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我们赢了》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与书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将进一步学习钟面上的时刻概念,认识时、分的基本单位,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掌握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认、读、写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2.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并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3. 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政热点,增强国家意识。
教法学法: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此课程采取愉快式教学法,采用动画课件引入,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促进理解;逐层递进地展开知识,加深理解;利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结合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运用游戏巩固练习成果;通过质疑与反思来总结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并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开课时,播放《我们赢了》的片段,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引入问题:“如果没有时间,这一刻的辉煌将不可被铭记。今天我们将学习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并在黑板上书写课程名称。
2. 操作体验,自主学习
- 认识钟面:
1. 知觉感知:让学生自主观察手中的钟表,描述钟面上的结构,包括大格、小格、时针和分针。教师记录学生的发现,如大格和小格的数量。
2. 重点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每个大格内有5个小格,总计60个小格,帮助学生数清小格和大格的关系。
3. 说数法:鼓励学生分享各自数小格的方式并进行讨论,记录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的知识点。
- 认识时与分:
1. 动手操作,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拨动钟表来探索与钟面相关的更多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记录他们的发现。
2. 小组汇报,交流问题:小组讨论钟面的特点,提出与时、分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时分关系的讲解。
- 认识时、分的关系:
1. 讲童话故事:通过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形象比喻时针与分针的运动,使学生在故事中理解时间的流逝。
2. 小组合作:让学生用钟表把分针拨动一圈,观察时针的移动,探讨1小时与60分钟的关系。
3. 课件演示:展示分针转动时针运动的过程,以增强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3. 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 学生通过观察与实践,分类整时、半时、和具体时刻,并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记录。
-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读写时分,注意区别时针与分针的指向,结合寻数的方法来快速得出时间。
- 通过课堂讨论来反思学习内容,实现知识的内化。
4. 游戏练习,拓展应用:
- 表演游戏:通过“读一读”的游戏环节,学生表演不同的时间,强化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和应用。
- 找朋友:以连线的方式,学生需找到对应的时间朋友并进行复述,加深记忆。
- 击鼓传花:在游戏中传递花朵,鼓声停止时,持花学生需读出课件上显示的时间,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通过多样的活动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时间的概念与应用,不仅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用的帮助。
标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我们赢了》课件大纲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通过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理解时、分、秒的关系,明确1小时=60分钟。
2. 过程与方法:
-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他们珍惜时间,逐步养成守时的习惯。
教学重点:
- 在具体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钟面。
教学难点:
- 学生能准确无误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工具:钟面模型、挂图、电子表。
- 学生准备工具:钟面学具。
教学方法:
- 采用分析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出示挂图:
- 教师激动地强调:“中国人默默期待了许久,北京申奥终于成功了! 大家一起永远铭记这个特殊的时刻---(指向挂图上的时间)。”
2. 教师示范钟面:拨出10时零8分。
3. 揭示课题:
- 教师与学生分享:“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一起学习如何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二、探索新知。
A、观察钟面。
1. 引导学生使用各自的钟面模型,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内容,鼓励他们同桌讨论分享。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
- 学生的反馈可以包括: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钟面被分为12大格和60小格,等等。
B、拨一拨。
1. 教师示范:让时针从1拨到2,这意味着多少时?
- 学生回答:时针走1大格是1时。
2. 教师再拨动分针:从12开始拨动1小格,指向1时,这会变成几分?
- 学生回答: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3. 设疑: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实际移动了多少?
- 学生会得出:分针走了一整圈。
4. 引导讨论:
- 教师继续提问1圈有多少小格,学生回答12大格和60小格,分针在这一圈中走了60分钟,但时针仅走了1小时。
- 总结得出:1时=60分。
C、我拨你认。
1. 教师在钟面上拨出不同的时间,请学生读出来。
2. 教师引导讨论:你是如何读出时间的?
- 学生分享: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3. 同桌活动: 进行互相拨拨读读的练习。
4. 教师描述一个特定的时间,学生在自己的学具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5. 教师展示电子表,询问学生如何理解其显示的时间。
三、练习巩固。
1. 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85页的第1题,讨论每幅图所代表的时间和活动。
2. 组织小组讨论,读取钟面上的时间,并联系自身生活中的相关活动,培养按时作息的意识。
3.指导学生完成85页第2题,进行独立连线,再互相检查结果。
4. 进行65页第3题的快速完成,最后进行集体评议。
5. 开展“我拨你读”的小游戏:同桌间互换角色进行时间识读练习。
四、拓展性学习。
- 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包括起床、吃饭、上学等,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日程表与家长分享。同时,可以帮助家长设计一个日程表,将学习与生活结合。
五、总结。
- 教师询问学生:“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促进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
- 我们赢了——认识时间
- 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秒针
- 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
-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 分针走1大格是5分。
-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走了一圈。
- 1时=60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还能在实践中学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同时提升他们的生活管理能力。
标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我们赢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和“分”,初步理解“时”和“分”的实际意义,明确1时=60分的关系,并能准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运用网络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树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的概念,建立1小时和1分钟的时间观念;
2. 学会准确读写钟面显示的时刻。
教学难点:
理解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准确认读钟面上显示的时间。
教学准备:
- 网络资源
- 钟面模型
- 实际钟表
学生分析:
学生日常生活中与时间打交道频繁,已经能够识别整点。然而,与长度或质量等单位相比,时间单元较为抽象,且60的进率关系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因此,本节课将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建立与生活相联系的时间观念。同时,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激发学生的感性体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易于理解。
教学方法:
1.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交流,激发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学互进,促进对钟面知识的深刻理解。
2. 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享心得与体会,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思维的碰撞与共同提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程伊始,通过观看《我们赢了》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没有时间,我们如何铭记这一辉煌时刻?”然后引入时间知识的学习。
二、操作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思路围绕钟面、分针、时针及其关系展开,逐步骤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通过拨动钟表来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1时与60分的关系,实现从感知到理解的过渡。随后,结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并通过设计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为巩固所学知识,设计三个练习:
1. 时间作息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程填写作息时间。
2. 拨表练习:通过拨动时钟,学生需要口述拨动的步骤。
3. 连线练习:配合网络课件,增强互动性。
这些练习将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时”和“分”的实际意义,发展时间观念。
四、总结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学习过程,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知识,提炼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板书设计:
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并便于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复习。整个教学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