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为什么小事妨碍了大局?《因小失大》探讨

为什么小事妨碍了大局?《因小失大》探讨(2篇)

更新时间:2025-04-0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该课件《因小失大》旨在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因追求小利益而错失大机会的道理。
第1篇:为什么小事妨碍了大局?《因小失大》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学习“小猴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结构和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描述人物状态和心理活动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生动地讲述故事。

3. 利用图画刺激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小猴子的行为和情感变化,提升他们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大家喜欢小动物吗?特别是小猴子,它们通常给我们怎样的感觉?(机灵、活泼等)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中有一只特别的小猴子,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它的经历。

二、查看图画

1. 首先,大伙一起读题目,大家对“因小失大”有什么理解?你们认为小猴子会经历什么呢?

2. 请观察这几幅图,谁能总结一下这组画讲述了什么故事?

3. 教师提示:简洁明了地说出故事主要的人物、事件及结果,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

三、逐幅分析

学习第一幅图:

1. 运用我们学过的描述方法,谁能说说这幅图描绘了什么?

2. 威威,你来试试:小猴子在……得到了许多豆子,兴奋地……,可是突然……。

3. 教师鼓励:很棒,你使用了生动的词汇,比如“小心翼翼”、“兴高采烈”,这些让想象更加丰富。让我们一起把这个静态情境变得活灵活现吧。

4. 大家还有其他想法吗?

学习第二幅图:

1. 观察这幅图,小猴子的表情和动作能告诉我们什么?

2. 自己练习描述,抓重点。

3. 继续分享:小猴子心里想:“这可不行,我必须……”,于是他迅速……去捡那颗掉落的豆子。

4. 其他同学评价,可以提到旁边的鸡也在干些什么。

学习接下来的图:

1. 看看小猴子还有哪些新动作,效果如何?大家大胆想象。

2. 词汇帮助展现情感,比如“狼狈逃窜”、“哀叹不已”等,大家可以试着用上。

3. 向同学分享小猴子的故事发展,评价与建议相互交流。

小鸟的反应:

1. 听听树上的小鸟会怎样评论小猴子的行为?例如,可能会用玩笑或劝导的方式。

2. 小猴子听到后会有什么感想,我们来进行一个角色扮演,表达感受。

四、创作童话

1. 动手试试,你们能将这一系列的图画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吗?用你们的语言表达。

2. 分享编写的童话,看看大家的创意。

课后反思:

1. 在交流中,指导学生如何描述人物状态,以及心理活动,使他们能更具体化地呈现内容。

2.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故事,合理想象,赋予静图以生活。

3. 积累相关的成语和故事,让课堂更丰富,同时提供表达的支持词汇,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4. 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讲述的兴趣和参与感,增强课堂互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故事中。

第2篇:为什么小事妨碍了大局?《因小失大》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活动:《小事中的大悟》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2. 通过分析文中关键段落及其用词,联系上下文,深刻理解角色形象与情感的转变。

3. 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反复阅读中进行探究学习。

4. 抓住文章的主旨,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体会人物情感与情节发展,学习多种描绘手法呈现人物的多面性与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创造性、综合性地解读文本。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在学习之前,准备好针对性的问题,并安排时间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互相分享见解。

二、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从小事中领悟人生重要道理,培养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思考身边的小事。

三、教材分析:《小事中的大悟》选自六年级语文教材的“生活启示”板块,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感知身边的人和事。故事通过简单的情节传递深刻的哲理,表现了如何从日常小事中得到启示,进而推动个人成长。

四、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此阶段接触较多系列文体,对于真实的生活感悟和作者表达的深意尚需引导。语言的流畅性和故事的逻辑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讨论加以巩固。

五、总体思路:

秉承新课程理念,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非连续文本,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

1. 创设情境,让学生整合理解文章的总体内容。

2. 精读关键段落,深入挖掘人物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3. 按照文章的叙述顺序整理线索,帮助学生概括主题。

4. 将本课与其他课文结合进行比较,总结记叙文的写作规律。

教学流程图:

- 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 复习相关知识,引入课题

- 鼓励学生提出疑惑,逐一解答

- 通过自学、预习,初步掌握故事内容

- 整体感知,阅读并分享

- 小组内交流,激发思维讨论

- 深入探讨,理解文意

- 结合其他文章,整理观察结果

- 总结提升,归纳共通规律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在“小事”中领悟“大道理”,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