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重要词汇,为词汇积累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帮助学生梳理逻辑关系。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屈原爱国情怀的传递。
三、教学时间
约2课时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组内合作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审题导入
- 引导同学们思考:听到“端午节”这个词,你们想知道什么?(如:端午节是什么?它的来源是什么?)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自读课文,让学生尝试把课文读通、读顺。
- 检查字词的理解,特别是“爱戴”这一词的意思。
- 讨论屈原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爱戴”,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给出理由。
- 寻找“悲愤”的近义词,扩展学生的词汇。
3. 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 通过轻声读3-6自然段,帮助学生思考屈原的性格,用书中语句总结出他是怎样的人(如:忠诚、爱国、才干出众)。
- 默读并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进行阅读理解和批注练习。
- 指名朗读,通过感受屈原的经历,引导学生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感动。
- 对比词语,理解“悲愤”一词的使用,帮助学生体会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 通过投影展示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让学生了解其情感深度。
- 对比句子,让学生体会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与爱戴。
4. 通读全文,自我解疑
- 讨论“端午节的由来”这部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巩固理解。
5. 作业布置
- 抄写生字词,进行字词练习。
- 朗读课文,保证在家也能练习流利的朗读。
---
第二课时
1. 指导复述课文内容
- 回顾文章,大致讨论它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 小组合作填写题词,为后续复述做准备。
- 根据题词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的习俗。
- 填写与屈原有关的内容和影响,感知端午节的真正意义。
2. 自由依据题词顺序复述课文内容
-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利用题词引导复述,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 全班交流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复述,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与反馈。
4. 资料扩展
- 引导学生讨论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5. 作业布置
-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小报,鼓励学生搜集资料、分享创意。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还能在互动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读6个生字:“粽、檐、辅、措、诬、颂”,并会写9个生字:“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掌握相关词语如“佩戴、爱戴、措施、诬陷、尸体、习俗”等。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含义,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学习民族精神教育。
教学重难点
- 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语投影片。
2. 课文插图,介绍屈原的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大家知道哪些呢?
2. 每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将学习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来探索端午节背后的故事。
3. 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和新词。
-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 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
- 佩戴、措施、传颂、尸体、习俗、疏远、诬陷、爱戴、粽子、屋檐、辅佐、驾着。
2. 教师强调发音和书写技巧,尤其是音节及字形的要点。
3. 齐读词语,理解其意思。
- 爱戴:指衷心地敬爱与支持,通常用于对长辈的称呼。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 小组讨论,代表反馈分段情况。
- 第一段: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习俗。
- 第二段:详细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 第三段:人们至今仍保留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3. 学生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 本课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记录了人们对屈原的纪念活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感受屈原为国奉献的伟大情怀。
六、板书设计
- 端午节的由来
- 吃粽子、赛龙舟
- (纪念屈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题
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谁能简要说说课文的主题?
2. 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 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端午节的由来。
二、学习第一、三部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 农历___月___日是端午节,习俗包括____、____、____、____。
-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国的____,已有___年的历史。
2. 学生自由讨论,反馈填空答案。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 讨论屈原的品格和他受人怀念的原因。
- 他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和官员?
2. 学习屈原受到排挤的原因,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3.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想方设法”和“无中生有”的含义。
四、深入分析屈原的情感
1. 探讨屈原为何在楚国灭亡时选择投江,感受他的悲愤心情。
2. 讨论屈原的诗歌及其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学生可展示自己找到的屈原诗作。
五、复述课文
1. 看板书内容,在小组内复述课文。
2. 指名分享复述内容,确保每位同学理解课文。
六、拓展延伸
-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这些节日有什么象征意义和风俗活动?
-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不同节日的特点。
七、课堂小结
- 作为中华儿女,让我们缅怀屈原,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八、板书设计
- 端午节的由来
- 屈原:忠诚、爱国、不畏权贵、关爱百姓
- 百姓:十分爱戴、万分悲痛、深深怀念
-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