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本课基于教材第29至31页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乘除法的简便算法。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乘除混合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2. 通过课堂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不同解题策略。
3. 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他们看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选择适合的运算定律来进行简便计算,以便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正确选择对应的简算方法,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高效。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开场引导:老师向学生询问他们对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看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及参与感。
2. 通过展示学校购买的体育用品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炼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 学生观察后提供的信息,例如:“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费330元”,“学校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等。
3. 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以及每支羽毛球拍的单价。
设计意图: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情境结合,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
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
1. 解决问题之一:
- 教学教材第29页例8(1)中提出的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 引导学生梳理已有信息,并通过群体讨论确定解题思路和算式。
-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运算定律来进行简便计算,通过交流各自的算法,提炼出共同的解题规律。
示例学生解法:
- 方法一: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 12×25 = (3×4)×25 = 3×100 = 300(个)
- 方法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 12×25 = (10+2)×25 = 250 + 50 = 300(个)
- 方法三:先扩大再缩小简化计算。
- 12×(100÷4) = 1200÷4 = 300(个)
2. 解决问题之二:
- 教学教材第29页例8(2),探讨:“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鼓励小组间讨论。
- 理清解题思路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等价性,并理解连续除法的运算规律。
总结:通过多样的解法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思考方向带来的相同结果,引出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 简便计算练习:
- 让学生尝试将32×125写成不同的形式,如:
- (________×________)×125
- 32×(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125
- (________-________)×125
2. 小组合作任务: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鼓励大家使用简便方法,分享各自的解法。
---
课堂总结:
请同学们分享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新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30页的第1和第4题,巩固所学的乘除法简便算法。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掌握了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技巧,更加深了对数学与生活内在联系的理解,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授课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种重要的数学规律:当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进行除法计算且每次都能够整除时,可以将这两个除数的乘积作为除数进行计算,结果不变。通过这个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两种简便的除法计算方法:
- 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则可先将其乘积计算出来,再用这个乘积来除被除数。
- 当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时,若能够将除数分解为两个一位数并利用其中一个位数作比较更为简便时,可以用这两个一位数依次进行除法计算。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和总结规律,从而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积极探索规律的精神,激励学生在使用规律性知识时,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树立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意识。
4. 创新目标
通过精确的计算,引导学生观察,并感知美源于生活与时代发展的智慧。
教学分析
本章所讨论的简便算法主要是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转换为用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来进行除法计算,或者将一个数除以两位数转化为逐次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能够将一位数相乘的结果取得整十数,便可以利用此规律进行简化计算。因此,课堂一开始将复习如何用整十数进行口算,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复习连除应用题,通过两种不同解法的结果一致,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上述规律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使用两个一位数进行除法时的规律,即可以将两个除数先乘再用其积去除被除数,确保结果不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除法运算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口算题(如:240÷20、360÷40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 复习如何将特定数字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相乘,比如35=5×7,54=6×9等。
- 通过提出应用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90人分成2队,每队几人,并使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即90÷2÷3与90÷(2×3)是等价的。
2. 创造条件
- 出示例题如3390÷5÷6,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先计算5和6的乘积,然后用该乘积去除390。
- 通过反馈练习,鼓励学生口述思路并相互对比不同的解法,例如810÷9÷2的简便计算方式。
3. 组织研究
- 教师带领学生变换计算方法,如420÷35可以转变为分步计算420÷7÷5,与420÷5÷7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入理解简化计算的优点。
- 强调在计算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便达到更快速的求解效果。
4. 引导创新
-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如350÷25、480÷32,让学生开动脑筋,不断尝试和运用新学到的知识,鼓励自主探索。
5. 反思小结
- 在课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思考在学习中获得的新知识,并提醒他们今后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这些简便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还能在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可以转换为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掌握相应的算理。
2. 理解如何将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从而进行有效的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 能熟练地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提升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 正确且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培养思维灵活性,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灵活运用简便算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以及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选择并灵活运用合适的简便算法,以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进行口算练习:
- 12 × 30
- 18 × 20
- 24 × 40
- 35 × 4
- 25 × 4
- 45 × 2
2. 将两位数拆分为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 15 = () × ()
- 30 = () × ()
- 24 = () × ()
3. 解决应用题:
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总共可以卖多少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列算式进行解答,接着一名学生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 第一种解法:
6 × 12 × 5 = 72 × 5 = 360(元)
- 第二种解法:
6 × (12 × 5) = 6 × 60 = 360(元)
学生发现:
- 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6 × 12 × 5 = 6 × (12 × 5),由此得出:在三个数相乘的情况下,除了从左到右相乘外,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终结果保持不变。
- 进一步了解,当两个乘数的乘积为整十时,使用后者的算法会更为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
- 出示算式:35 × 5 × 2,学生进行尝试。
- 订正:明确简便的计算方法。
- 结果为:35 × 5 × 2 = 35 × (5 × 2) = 35 × 10 = 350。
- 拓展练习后的算式:45 × 2 × 9。
2. 教学例2:
- 出示算式:25 × 16。
- 讨论简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拆分16为4 × 4。
25 × 16 = 25 × (4 × 4) = 25 × 4 × 4 = 100 × 4 = 400。
- 启发学生提出其他的计算方法。
- 拓展补充:15 × 12可以如何算得更简便?
三、巩固发展
1. 完成填空:
- (1) 27 × 4 × 5,(2) 15 × 12
= 27 × [() ○ ()],= 15 × [() ○ ()]
= 27 × [() ○ ()],= 15 × [() ○ ()]
= 27 × [],= 15 × []
= 、 =
2. 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在圆圈中填写运算符,使计算变得更简便。
示例:46 × 25 × 4 = 46 × [() ○ ()]
3. 完成练习:
- 二十五1题
- 二十五3题(填写在书上)
- 二十五5题
四、全课小结
-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是否对算法有更深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 完成练习4题,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
- 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以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复习与回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