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制作幼儿园音乐课程课件

如何制作幼儿园音乐课程课件(5篇)

更新时间:2025-02-0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探讨幼儿园音乐课件的重要性,强调通过生动的课件帮助幼儿在音乐学习中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
第1篇:如何制作幼儿园音乐课程课件
拓展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深入了解歌曲《“六一”的歌》,在演唱中体验活泼欢快的情绪,运用明亮的声音进行表演。

2.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自创歌词,发挥想象力。

3. 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通过领唱和动作配合,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 钢琴

- 歌词卡片

- 图片素材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 热身活动:与幼儿开场问候,进行发声练习,老师伴奏《小鸟醒来了》,让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应和。

2. 律动体验:通过简单易学的律动歌曲《春雨沙沙》和《头发肩膀膝盖脚》,使孩子们活跃身心,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歌曲学习

1. 复唱环节:请幼儿跟随老师的琴声再次演唱《“六一”的歌》,希望他们能在声音的清晰度与情感表达上做得更好。教师引导孩子们使用愉悦而轻轻松松的声音,以更加中速的节奏来表现歌曲。

2. 动作创编:鼓励孩子们为歌曲设计简单的表演动作,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增加舞台的趣味性。

3. 歌词创作:借助准备好的图片素材,启发幼儿根据图像的内容新编歌词。如:“六一”的蓝天,“六一”的鲜花等,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歌词中,集思广益。

4. 小音乐家表演:邀请幼儿当小音乐家,创作新的歌词并分享。引导大家共同演唱,把各自的创意融入到歌曲中。

5. 领唱与合唱:组织幼儿分组,设定一组领唱,其他孩子配合拍手或合唱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总结

教师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感谢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激励他们期待“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引导孩子们在合唱中融入他们的创造,进行一场热烈的演出,最后播放《“六一”的歌》,与孩子们共同庆祝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

第2篇:如何制作幼儿园音乐课程课件
拓展

标题:快乐小匠人的音乐之旅

内容: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并表演一首反映劳动乐趣的歌曲,培养孩子们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体验音乐所传递的快乐与活力,提升他们的社交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选择适合幼儿的歌曲《小小工匠》,准备音乐播放器和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小工具模型或玩具鞋。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用丰富的表情演唱《小小工匠》,引导孩子们想象一个快乐的小工匠在工作。教师可以说:“小工匠每天忙碌地创造出各种美丽的鞋子,今天我们也来一起感受他的快乐。”

2. 向幼儿提问,让他们回忆歌词,理解歌曲中传达的喜悦。教师可以引导道:“小工匠在做什么呀?他用哪些工具呢?你们觉得他是开心的还是烦恼的?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3. 教师带领孩子们唱歌,逐渐熟悉旋律,可以唱1到2遍,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跟上。

4. 教师鼓励孩子们根据歌词进行肢体创编,想象自己是小工匠,怎样用工具进行工作。教师可以问:“小工匠在做鞋子时,手是怎么mov动的呢?”

5. 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边唱边做。教师可适时示范,并引导孩子们模仿:“来吧,让我们一起做快乐的小工匠,展示我们的动作!”

6. 在活动中,教师注重节奏的把握,指导幼儿如何配合音乐的节拍来做动作,增强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7. 在孩子们熟练掌握动作后,师生共同表演,鼓励每个孩子通过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展现小工匠的快乐心情,营造轻松的氛围。

(四)活动反思

1.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在音乐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有效地按照节奏进行肢体动作。

2. 活动中,通过歌曲和角色扮演,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也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第3篇:如何制作幼儿园音乐课程课件
拓展

标题:快乐的小动物音乐课

内容: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欢乐氛围,并感受曲调的轻松与活泼。

2. 培养幼儿用愉悦的声音自信地演唱和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 小动物头饰(如小狗、小兔等)、音乐播放器及相关的音乐文件。

2. 一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个与歌曲主题相关的小短剧。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的乐园

1. 幼儿观看小短剧的表演。

2. “嗨,大家好!我是小狗,我今天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要做!”

