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认识并掌握8个生字,能熟练书写其中5个,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 通过朗读增强语感,在朗读中得到语言的熏陶,能够背诵这首诗。
3. 理解比喻句所传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 启发思维的脑筋急转弯:
- 什么花一年四季都在开放?
- 什么池塘是不能有水的?
- 有什么布是剪不断的?
2. 学生分享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3. 介绍瀑布的形成:讲解当河水在狭窄的河道中奔流,遇到陡峭的河床后,水流会猛然跌落,形成壮丽的瀑布,水流自高处倾泻而下,壮观而优美,仿佛为大自然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课文的朗读,感受整体的韵律和情感。
2. 学生进行词语接力读,互相学习。
3. 展示关于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引领他们品味课文中的意境之美。
4. 提出三个思考问题:
- 瀑布的形象是怎样的?
- 你能听到瀑布的声音吗?能否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5. 自由阅读课文,带着问题深入领会。
- 第二、三小节:
1. 同桌互读、讨论:描绘瀑布的形态。
2. 请学生完成填空:瀑布从远处看像——,从近处看像——,如——,如——,如——。
3. 小组间读出精彩的小节,分享感受。
- 过渡:在我们还未亲眼见到瀑布之前,已经感受到它的气势磅礴。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追随叶先生的步伐去探索滨河的风景吧!
- 第一小节:
1. 全班齐读这部分。
2. 用填空的方式理解瀑布的声音:瀑布的声音像——,又像——。
3. 男女分组轮流朗读。
4. 教师评价,鼓励更多的参与。
6. 引导学生将所见、所听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感情丰富地朗读诗句,教师给予具体指导。
---
三、仿写诗歌
1. 回顾古代许多文人如李白对瀑布的赞美诗句,学生齐背经典的《望庐山瀑布》。
2. 展示教师创作的短诗,激发灵感。
3. 引导学生进行仿写,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瀑布的赞美。
4. 学生们互相分享各自的创作,增强交流与合作。
---
四、总结全文
1. 在欣赏完这首诗后,思考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是谁造就了这壮伟的瀑布呢?是大自然的魔力!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不仅陶醉于诗中的美,更要赞美自然,热爱我们的祖国。
2. 最后,再次尝试背诵这首诗,让语言的美在心中回荡。
---
教学反思:
本课旨在通过生动的描写让学生体会瀑布的壮丽,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在课堂中,我注意到几个亮点:
1. 有效利用了学生搜集的资料,充分发挥了课堂的互动性,也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宽了视野。
2. 通过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不仅通过文字了解瀑布,还感受到声音、图像的震撼,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课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朗读形式上可以更为多样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朗读的反馈上还需更加细致,提供更加温暖的鼓励,以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常常回顾学生的感受与理解,确保教学的每一步都能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学生将在未来的学习旅程中继续成长,发展出更强的语文素养。
走进《瀑布》:感受自然的美
一、导入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瀑布》这首诗歌,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这首诗,感受其中蕴含的美丽与力量。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新授
1.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印象中的瀑布是怎样的呢?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分享一下哦。
2.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细腻描绘瀑布的美丽的。
3.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挑选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瀑布美的句子,并用笔画出它。
4. 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分享你选择的句子,以及它是如何展现瀑布之美的。你喜欢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小节)
许多同学会说:“我特别喜欢第一节的‘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那么我们来仔细讨论一下这个句子。
1. 请一位同学指名读出这一节,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的意见,大家一起齐声朗读。
2.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呢?可以分享你的感受。
3. “叠叠的浪”给我们呈现了什么画面?想象一下,当我们在海边时,一浪接一浪的海浪涌上岸,这种声音是如此震撼,让人难以忘怀。
4. 听你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呢?这个“叠”字确实形象地传达了浪潮起伏的感觉。
5. 教师总结:“叠叠的浪”是对瀑布声音的生动表达,仿佛我们能亲耳听到那响亮的水声。
6. 还有同学喜欢第一节的其他句子吗?请继续分享,看看大家的朗读中能否呈现出对这句话的喜爱。
7. 作者为什么选择用“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而非简单地写成“风吹过松林”?大家也许可以从不同角度讨论,老师引导你们归纳出这个句子带来的感受。
8. 那么,这两句诗描绘的是瀑布的哪一方面呢?让我们一起深化一下体会。
9. 此时,老师想带大家聆听一下瀑布的声音(播放音频)。现在,大家一起再朗读这两句诗。
10. 你们觉得瀑布的声音可以比作什么呢?试着用“瀑布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来填空。
11. 带着这些美好的想象,再次朗读第一节。
(二小节)
有人可能会说:“我喜欢第二节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1. 请一位同学上来为大家读出这一节,之后我们进行评读与齐读。
2.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有没有想过,作者在山路突然转弯时的反应是什么?
3. 让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让作者如此惊叹?
4. “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银”,这里的“白银”到底意指何物呢?为什么不说是“白布”呢?
5. 还有非常贴切的词汇表示瀑布的特征——“千丈”。这个修饰词给人一种怎样的直观感受?
6. 在这里,作者使用的“衬着”这个动词非常巧妙,你们觉得是为什么?提出讨论,交流你们的看法。
7.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齐声朗读第二小节。
(三小节)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节。我非常喜欢“如烟、如雾、如尘”这句。
1. 我们可以做一个仰望的动作,感受作者观看瀑布时的视角。
2. 当你们读出这句时,思维中浮现出的是怎样的图画?
3. 对于“珍珠的屏”,大家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什么是“屏”?而这幅屏幕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 再来探讨一下,这些水珠真的能成为珍珠吗?当风吹来的时候,又会产生怎样的韵律?
5. “如烟、如雾、如尘”给人一种怎样的逼真感觉?请大家描述一下,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感受到的又是什么?
6. 通过讨论与朗读,我们清晰总结,瀑布的声音通过浪涛声、松涛声的对比,使得整体感受更为强烈,而“白银”、“珍珠的屏”则为我们提供了如梦如幻的视觉享受。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这首诗不仅感受到瀑布声音的震撼,也领略到了它的视觉美。作者通过远近的描绘,逐层展示了瀑布的壮丽。
(五)在课件的配乐下,我们来欣赏瀑布的美景。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更为我们展示了这类景象的诗意,大家一起来背这首诗吧!
三、情感升华与总结
这壮丽的瀑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用磅礴的气势和恬静的美丽打动着我们。你想对大自然说什么呢?让我们在享受诗歌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吧。最后,配乐齐声背诵《瀑布》,让我们的心灵与自然同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