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与写作探讨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与写作探讨(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七年级语文课件《太空一日》的教学内容及其设计理念,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太空的奥秘与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
第1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与写作探讨
拓展

【教学目标】

1. 深入阅读课文,结合段落小标题,全面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2. 领悟作者在科学探索中的冷静与坚定,体会其深厚情感。

3. 培养学生提取和重构信息的能力,加深对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4. 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民族奋斗的理想,感受航天事业的伟大。

【教学重点】

1. 学会通过阅读方法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与主要内容。

2. 敏锐捕捉文章中流露出的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科学探索中展现出的严谨态度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互动相结合。

【课前准备】

让学生查阅有关杨利伟和中国航天史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分享与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同学们,历史上人类对飞向太空的渴望从未停止,从古希腊的“神话传奇”到近代科学的巨大飞跃。2025年10月15日,中华民族的太空梦终于成真,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宣布成功完成中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我们今天将一起研读《太空一日》,感受这一伟大时刻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

(2)感悟作者的情感与科学态度

三、夯实基础,精准理解重点词汇

1. 正确认读词语及其用法

2. 理解六个关键的词汇意义,例如“无虞”、“炽热”,及其在文章中的具体应用。

四、课堂活动与讨论

活动一:通过快速阅读识别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同学们,虽然课文的内容比较丰富,但通过小标题的指引我们可以轻松把握文章的脉络。请大家浏览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 各部分小标题分别传达了哪些信息?

2. 文章的叙述是如何展开的?

活动二:探索意外事件,感悟英雄本色

请查找文中杨利伟在太空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并分析他当时的反应及心理活动,填写相应表格。

比如:

一次意外及其反应:共振痛苦 → 遇险中的顽强与冷静

这样的表现让我们窥见他作为航天员的非凡素质:沉着、坚持与勇气。

活动三:剖析文中语言,感受科学严谨

找出文中体现杨利伟严谨态度的语句,讨论这些细节是如何提升文章的科学性与可信度的。

活动四:情感描写与价值观讨论

通过分析课程中提到的几句话,深入探讨作者对祖国、对航天事业以及对亲友的深厚情感。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这些情感是如何激励他们追求梦想的。

活动五:集体讨论与拓展延伸

1. 思考杨利伟被称为“航天英雄”的原因。

2. 讨论英雄的定义,是否只有大无畏的奉献才算英雄。

3. 如果有机会与杨利伟面对面交流,你会问他什么?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

我们从这课文中不仅了解了航天员杨利伟的太空之旅,也感受到了他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从容和勇气。科学探索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与奋斗。希望同学们从中汲取灵感,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

作业:撰写对《太空一日》的读后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科学和探索的理解。

【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 杨利伟

1. 起飞的挑战

2. 太空的奇观

3. 声音探秘

4. 返回的险境

5. 英雄的精神与科学态度

第2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与写作探讨
拓展

标题:探索太空:杨利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

在七年级语文课上,我们将通过一篇感人的文章《太空一日》,探索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惊险太空之旅,并由此领悟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会自我阅读与理解书中生字词汇。

2.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关键句的情感内涵。

3. 多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脉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快速阅读,获取“太空一日”中遭遇的冒险与挑战的信息,重点关注其过程。

2. 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捕捉人物情感的细腻变化,并从中发现探究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了解我国宇航员所展现的卓越品质,学习他们所传承的崇高精神,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与人文情怀。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了解背景,检查预习

1. 认读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例如:模拟、轮廓、遨游等,明确其用法与意义。

2. 教师对神舟五号的历史背景做简要介绍,帮助学生建立情境。

目标导学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 文中展示了杨利伟的太空旅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火箭发射时的紧张、太空中的奇观与未知、以及返回时的重重难关。

2. 理解发射时的“牺牲感”,以及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到的光景,尤其是对长城的思考,表现出严谨求实的态度。

3. 在太空过程中,面对神秘的敲击声,感受到未知带来的恐惧与紧张;在飞船返航时的裂纹,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科学探索的挑战。

目标导学三:细读课文,探究深意

1. 通过情感描写体会杨利伟和指挥大厅的欢呼,为他生还而感到的欣喜与激动。

2. 探索航天旅程中的科学严谨,如如何通过细致观察与实验排除误差,体现了一名宇航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可以讨论文章的结构形式,认识到使用小标题的重要性,它不仅让内容更清晰,还突显了挑战与成就的层次感。

目标导学四:总结反思,探讨启发

本文通过细腻的描写记录了杨利伟的太空之旅,展现了一个科学家对未知的极大敬畏和探索的勇气。

1. 在阅读后,学生反思自己从中得到了哪些启迪,如何运用这份勇气与严谨的精神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 如果有机会与杨利伟交流,学生可以提问关于他在太空中的感受和对未来探索的期待,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的好奇与思考。

教学评价

在课堂中,我们会利用多媒体展示太空探索的成就,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分享个人对航天事业的看法与理解。通过这样的互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

通过对《太空一日》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航天员的艰辛与荣光,还应理解科学探索的价值与价格。未来的课堂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提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

第3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与写作探讨
拓展

探索宇宙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导学目标

1. 理解人物心理与动作描写的技巧。

2. 体会杨利伟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精神。

3. 激励学生怀揣对祖国的热爱,渴望探索未知的决心。

学习重点

1. 理解文中充满诗意且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

2. 借鉴闻一多的严谨科研态度和勇于坚持原则的人格,培养做人的高尚情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

- 学生围绕“自学互研”的主题,进行独立学习。

- 学生需带着导学目标,深入阅读文本及参考资料,寻找文中的重要段落、句子和词语,并尝试独立完成思考题,以便准备汇报。

- 针对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记录,准备在合作探讨时讨论。

2. 合作学习

- 每个小组选出1-2名代表分享思考题的答案,其他小组成员在组长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后续的讨论。

- 小组邻座之间进行讨论,若出现分歧可转向小组讨论,若小组内仍无法达成一致,记录后待全班讨论时交流。

- 全班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启发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促进思维的碰撞与交融。

情景导入与问题生成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的伟大飞跃。2025年10月15日,这艘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浩瀚的太空,翌日成功返回,虽然这次飞行时间不长,却是中国在航天史上的崭新开端,象征着中国已然成为继美国与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生字词学习

1. 字音

- 炽热(chì)、轮廓(kuò)、模拟(mó、nǐ)、遨游(áo)

- 严谨(jǐn)、稠密(chóu)、瞬间(shùn)、概率(lǜ)

2. 词义

- 概率: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基于统计学的重要概念。

- 烧灼:形容因高温引起的灼烧感觉。

- 瞬间:强调极短的时间,一眨眼的功夫。

- 稠密:描述数量众多且分布密集。

- 严谨:体现一种求精求细的态度,追求事物的完美与精确。

- 遨游:意指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地游历。

- 千钧重负:形象地比喻重任或巨大压力。

- 耐人寻味:形容内涵深邃,值得细细品味。

- 惊心动魄:形容情节紧张,使人心弦绷紧的状态。

借助于这些学习活动与目标,我们不仅是在学习一篇课文,更是在感悟宇宙探索背后的精神与情怀,启迪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对国家的责任感。在探讨杨利伟的经历时,领悟到每一个伟大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刻苦钻研的精神与不懈努力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