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新课件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2. 认识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够通过观察和计算准确判断所经历的时间。
3. 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教学重点:
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需准备多媒体课件,以便展示时间相关的内容与例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时间单位的进率和换算
在黑板上写出换算关系:
- 1小时 = 60分钟
- 1分钟 = 60秒
2. 填空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填空:
- 2小时 = ( )分钟
- 2分钟 = ( )秒
- 180分钟 = ( )小时
- 120秒 = ( )分钟
- 1小时40分钟 = ( )分钟
- 6分钟 = ( )秒
3. 填入适当的时间单位
-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 看一场电影需要2( )。
- 小东跑100米耗时16( )。
二、探究新知
1. 观察小学作息时间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行阅读并思考相关问题:
- 上午第一节课从几点到几点?这节课上了多少分钟?
- 您是如何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的?是否可以列式表示?
- (教师引导学生解题,并在黑板上演示算式:8:50 - 8:10 = 40分钟)
答案是:这节课上了40分钟。
2. 反馈练习
请同学们在板上演算,分享自己的思路。
例如:下午第七节课的上课时间是多少?你如何计算的?
3. 深入探究
- 请计算10:50到11:30第四节课的时间。问: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 重点讲解当分钟不够减时应如何处理,需向小时借1,即加60分钟进行计算。
4. 反馈练习
- 小明从家去学校,需要多长时间?请先观察钟表后,列算式计算。
- 让学生谈论各自的不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三、巩固练习
1. 王老师观看的电影时间表如下,请计算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2. 王华上午在校时间为3小时20分钟,下午在校时间为2小时30分钟。他一天在学校的总时间是多少?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3. 小明每天要在7:40到校,从家到学校需要15分钟,他应该在几点钟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的计算知识,大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地方呢?希望大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与实用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同一天内时刻与时间段之间的计算方法,解决时与分、分与秒的相关计算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时间线段图和竖式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计算同一天内的时刻与时间段的关系。
3.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方法进行同一天内时与分、分与秒时间段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与区分,需要明确是求时刻还是求时间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 情境引入:展示一个故事情境,“小丁丁和同学约好在上午9时15分于动物园集合。小丁丁在早晨7时48分出门,途中耗时1小时23分。”
- 信息分析:
1. 在这个叙述中,我们能提取哪些关键信息?
- 集合时间:上午9时15分
- 出门时间:早晨7时48分
- 路上用时:1小时23分
2. 分析各时间表示:
- 9时15分与7时48分是具体的时刻,而1小时23分则表示经历的时间。
3. 提出问题:“小丁丁何时到达动物园?这是求时间段还是时刻?”
- 这是在询问具体的到达时刻。
4. 明确今天的学习主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二、中心阶段
1. 实践计算:请学生自行尝试计算“小丁丁何时到达动物园”。
2. 同学汇报:
- 展示计算方法:
1. 学生可以用时间线段图进行直观演示。
2. 也可以采用竖式计算,特别注意“分钟”与“小时”之间的进位关系。
- 例如,若计算的分钟总和超过60,则需向小时进1。
3. 总结多种方法的优势:发现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且简洁地求解同一问题。
4. 小结:借助时间线段图和竖式,我们能够清晰地解决关于时间到达的问题,理解时间的流动与变化。
三、练习阶段
- 进行课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1. 7时50分 + 45分钟 = ()时()分
2. 8时26分 + 2小时37分钟 = ()时()分
3. 15分钟18秒 + 3分钟52秒 = ()分()秒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将更加熟练于时间的计算,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这些知识。
标题:小学五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学习活动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探索时间的计算方法,让他们在观察和思考中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解决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基本换算关系。
2. 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3.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并在实践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确保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的转化。
2. 建立时间计算的基本模型:终点时间 - 起点时间 = 经过的时间。
3. 渗透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题意、分析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并理解时间计算模型:终点时间 - 起点时间 = 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学期开始,熊大和熊二两位小伙伴正在讨论上学的时间。熊大花了2小时,而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自豪地说自己用的时间更少,熊二则反驳说他用的时间更短。为了还原真相,同学们,现在需要你们帮忙判断到底谁的用时更短,我们来一起思考一下!
二、学习
(一) 时间单位换算
1. 开始讨论,问学生:“熊大和熊二谁的时间更短?2小时和120分钟等价吗?”
2. 激发学生的思考:如果2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如何推导出来?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分享自己的想法:说明1小时=60分钟, 2小时=2×60=120分钟。
4. 随后,延伸讨论到其他单位换算,例如180秒等于多少分钟,鼓励他们进行练习:3分钟多少秒,600分钟转化为几小时等。
(二) 时间计算
1. 通过课件展示,设置场景:小明在9月1日背着书包上学,他在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达学校。请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 让学生观察课堂展示的时间信息,并引导他们提问:针对这个情境,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 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4. 通过小组间的分享,教师巡回指导并收集不同解法,比如:直接数,分析分钟差等,明确得到的结果是:小明用了15分钟。
5. 最后,让每位学生写出答语,并讨论他们喜欢的计算方法,分析其优劣。
三、练习
1. 用比较符号填空,体验时间大小的比较。
例如:9分钟与90秒的大小关系,4小时与24分钟的比较等。
2. 进行实际情境问题练习,通过计算小明在电话亭的等待时间(8:40到达,商店9:00开门)来巩固所学知识。
3. 总结课堂收益,询问学生在今天学习中收获了多少数学知识。
4. 布置作业,完成书本第7页第8题,以巩固课堂所学。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技能,还能在实践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