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跳伞表演》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排队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帮助他们初步理解求两个数之间差异的实际问题,包括其结构和数量关系。
2. 引导学生在探索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过程中,明白通过减法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个。
教学重难点:
- 学生要学会解答关于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 理解求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摘苹果
- 通过简单的口算,复习加法与减法,为新课做准备。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 引入课题:跳伞表演
出示与跳伞相关的课件,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观察与思考
鼓励学生观察跳伞表演场景,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并引导他们思考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达看到的情景。询问他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与创意。
3. 分类问题
将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分类,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类型问题之间的联系。
4. 研究问题:14减几
学生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
- 方法1:通过图示表示,使用红色和黄色圆圈代表不同颜色的伞,进行一一对应的对齐,寻找数量的差异。
- 方法2:从14中逐个减去6,结果为8。
- 方法3:将数字14拆分成10和4,再进行计算,10-6=4,4+4=8。
- 方法4:将6拆成4和2,依次减去,结果验证连续减法的有效性。
5. 总结
强调同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解决策略,激发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积极探讨。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 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教材中的习题,要求学生观察左边与右边的数字,提出“左边比右边多几个或右边比左边少几个?”的问题,动手列式解答。
2. 练习反馈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一练”部分,巩固课堂所学,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与结果。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分析跳伞表演中的问题,学习如何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明白使用减法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减法计算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跳伞表演》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十几减9和减8的基础上,通过设定“跳伞表演”这一有趣的情境,进一步引入十几减7和减6等数的减法运算。此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活动中准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过程中,提升对解题策略的理解,激发创造性思维。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思考和倾听的习惯,使其能够理解和接纳他人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 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 理解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 有关课件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1. 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森林中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精彩的跳伞表演,你们想不想一起来观看呢?
(学生回答后,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 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将欣赏从美丽的大森林升起的降落伞。
2. 观察拖拽的过程:
学生观察图画,从中提取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如蚂蚁和蜗牛的数量,提及他们正在进行的比赛等。
3. 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刚才提到的内容,学生与同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汇报并尝试解答。
4. 问题探讨:
如“蚂蚁和蜗牛一共多少只?”或“蚂蚁比蜗牛多几只?”
学生得出结论:“蚂蚁比蜗牛多4只。”并写出算式11-7=4。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兴趣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解题策略
1. 计算过程演示:
教师用圆片演示11-7=4的计算过程:先摆出11个圆片,再拿走7个,最后剩下4个。
学生讨论老师的演示过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2. 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比较出更多有效的解体方式。
3. 汇报交流:
学生将各组的方法汇报给全班,教师进行板书归纳,帮助学生看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实际练习与规律发现
1. 独立练习: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12-6和13-7,探讨结果并分享方法。
2. 规律观察:
学生观察到被减数不变,减数逐渐增加,差也随之变化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
1. 找家游戏:
学生完成课本P81的第1题,并在全班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例如:13-6=7, 12-5=7等。
2. 快速计算:
做课本P81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讨论。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想提醒小伙伴的呢?
板书设计:
```
跳伞表演
11-7=4
7+4=11
10-7=3,3+1=4
11-1=10,10-6=4
```
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减法的相关知识,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了思维的乐趣与创造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