3. 教师播放音乐的伴奏部分,一名幼儿将根据剧情进行夸张的表演,展示小狗如何在家里调皮捣蛋,比如“扑到沙发上玩球”、“跳到桌子上看食物”等。

二、乖巧的小狗

1. 小主人回到家中,发现了小狗的调皮行为,试着让幼儿猜测小主人会如何反应。

2. 完整欣赏歌曲的第一遍,询问幼儿对歌曲的感受,以及小主人对小狗说了些什么。

3. 播放歌曲的第一段,重点引导儿童注意小主人的教诲。

4. 讨论小主人劝小狗不要做哪些事情,幼儿共同表达出对小狗的建议。

5. 逐步欣赏歌曲的第二段,题目切换到小狗的心情。

6. 讨论小狗在家中独自一人时的感受,什么是孤单?小主人又该如何解决小狗的寂寞问题?

7. 教师逐句示范演唱,幼儿跟唱,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8. 一名幼儿扮演小主人,另一名幼儿穿上小狗头饰,两人按照节奏进行表演,剩下的幼儿在旁唱歌。可以多次重复这个游戏,以增强参与感。

三、创作小动物的新篇章

1. “大家都喜欢小狗,那你们还喜欢哪个小动物呢?想象一下它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把这些情景编进歌曲里!”

2.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动物哦,下课后我们继续一起创作更多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吧!”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习音乐,还能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4篇:如何制作幼儿园音乐课程课件
拓展

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

【活动理念】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激发想象、传递情感,给人以快乐和启迪。本活动旨在通过富有活力和趣味的乐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意与表现力。尽管幼儿们可能未曾亲身体验过特定的自然风景,但通过音乐的引导,他们能够将这些美好的情感与想象化为实际的体验,进而通过打击乐器来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地方民谣的特点,感受其中活泼与喜悦的情感。

2. 鼓励幼儿通过模仿与身体表现,熟悉节奏,体会分声部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音频播放设备、各类打击乐器、动作示范卡片。

2. 选定歌曲《快乐拍手歌》及相关课件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全面感受地方民歌的节奏,学会分声部演奏,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通过播放《快乐拍手歌》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模仿动作。

(二)鼓励幼儿联结生活,开启对“节奏”的探索:

1. 教师示范动物叫声,询问幼儿特征。

2. 讨论其他有节奏的声音,如雨滴声、心跳声等。

(三)展示节奏谱,让幼儿进行节奏模仿练习。

1. 除了拍手,问幼儿还有哪些表现节奏的方法。

(四)播放乐曲及显示课件,感受音乐的情境:

1. 提问幼儿对乐曲的感受与想象。

2. 通过视听材料,引导幼儿欣赏相关的自然景观。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自然景色,乐曲能够表达美好的情感和丰收的喜悦。

(五)展示乐曲节奏图谱,鼓励幼儿用身体表现乐曲:

1. 引导幼儿熟悉节奏动作。

2. 分组练习,教师指挥共同练习节奏动作。

(六)组成“小小乐队”,为乐曲伴奏:

1.教师展示乐器,鼓励幼儿讨论配乐方案。

2. 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伴奏,尝试不同角色的指挥。

(七)最终展示,由“小小乐队”向观众演出。演出结束后,请乐队成员友好退场。

【活动延伸】

在表现区张贴节奏乐谱,并设置丰富的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与练习,让他们在课后也能继续享受音乐的乐趣与魅力。

第5篇:如何制作幼儿园音乐课程课件
拓展

标题:小朋友安全意识提升课程

课程目标:

1. 帮助小朋友理解在外出时保持与家人一起的重要性。

2. 通过寓教于乐的故事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理解独自外出的潜在危险。

3. 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小燕子这一鸟类及其特点。

课程准备:

1. 故事书《勇敢的小燕子》。

2. 小燕子的插图和相关歌谣。

3. 安全知识小卡片。

课程流程:

一、展示小燕子的插图,开展讨论。

1. 一起描述小燕子的颜色有哪些。

2. 交流小燕子的生活习惯,例如迁徙、筑巢等。

3. 理解小燕子的生态环境及其在自然中的角色。

二、讲述故事《勇敢的小燕子》。

1. 逐段讲解故事情节。

2. 提出几个问题引导讨论:

- 小燕子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 它是如何学会保护自己并与家人团聚的?

- 故事传递了什么关于安全的重要性?

3. 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让他们意识到独自在外可能带来的危险。

三、学习并合唱小燕子的歌谣。

1. 教孩子们唱《小燕子的歌》,并加入相应的动作。

2. 鼓励孩子们在唱歌时互相帮助,展示团结和友爱的精神。

通过以上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小燕子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安全意识,从而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