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一年级语文课件:解析《跳礅上的歌》

一年级语文课件:解析《跳礅上的歌》(3篇)

时间:2024-12-1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该课件为一年级语文《跳礅上的歌》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涵盖了插图、朗读示范及互动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1篇:一年级语文课件:解析《跳礅上的歌》
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并掌握16个生字,特别是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这8个字。

2.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跳礅上的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能力目标】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

1.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并能流利地背诵课文。

2. 理解并领悟“跳礅上的歌”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结尾句的深意,从而引发对成长与情感的思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以及相关的插图和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正在做什么?在小溪边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通过小溪呢?提问引出“跳礅”一词。

2. 学习生字“礅”,了解其意义。

3. 讲述故事背景:一群农村孩子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一条没有桥的小溪,到达目的地必须通过跳在溪水中的石头,尤其下雨天让过河变得困难重重。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探寻他们的过河方法。

二、了解课文大意

讨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自读课文

1.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自读课文,并思考:

(1) 跳礅是如何描写的?找出相关句子并标记。

(2) 跳礅上的歌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用“—”标记相关部分。

2. 学生完成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1. 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的理解,讨论:

- 课文共有多少自然段?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跳礅?

- 齐读该段,并讨论其中句子的结构及比较手法。

2. 汇报第二段,老师根据学生反馈分类总结歌曲的特点:快乐的歌、友爱的歌和赞美的歌,并引导学生思考每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对象。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歌谣的场景及其变化,准备深入学习接下来的自然段。

五、分组学习

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深入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讨论:

- 小朋友们何时过小溪?

- 他们是如何成功过小溪的?

- 结果是什么?

六、学习每个自然段

1. 第一组负责第二自然段,汇报学习情况,老师适时记录关键词。

- 讨论如何理解“跳”,探讨小朋友们当时的心情。

- 学习相关生字与词语,强化理解。

2. 第二组汇报第三自然段,分析“浑浊”及“涨”等生字的含义,讨论情境体验。

3. 第三组负责第四自然段,重点学习“渡”,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七、总结学习成果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我们”在歌曲中时间流逝的变化,引导学生反思成长的过程。

八、总结与反思

1. 学生分享从大哥哥、大姐姐以及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共同讨论课堂收获与感想。

2. 总结整课,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传播友爱与互助的精神,感恩那些在成长道路上帮助过他们的人。

第2篇:一年级语文课件:解析《跳礅上的歌》
拓展

一年级语文《跳墩上的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识读17个生字,能够书写其中的8个生字:“朝、映、踏、涨、更、深、渡、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背诵课文内容。

3. 理解并体会师生之间团结互助、温暖深厚的情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生字的读音、形状和含义,并能熟练背诵课文。

2.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结尾句的含义,明确“跳墩上的歌”所代表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 生字卡片

-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共使用2课时进行教学。

---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 老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跳墩?能告诉我什么是跳墩吗?”

2. 老师补充说明:在农村的小河上没有桥,人们会在小河里铺设石头,过河时便可以踩着这些石头,称为跳墩。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跳墩上的歌》。

- (板书:跳墩上的歌)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们一起标记生字词。

2. 学生进行自由朗读。

- 一读时,借助拼音和字典识记生字。

- 二读时,确保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 三读时,思考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 学生分组指名朗读课文,注意准确读音,流畅地读通句子。

2.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对易错字进行重点指导。

- 例如,翘舌音与后鼻音的发音,特别是字“朝”、“涨”等。

3.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4. 回答课文讲述了什么。教师总结:课文描绘了孩子们在任何天气下,都会得到哥哥、姐姐和老师的帮助。

(四) 自由读课文,加深理解

- 学生们自由阅读课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

第2课时

(一)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思考:“跳墩上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请大家阅读课文,并完成填空。

- 老师展示课件:

- 跳墩上的歌是一支__________的歌。

- ____________的歌。

2.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正确答案:

- 跳墩上的歌是一支快乐的歌;

- 也是一支友爱的歌,赞美的歌。

(二) 深入再读,解析重点

1. 为何每一段描述的“跳墩上的歌”会有所不同?请大家默读课文并分组讨论。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汇报,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

- 例如,第二段的阅读时,引导学生体会上学时的愉快心情。

- 第三段描述大哥哥、大姐姐如何帮助小同学,思考孩子们会说些什么。

- 第四段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关怀。

(三) 默读突破难点

1. 默读第五段,思考哥哥、姐姐和老师帮助孩子们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

2. 理解“不论春夏秋冬、不论阴晴雨雪”的深意。

3. 学生总结:“跳墩上的歌”意味着什么?

- 教师点拨:它不仅是孩子们过跳墩时的欢快歌曲,更是歌颂师生团结互助的赞歌。

4. 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教师引导:这篇课文展示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以及老师对学生深切的关怀。

(四) 练习朗读与背诵

1. 进行小组比赛,练习朗读。

2. 学生分享背诵经验,互相鼓励。

3. 进行同桌互背练习,巩固记忆。

---

五、 板书设计

- 快乐的歌

- 跳墩上的歌

- 友爱的歌

- 赞美的歌

通过此次《跳墩上的歌》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字和朗读技巧,还能感受到朋友之间的帮助与团结的力量,培养其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

第3篇:一年级语文课件:解析《跳礅上的歌》
拓展

一年级语文《跳礅上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读本课中的16个生字,并能写出8个生字。

2. 理解“跳礅上的歌”的含义,掌握课文的整体内容。

3. 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4.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快乐”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在思想教育中引导学生理解友爱和团结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地读写课中的生字,能够流利地背诵课文,并理解“跳礅上的歌”所表达的情感。

2. 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 生字卡片

- 课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读准生字,记住字形。

2.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通过引导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过河的经历,引入课文《跳礅上的歌》。描述小朋友们在没有桥的情况下,如何踏着河中的石头过河,以及阴雨天带来的不便。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

2. 教师范读,学生在课文中标出生字及自然段序号。

3. 学生分享读完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三、读准字词,记忆字形:

1. 学生交流容易读错的字。

2. 重点讲解多音字的不同读法,如“朝”、“涨”等。

3. 一起朗读易错的字音,帮助学生掌握。

4. 分享记忆生字的方法,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与独体字的区别。

四、巩固识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进行拼音辨析。

2. 小组形式进行朗读和竞赛,提高识字的趣味性。

五、自由读课文,熟悉内容:

学生反复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熟读课文,理解其中内容,明白“跳礅上的歌”的寓意。

2.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

一、检查生字复习:

1. 指名听写生字,巩固记忆。

2. 学生相互帮助纠正错误,老师重点指导。

二、导入新课,理解内容:

1. 自由阅读,准确发音。

2. 讨论“跳礅”的概念,引导学生想象过河时不同角色的表现和心情。

3. 比较不同自然段的内容,体会师生间的团结互助。

三、朗读指导:

通过反复朗读,增强对情感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感受到课文的赞美与感恩情怀。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想象跳礅时的场景,讨论如何表达感谢之情。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巩固词汇的使用。

2. 进行字、词、句子的训练。

一、识字加油站:

通过组合汉字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

二、选字填空:

设置情境,通过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引导学生识别多音字,巩固其读音及意思。

四、照样填空:

以样字为基础,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关词语的填空作业,增强运用能力。

总结:

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丰富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能够识字、写字,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懂得了关怀和感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