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课程内容
一、复习引入
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长度的知识,特别是厘米和米。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1厘米究竟有多长。请同学们用手比一比,看看能否感受到这个长度。而1米又有多长呢?请大家伸开手臂,和身边的同学一起比划一下。教师在其中流动,为同学们提供指导,并及时纠正那些误差较大的同学。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现在我们将进行实际测量活动,看看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首先,请大家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大约有多高,然后将这项估计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接下来,你们可以一起用尺子来量一量,看看谁的估计更接近实际高度。活动结束后,请每组的同学分享各自的估计和测量结果。同时,能够准确估计的同学,可以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估计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估计方法进行评价和讨论,以增进大家对于估计的理解。
活动结束后,大家测量出的课桌高度是多少呢?请告诉我们你是如何进行测量的。最后,我们将进行集体汇报,特别是对于那些测量相同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以检验大家的测量是否准确。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其实,我们的身体构成了非常有用的测量工具。接下来,我们就来找一找身上有哪些可以用来测量的“尺子”。
1. 测量身高:
- 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首先,身高是指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每个人先进行估计,然后测量,可以选择自己一个人测量,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完成后,分享自己测量的方法。
2. 测量步长:
- 现在,大家来测量一下自己的步长。步长是指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请注意,步长是日常行走的长度,测量时不要故意迈大步。同样,先估计一下自己的步长,再进行测量,并向大家分享估计准确的同学的方法。
3. 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 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 现在我们来检验一下你的"尺子"是否有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其他同学要估计这两位同学的身高,并说出你的估计方法。接着,再估计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大家知道腰围和头围分别是什么吗?请分享你的估计,并讨论如何能够用合理的方式来测量这两个尺寸。
5. 以步长进行估计活动:
- 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步长,现在以自己的步长为起点,估计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在地上做个记号,然后实际走一走,看看需要多少步才能走到10米的地方。同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手拉手需要多少个同学才能组成10米?谁愿意尝试一下?通过这样的活动,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在进行长度估计时,你们是否变得更加自信?
6. 介绍人体各部分长度关系的小常识。
四、练习
1. 请完成P18第2题:
- 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 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并分享你的估计依据。
- 注意记录你的估计过程。
2. 继续完成P19第3题:
- 看图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五、总结
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呢?通过身体尺子的使用和实际测量,每位同学是否更加理解了长度和估计的关系?对此,大家可以进行思考和讨论。希望你们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测量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估一估量一量》课堂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其估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使用标准长度单位(如米和厘米)来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长度概念。
3. 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合作与探索,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探究能力。
4. 利用趣味游戏,帮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长度单位进行物体长度的表示,并在实际活动中建立准确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必备工具:尺子(包括米尺、软尺、小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物品
1. 导入情境
- 教师:今天我们在新建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感觉如何呢?
- 教师:这里的课桌、黑板和讲台的大小都与我们平时的教室不同,那么它们究竟有多长呢?谁来试着估计一下?
2. 组织测量
- 教师:既然有估计,我们就来实际测量一下吧!请你们分成小组,选择教室内的一个物品进行测量。首先讨论你们要测量的物品,估计它有多长,然后决定你们的测量方式,最后记下结果。
3. 结果交流
- 学生完成测量后,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结果汇报。
- 教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你们的测量结果呢?有没有小组的结果也是测量黑板的?
- 讨论并比较学生记录的不同方式,如1m、3cm与130cm、1米3之间的区别。
4. 进一步探究
- 教师:大家估计得还不错,黑板的实际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黑板旁边,谁来估计一下我的身高呢?
二、活动二:寻找并利用自我测量工具
1. 探讨身边的测量工具
- 教师:如果你手边没有测量工具,那你该如何测量呢?其实你自己也可以成为一把尺子哦!你们可以量一下自己的身高、步长,再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2. 进行自我测量
- 学生可以自己测量,或者和同学合作,再将结果记录在书上。
-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测量的工具,来估计其他同学的身高、腰围和头围。
3. 结果比较
- 教师:现在请把你的估计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4. 实践活动
- 教师:根据你自己的步长,请你从一个起点出发,估计10米大约在哪儿,并做个记号。谁愿意来试试?
三、活动三:练习
1. 独立完成练习
-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大家翻到书第19页,完成第3题,看看你们是否能理解题目。
四、活动四:总结
1. 课堂反思
- 教师:今天的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是否对物体的长度有了更好的理解?
板书设计
- 估测与测量的基本方法
- 常用长度单位(米、厘米)
- 实际测量结果与估测结果的比较
通过运用实际测量和团队合作,学生不仅提升了数学能力,还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做一个善于观察与估测的“小小数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