儿童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自己完成任务。

2. 环境布置:准备适合小班的学习环境。

3. 材料配备:准备图片与字卡,展示内容涵盖孩子们独立完成的日常事务;此外,准备录制小朋友独立做事情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歌曲回顾与引导

1. 与幼儿一起唱《小小手》,带动他们做出相关动作,增加趣味性。

2. 引导幼儿再次跟唱,并提出参与表演的可能,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观察与讨论

1. 利用视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针对录像中的角色提问,鼓励他们根据看到的内容作出描述,提升观察能力。

2. 讨论录像中的角色在做什么,例如“她在穿衣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猜测角色在说“我会自己穿衣服”等。

(三)表达个人体验

1. 录制的小朋友展示了独立能力,引导在场幼儿说出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我会自己吃饭、我会自己洗手”等,这样可以激励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

2.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并适当指导他们的表达。

(四)活动总结

1. 通过讨论,认识到许多小朋友都能独立完成日常任务,让幼儿意识到自我能力的重要性。

2. 邀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分享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锻炼口头表达。

通过以上活动,幼儿在参与中掌握了自我照顾的基本技能,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对劳动的热爱。

第2篇:幼儿园小班动手实践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拓展

标题:幼儿园小班社会常识《自主实践》课程设计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在图片中发现细节,从而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习短句“我会自己穿衣服”,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 通过自主实践,培养孩子们独立完成任务的情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4.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激发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及健康的竞争精神。

5. 学习和掌握穿衣的基本技能,增强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穿衣技能

教学难点:理解独立完成事情的意义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进行梳理与准备。

2. 环境准备:将活动室布置成温馨有趣的“自我照顾区”。

3. 材料准备:多幅图片、数件适合幼儿穿衣的带纽扣衣物。

活动流程:

一、导入主题

1. 出示图片,激发幼儿讨论和想象,问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孩子们表达出他们的想法。

师:今天我们有个特别的朋友来访,让我们热烈欢迎她的到来!她的名字叫小勤勤。小勤勤有很多的朋友,他们为什么都喜欢她呢?让我们看看小勤勤在做什么吧!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小勤勤在忙些什么?”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师:小勤勤好像在穿衣服呢。你们觉得她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猜测和表达)

3. 鼓励幼儿使用“我会自己……”的句式,分享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师:小勤勤能够自己穿衣服,那么你们呢?你们会自己做些什么呢?

二、实践活动

1. 鼓励几位幼儿表演穿衣过程,教师在旁进行指导与鼓励。

2. 组织“快速穿衣比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比赛氛围。将幼儿分成小组,看看哪组的小朋友能最快并正确地穿好衣服。

师:很棒,小班的小朋友们也这么能干!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穿衣快闪比赛吧,看看谁能最快把衣服穿好。

三、总结与反思

1. 结束活动时,与幼儿一起回顾刚才的活动,问他们感受到什么,学到了什么。

2. 鼓励幼儿继续保持独立做事情的习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尝试。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我们不仅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3篇:幼儿园小班动手实践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拓展

活动主题:小小探险家——动手体验与发现

活动目标:

1. 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学习打开多种日常用品的包装,提高他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自信的品质,树立“自己动手”的意识。

3.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如“开启”。

4. 发展幼儿的灵巧手指与协调能力。

5.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多样性,发现不同物品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掌握多种开启包装的方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应对各种包装,不再依赖成人的帮助。

活动准备:

1. 幼儿准备:每人一份包含不同包装的玩具、果汁杯;每组准备有趣的动物贴纸。

2. 教师准备:投影仪、生日歌音频、录音设备、动物玩具照片、毛绒玩具、小食品包装篮等。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动物派对”

1. 播放欢快的音乐,拉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2. 展示可爱的动物玩具,引入活动的主题。

(二) 游戏环节——“动物收礼”

1. 展示一个神秘的礼物盒,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让幼儿猜测箱子里可能是什么礼物,促进互动。

3. 鼓励幼儿尝试打开礼物,观察不同包装的开启方法。

(三) 体验分享——“讲讲你的小发现”

1. 引导幼儿分享他们是如何打开礼物的,讨论所用的方法。

2. 对比不同的开启方式,从中学习科学的开启技巧。

3. 教师结合趣味小故事加深印象,引导幼儿理解新词“开启”。

(四) 动手实践——“为小动物准备美味”

1. 教师示范如何帮助玩具动物剥开包装,分发美食。

2. 幼儿们分组进行尝试,教师耐心指导,帮助那些需要支持的孩子。

3. 通过观察和反馈,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自己动手”的理念。

(五) 互动表演——“生日快乐的旋律”

1. 带领幼儿一起表演“祝动物们生日快乐”的歌曲,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2. 在欢声笑语中,与动物玩具道别,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在玩乐中掌握了新的技能,还增强了与同伴的互动,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次身心俱佳的动手探险之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